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2014-11-15王力
摘要:农业标准化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佳选择。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发放问卷的方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级别、销售收入、竞争的激烈程度、标准化意识、是否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业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74-04
收稿日期:2014-03-01
基金项目: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BTYB12)。
作者简介:王力(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毛慧。E-mail:24335181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并提高农产品质量,迫切需要标准化实施主体——农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企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王芳等于2007年提出,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的过程,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章力建等于2011年提出,农业企业标准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制定成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由于融合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得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2]。席兴军等通过对我国企业标准化的特点与作用机制进行探析,提出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加速产品开发,提高企业开发能力,获得适度规模经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企业活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有效合理地运作,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彭建仿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性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对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4-5]。郑红军等以龙头企业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提出,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决策者年龄、决策者学历等因素对农业企业是否愿意采用国际或国内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影响[5-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继而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企业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品牌建设,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笔者根据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将其分为“标准化生产”和“非标准化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为什么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的外因,主要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通过调查显示,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机来自企业自身对标准化的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产品的效益等因素。
其次,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受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包括员工人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等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这些假说:(1)企业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多、规模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对生产的规范性要求越高。由此提出假说:企业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出口越多,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2)标准化生产意识主要指是企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知、标准化生产意识及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重视程度等。企业领导对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参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越强。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3)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是指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高,越容易满足表1影响企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
因素类别影响因素名称影响生产动机外部:标准化生产环境(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内部:标准化生产意识(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产品经济效益(比非标准化农产品效益好)+自身特征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注:“+”表示有促进作用。
农产品品质的要求。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4)标准化农产品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高于非标准化农产品,理性企业会选择实施标准化获得更多的效益。由此提出假说:标准化农产品效益越明显,企业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5)标准化生产环境是指制约或促使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外部因素,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由此提出假说: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促进作用。
2数据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农产品已从追求数量变成追求质量、品质和特色,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各地区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例如农业发展迅速的新疆石河子垦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着眼于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以6项精准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学、新技术,超宽膜植棉16万hm2,良种推广率达100%,精量播种5.33万hm2,膜下滴灌率100%,智能化滴灌1 333 hm2,机采棉种植面积13.33万hm2以上。在畜牧业生产中,全面应用人工授精冷配技术、饲草三贮一化技术、牛羊塑料暖棚技术、机械化挤奶技术、牧草机械化收割技术、性控冻精及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奶牛自由采食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建成500~1 000头规模化奶牛场58个,从饲喂、繁育到产奶全部采用现代化管理新工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3家企业的34个品种,认证面积1.67万hm2;通过绿色食品获证单位有7家,均通过了800 hm2葡萄有机农产品认证。到目前为止,新疆石河子垦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751个,其中引进知名品牌3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新疆著名商标1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截至2013年10月底,“三品一标”已认证品种达5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5个、地理标志3个。
可见石河子垦区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标准化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整个新疆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研究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新疆石河子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共涉及棉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种业、粮油加工业等79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79份,占87.8%,问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实证研究结果
3.1描述性分析
3.1.1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出发点调查表明,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其次是获得经济效益、迫于竞争压力、加速开发新产品,详见表3。
3.1.2企业对标准化的认可情况由表4可见,被调查企业大多数认为标准化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占企业总数的5696%;没有企业认为不利于企业发展,说明企业实施标准化是比较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比较认可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4企业对标准认可情况
标准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数(个)占比(%)非常有利1215.19较为有利4556.96一般2227.85不利00合计79100.00
3.1.3企业实施标准化满意度79个企业中,有72.16%的企业对实施标准化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认为一般满意的占25.32%,仅有2家企业认为不满意(表5)。对标准化满意度进行1~4分赋值后,计算平均得分为2.8分,与总分4分相比,满意度达70%,总体看来,企业对实施标准化的现状比较满意。
3.1.4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稳定性从标准化实施的年限来看,70%以上实施标准化企业的实施年限在5年以上(表6),可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标准化是比较稳定和连续的。
3.2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
3.2.1模型选择及研究方法假设农业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用y表示,y取决于xi(影响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各种因素)。结果只有2种:分别用y=0、y=1表示农业企业不采用、采用标准化生产,是非连续性的,并且这属于分类结果(y)与多种影响因素(x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此问题。
