关于高职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11-15程利容
[摘 要] 高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高校是否提高了教育质量,课程教学的质量如何,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办学条件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也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还有其他许多社会责任,如为社会提供服务、引领社会文化等等。文章从美国总统致加西亚的信引出了高职改革应以服务社会、推动产业发展为宗旨,并分别从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产业发展;社会服务
19世纪末,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当时没人知道他的确切位置在哪儿。希望尽快和加西亚进行合作的美国总统把罗文中尉叫到身边,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接过信后,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找到他、找他干什么,他只是转身去做了。
高职改革就像“致加西亚的信”这个故事所传递的道理一样。学校的管理者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创造力,去完成国家的任务,去履行自己的使命,把符合社会需求、具备优秀素质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社会。
高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还有其他许多社会责任,如为社会提供服务、引领社会文化等等。
为做好社会服务,如何实现高职的改革呢?我想就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专业建设
一个人才的培养至少需要3年,但企业的需求往往是脉冲式的,它今天提出的要求很可能希望你下个星期就能满足,其间有很多问题。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专业应该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去考量。
与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不同,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授說:“一说到专业就讲技术,这是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中一个非常大的弊病,也是我们的传统。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时,往往只重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在美国波音公司对员工的十条素质要求中,专业技能只占三成,七成是通用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
除了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建设中,如何摸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真正从社会的角度找准专业方向,如何做好社会服务甚至形成产业链,从而推动专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电光源技术专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托行业及社会需求而开办的专业。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光源照明行业的生产、加工、制造中心。至2009年底,我国电光源照明行业已有2万多家企业,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7%,每年急需电光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数万人,而国内开设电光源类专业的高校却实难寻觅。如此大的市场需求,给我国电光源技术专业教育提供了大好契机。2000年,荆州理工职业学院顺势而为开设了电光源技术专业,成为我国率先开设该专业的一所高职院校。该专业开设十年来已为国内各光源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近千余人。
二、校企合作
在过去的10年,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得到迅猛的发展。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这一状态下,只有依靠校企合作办学。
“在推进顶岗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抱怨企业,说自己的热脸贴到了企业的冷屁股上,但我认为校企合作的难点首先来自高职院校自身,要从我们自己内部找问题。”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认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对专业的分析、对用人单位岗位对接差距的了解以及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缺失。有一次,范唯陪某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去一所高职院校考察,看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后,这位负责人感到既羡慕又遗憾,因为这些实训基地好是好,就是使用效率太低了。考察过程中,医院负责人的嘴里老念叨着“如果这个设备搬到我们那儿,我们一定会怎样怎样”。范唯说,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益、前期的教学工作中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学校把工作做在前面,就会降低企业接收实习学生的难度,从而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1]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朝校企合作的管理平台方向发展。这个平台就是把企业的设备、标准、师资、需求拿过来,让学生们在平台上学本领,既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也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共同分担办学成本的问题。[2]
总之,高职改革应以服务社会、推动产业发展为宗旨,根据企业需求来设置专业,依靠校企合作来管理学校,从而双方在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谢洋.高职示范校建设:从问题中寻求突破[N].中国青年报,2009-11-30.
[2]沈灌群,毛礼锐.中国教育家评传(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程利容(1983—),女,汉族,籍贯:湖北天门,荆州理工职业学院,照明与电气工程系,职称: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光源材料及电光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