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新思考
2014-11-15王珺
王珺
摘 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加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需积极拓展以人为本的新内涵,确立受教育者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新思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高校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以人为本的理论溯源。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意味着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的初步获得,这一命题也标志着智者学派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了人。苏格拉底则进一步将认识对象规定为主体自身,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知识与德行相统一”的善的原则。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指出:“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到了近代,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的欧洲文艺复兴,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这种人文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相对应,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意义和价值,但也因此导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其根源在于其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单从人的自然属性层面理解人,不能正确理解现实的人及其生活和实践,无法真正找到超越人的现实生存困境的物质力量、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人的历史特质和社会特质缺失,其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最终导致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与错位。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开辟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了人民群众与党的血肉关系,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展开。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落实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上。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创造有利于人民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2.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要多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生存和就业等切身利益问题,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大学生进行。正确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前提。
(1)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目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育人的社会活动,从其直接意义角度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培养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认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无论从教育的专门功能或是教育的主旨目标来看,任何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个体即学生为本,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为他们最终能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就是人的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强调社会本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归属,不强调以人为本”的观点是片面的。相反马克思主义从未忽视人的个性尊严、人的个体需要和利益、人的解放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手段,更是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重要的原则加以贯彻。
尊重人,是实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人尊重是任何一个思维情感正常人的基本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就是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极大提升,从而增强个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尊重人,就是要让大学生有尊严感,具体说就是把人当人看,看到人是主体和目的,而不是仅仅把人视为客体、手段和工具,这是由人的本质和特性决定的。因此,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前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前提。
理解人,是实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理解人就是要理解人的利益需求。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而言,成长于凶险的市场经济时代,加上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相比以往的大学生,他们更注重个人利益的满足,在价值判断上更趋于认同实际利益,这种利益需求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容易导致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就是要重视和尽力满足学生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需求,概括起来就是必须着眼于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利益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改进,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并从中获益,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关心人,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关心爱护教育对象,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导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实为学生办实事。“当我们把视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为世界之本意识就立即被召唤出来了”。当前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恋爱等各种压力,若处理不当则极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绊脚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注重关心大学生的各种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总之,重视从整体上对人进行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理念。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近年来,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逐渐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而且许多高校已经采取各种措施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明确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达到主观的预期结果。根据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目标意义上说,就是要着眼于全面发展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要深入开展民主法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全方位素质教育,努力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精于创造、乐于奉献,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
2.整合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适应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的需要,要整合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由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忽略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大环境变化发展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变化,不能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急需改革与整合,以适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具体来说,整合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建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人文、科学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要延伸的内容体系;注入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生态道德、网络伦理和生命观教育等与时俱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注重大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年龄特征及实际思想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制定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有学者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桥梁,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是连接教育者和接受者的纽带,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条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已然成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引导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待新世纪大学生继续采用传统的、简单粗暴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因对个性、人格的不尊重,在现今条件下已完全失去效用。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成为中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选择。人性化的教育方法要注重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教育者要掌握说理的艺术与技巧,对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受教育者受到启发而真正从内心接受教育。可借鉴的方法主要有说理教育法、心理疏导教育法、启发式教育法、对比式教育法、互动交流教育法,等等。
4.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队伍要求其成员具备牢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高超的教育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始终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这就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包括让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更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努力修养,它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事业心,高度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唯有如此才能带给受教育者正能量,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者身教重于言传,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应坚决不做,教育者要率先垂范。
三、丰富和拓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
如上所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践应用,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到了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同时,学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但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对以人为本的认识都是一致的,即只注重对受教育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和帮助(无论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提出的对教育者的要求,还是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的需要和帮助)。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时代的发展变化,仅仅注重为受教育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和帮助是不够的,不能真正满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践应用进行新的思考,丰富和拓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但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注重为受教育者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和帮助,即只看到受教育者的客体地位,忽视了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不管是在校期间,还是走上社会,随时都有可能有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由教育客体转换为教育主体,对他人产生教育、影响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向受教育者传授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受教育者懂得以人为本,以他人为本,使受教育者也能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受教育者能够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上社会,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回到家庭,能够与家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为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一个人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所需,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社会价值。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合作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和拓展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已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鸿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10卷(1).
[2]汤荣光.“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评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4).
[3]陈红军.论高校“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郭秀丽.以人为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第24卷(4).
[5]邵广侠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追求[J].教育探索,2005(12).
[6]邵广侠.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J].学术界,2007(总第123).
[7]熊志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辩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35卷(2).
[8]靳志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J].理论探索,2005(6).
[9]吴新业.以人为本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
[10]普罗泰戈拉.古希腊罗马哲学[M].p138北京:三联书店,1987.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p29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交通文化内涵研究”(交教研1202-161)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