摘要:农业标准化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佳选择。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发放问卷的方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级别、销售收入、竞争的激烈程度、标准化意识、是否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业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74-04
收稿日期:2014-03-01
基金项目: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BTYB12)。
作者简介:王力(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毛慧。E-mail:24335181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并提高农产品质量,迫切需要标准化实施主体——农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企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王芳等于2007年提出,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的过程,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章力建等于2011年提出,农业企业标准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制定成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由于融合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得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2]。席兴军等通过对我国企业标准化的特点与作用机制进行探析,提出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加速产品开发,提高企业开发能力,获得适度规模经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企业活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有效合理地运作,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彭建仿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性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对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4-5]。郑红军等以龙头企业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提出,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决策者年龄、决策者学历等因素对农业企业是否愿意采用国际或国内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影响[5-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继而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企业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品牌建设,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笔者根据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将其分为“标准化生产”和“非标准化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为什么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的外因,主要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通过调查显示,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机来自企业自身对标准化的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产品的效益等因素。
其次,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受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包括员工人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等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这些假说:(1)企业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多、规模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对生产的规范性要求越高。由此提出假说:企业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出口越多,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2)标准化生产意识主要指是企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知、标准化生产意识及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重视程度等。企业领导对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参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越强。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3)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是指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高,越容易满足表1影响企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
因素类别影响因素名称影响生产动机外部:标准化生产环境(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内部:标准化生产意识(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产品经济效益(比非标准化农产品效益好)+自身特征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注:“+”表示有促进作用。
农产品品质的要求。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4)标准化农产品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高于非标准化农产品,理性企业会选择实施标准化获得更多的效益。由此提出假说:标准化农产品效益越明显,企业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5)标准化生产环境是指制约或促使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外部因素,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由此提出假说: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促进作用。
2数据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农产品已从追求数量变成追求质量、品质和特色,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各地区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例如农业发展迅速的新疆石河子垦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着眼于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以6项精准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学、新技术,超宽膜植棉16万hm2,良种推广率达100%,精量播种5.33万hm2,膜下滴灌率100%,智能化滴灌1 333 hm2,机采棉种植面积13.33万hm2以上。在畜牧业生产中,全面应用人工授精冷配技术、饲草三贮一化技术、牛羊塑料暖棚技术、机械化挤奶技术、牧草机械化收割技术、性控冻精及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奶牛自由采食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建成500~1 000头规模化奶牛场58个,从饲喂、繁育到产奶全部采用现代化管理新工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3家企业的34个品种,认证面积1.67万hm2;通过绿色食品获证单位有7家,均通过了800 hm2葡萄有机农产品认证。到目前为止,新疆石河子垦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751个,其中引进知名品牌3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新疆著名商标1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截至2013年10月底,“三品一标”已认证品种达5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5个、地理标志3个。
可见石河子垦区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标准化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整个新疆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研究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新疆石河子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共涉及棉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种业、粮油加工业等79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79份,占87.8%,问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实证研究结果
3.1描述性分析
3.1.1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出发点调查表明,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其次是获得经济效益、迫于竞争压力、加速开发新产品,详见表3。
3.1.2企业对标准化的认可情况由表4可见,被调查企业大多数认为标准化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占企业总数的5696%;没有企业认为不利于企业发展,说明企业实施标准化是比较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比较认可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4企业对标准认可情况
标准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数(个)占比(%)非常有利1215.19较为有利4556.96一般2227.85不利00合计79100.00
3.1.3企业实施标准化满意度79个企业中,有72.16%的企业对实施标准化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认为一般满意的占25.32%,仅有2家企业认为不满意(表5)。对标准化满意度进行1~4分赋值后,计算平均得分为2.8分,与总分4分相比,满意度达70%,总体看来,企业对实施标准化的现状比较满意。
3.1.4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稳定性从标准化实施的年限来看,70%以上实施标准化企业的实施年限在5年以上(表6),可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标准化是比较稳定和连续的。
3.2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
3.2.1模型选择及研究方法假设农业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用y表示,y取决于xi(影响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各种因素)。结果只有2种:分别用y=0、y=1表示农业企业不采用、采用标准化生产,是非连续性的,并且这属于分类结果(y)与多种影响因素(x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此问题。
摘要:农业标准化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最佳选择。以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发放问卷的方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级别、销售收入、竞争的激烈程度、标准化意识、是否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业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74-04
收稿日期:2014-03-01
基金项目: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1BTYB12)。
作者简介:王力(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信作者:毛慧。E-mail:24335181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并提高农产品质量,迫切需要标准化实施主体——农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企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王芳等于2007年提出,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的过程,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1]。章力建等于2011年提出,农业企业标准化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制定成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由于融合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得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了科学化、系统化,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2]。席兴军等通过对我国企业标准化的特点与作用机制进行探析,提出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加速产品开发,提高企业开发能力,获得适度规模经济,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企业活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有效合理地运作,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彭建仿等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安全农产品生产能力、安全农产品意识、企业实力、合作伙伴性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环境对企业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愿有显著影响[4-5]。郑红军等以龙头企业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提出,企业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决策者年龄、决策者学历等因素对农业企业是否愿意采用国际或国内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影响[5-6]。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服务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继而有效地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行国际标准认证,企业可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品牌建设,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量模型深入分析影响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笔者根据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高低,将其分为“标准化生产”和“非标准化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为什么实施标准化生产?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的外因,主要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通过调查显示,企业标准化生产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内在动机来自企业自身对标准化的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产品的效益等因素。
其次,龙头企业实施标准化受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包括员工人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等因素,具体分析见表1。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这些假说:(1)企业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一般来说,企业的资产多、规模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对生产的规范性要求越高。由此提出假说:企业规模越大、级别越高、出口越多,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2)标准化生产意识主要指是企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知、标准化生产意识及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重视程度等。企业领导对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参与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越强。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越强,越倾向于标准化生产。(3)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是指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高,越容易满足表1影响企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
因素类别影响因素名称影响生产动机外部:标准化生产环境(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内部:标准化生产意识(认知)+标准化生产能力(“三品一标”认证)+标准化产品经济效益(比非标准化农产品效益好)+自身特征员工数、销售收入、资产总额、产品是否出口、企业性质、企业级别+注:“+”表示有促进作用。
农产品品质的要求。由此提出假说: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4)标准化农产品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高于非标准化农产品,理性企业会选择实施标准化获得更多的效益。由此提出假说:标准化农产品效益越明显,企业越倾向于参与标准化生产。(5)标准化生产环境是指制约或促使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外部因素,有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由此提出假说:市场需求、竞争需要、政府支持等因素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有促进作用。
2数据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农产品已从追求数量变成追求质量、品质和特色,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各地区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例如农业发展迅速的新疆石河子垦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着眼于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以6项精准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学、新技术,超宽膜植棉16万hm2,良种推广率达100%,精量播种5.33万hm2,膜下滴灌率100%,智能化滴灌1 333 hm2,机采棉种植面积13.33万hm2以上。在畜牧业生产中,全面应用人工授精冷配技术、饲草三贮一化技术、牛羊塑料暖棚技术、机械化挤奶技术、牧草机械化收割技术、性控冻精及性控胚胎移植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奶牛自由采食等技术,大幅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已建成500~1 000头规模化奶牛场58个,从饲喂、繁育到产奶全部采用现代化管理新工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3家企业的34个品种,认证面积1.67万hm2;通过绿色食品获证单位有7家,均通过了800 hm2葡萄有机农产品认证。到目前为止,新疆石河子垦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751个,其中引进知名品牌30个,自治区名牌产品9个,新疆著名商标15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截至2013年10月底,“三品一标”已认证品种达5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5个、地理标志3个。
可见石河子垦区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标准化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整个新疆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研究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新疆石河子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共涉及棉业、酒业、果蔬业、畜牧业、种业、粮油加工业等79家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回收79份,占87.8%,问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实证研究结果
3.1描述性分析
3.1.1农业企业标准化的出发点调查表明,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农产品质量方面,其次是获得经济效益、迫于竞争压力、加速开发新产品,详见表3。
3.1.2企业对标准化的认可情况由表4可见,被调查企业大多数认为标准化对企业发展较为有利,占企业总数的5696%;没有企业认为不利于企业发展,说明企业实施标准化是比较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比较认可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表4企业对标准认可情况
标准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数(个)占比(%)非常有利1215.19较为有利4556.96一般2227.85不利00合计79100.00
3.1.3企业实施标准化满意度79个企业中,有72.16%的企业对实施标准化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认为一般满意的占25.32%,仅有2家企业认为不满意(表5)。对标准化满意度进行1~4分赋值后,计算平均得分为2.8分,与总分4分相比,满意度达70%,总体看来,企业对实施标准化的现状比较满意。
3.1.4企业实施标准化的稳定性从标准化实施的年限来看,70%以上实施标准化企业的实施年限在5年以上(表6),可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标准化是比较稳定和连续的。
3.2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
3.2.1模型选择及研究方法假设农业企业选择标准化生产用y表示,y取决于xi(影响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各种因素)。结果只有2种:分别用y=0、y=1表示农业企业不采用、采用标准化生产,是非连续性的,并且这属于分类结果(y)与多种影响因素(xi)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