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交流架设友谊桥梁

2014-11-15龙新民

百年潮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化周文化节柏林

龙新民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影响深远,世界瞩目。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交流交往的日益扩大,中华文化以坚定雄健的步伐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交流,在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架设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春到河畔迎新年”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是一个风光秀丽、和平安宁的花园岛国。由于新加坡华人占主要成分,这里的街巷景致、民风习俗,保留着浓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中国农历的春节在新加坡就是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为了使新加坡的华人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新加坡政府从1981年开始,每年春节组织一个名为“春到河畔迎新年”的春节庆祝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除了当地的华人会举行丰富多彩的舞龙、舞狮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艺表演外,还从中国邀请一个省、市派代表团去新加坡参加春节联欢活动,为新加坡人送去春节的喜庆与欢乐。

1998年的八九月间,新加坡《联合晚报》负责人找到北京市领导,希望北京派团参加1999年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中国驻新使馆也来函征求北京市的意见并表示愿积极促成此事。据介绍,此前,我国已有广东、福建、辽宁、湖南、四川等多个省市被邀请参加过,广受新加坡人民的欢迎。

北京市领导迅速做出决定,同意派一个大型代表团去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反复对活动的内容进行研究,决定打破一般性的文艺演出的老套路,着力展现北京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地域特色,把介绍北京的民俗民间艺术和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把北京代表团的表演、展示活动同吸引新加坡人参与结合起来。元旦前后,一切准备妥当。

1998年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3时许,第18届“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在新加坡海滨广场正式开幕。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和一批政府部长、高级官员来到活动现场,我国驻新加坡使馆陈宝鎏大使和我陪同吴作栋参加了全部活动。吴作栋先来到文艺演出的场地,饶有兴趣地观赏文艺节目。北京献给新加坡观众的节目主要有:中国杂技团演员表演的抖空竹,北京京剧院演员表演的京剧《大闹天宫》,北京歌舞团著名歌唱演员王英民、潘菲演唱的歌曲,北京戏曲艺术学校小演员王浩表演的京剧小品《顶灯》。吴作栋看得十分入神,尤其是王浩活泼风趣的表演令吴作栋捧腹大笑。王浩是北京戏校的学生,刚11岁,他表演的《顶灯》,说的是一个妻子教育丈夫不赌博的故事。一天,妻子叫丈夫出去卖线好换些钱买年货,丈夫好耍钱,卖完线后就和几个人耍钱把钱全输光了,买不起年货,回家惹得妻子生气。丈夫只好趴在地上顶灯取乐妻子,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耍钱了,这才让妻子破怒为笑。小王浩背着一个包袱上场就来了一段道白:“我老婆叫我出去卖线,买些年货回来……”这一下就把吴作栋和全场的观众逗得乐不可支。王浩绘声绘色的表演,特别是他小光头上顶着一盏油灯,任凭如何趴在地上翻滚,油灯不掉火不灭,真是令人叫绝。吴作栋一直看完小王浩的全部表演后才离开文艺表演现场。

随后,我们陪吴作栋来到美食文化区。这里正在展示北京的各种传统风味小吃:驴打滚、豌豆黄、饺子、馄饨、年糕等等。美食文化区摆放了几十张餐桌供新加坡人在这里品尝北京美味佳肴。我们陪吴作栋和新加坡其他官员在两张桌子旁坐了下来,很快端上了饺子、馄饨和小点心。吴作栋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豌豆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接着又吃了两个饺子。此时在餐桌旁表演的抻龙须面把吴作栋吸引了过去,他仔细地看着抻面师傅把一块面团抻成了一大把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连连鼓起掌来,在一旁的新加坡人也热烈地为抻面师傅的高超技艺而鼓掌喝彩。

品尝完北京的传统小吃,吴作栋又来到北京民俗民间艺术展示区。这里的活动和展品更是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一间间展示厅里,挂着北京风筝、北京风车、北京剪纸,还有灯笼、同心结等。泥塑艺人、剪影艺人、剪纸艺人都在为观众忙个不停。整个展区人头攒动,异常热闹。我们陪吴作栋一家家地参观,吴作栋不时地停下脚步,同民间艺人握手、问好。在一家泥塑作品展示间,吴作栋看了又看,这时,泥塑师傅很快反应过来,就说:“总理,我给您捏个泥塑像好吗?” 吴作栋欣然同意。他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泥塑师一面仔细端详着吴作栋,一面拿着一块泥,不到5分钟就捏好了吴作栋的泥塑像,并把它赠送给了吴作栋。吴作栋捧在手里仔细地看着,大家都说:“太像了!太像了!” 吴作栋高兴地笑了起来,同泥塑师紧紧握手并合影留念。

精湛的北京民俗民间艺术,深深吸引着吴作栋和新加坡官员。开始,新加坡的工作人员还看着表,催吴作栋快一点儿离开,后来他们发现总理看得那么着迷,加上他们自己也被这巧夺天工的艺术表演所吸引,谁也顾不上再催了。原定吴作栋总理在活动现场只参加1小时,结果他足足看了3个小时,直到日呈暮色才离开。吴作栋对北京派出这么多优秀的艺术家,安排这么丰富的节目,到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表示感谢,并祝中国人民和新加坡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祝北京更加繁荣兴旺。

新加坡民众对本届“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抱有特殊的热情,海滨广场出现了少有的热闹景象。各种北京风味小吃的摊点前排起了长队,观看文艺节目和民间工艺表演的人络绎不绝。许多新加坡人纷纷购买中国工艺品作为过春节的礼物,在北京只卖1元钱1个的小风车,在新加坡卖3新元1个,结果不到两个小时带去的1000个小风车就全部卖完,连当作展品陈列的一个大风车,也被一位新加坡人以1000新元的价格订购。展销方只好打电话从北京又空运了一批过去。

腊月二十九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开幕之后,又连续举行了6天的文艺演出和民俗民间工艺展示、展销,每天依然是人山人海。北京为新加坡华人迎接和欢度1999年的春节带去了欢乐,带去了吉祥,送去了美好的祝福!

活跃在巴黎“中国文化周”

中法两国1964年1月27日建交,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巴黎市和巴黎大区与北京市也都结有友好关系。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1999年9月1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巴黎“中国文化周”,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隆重开幕。正在法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出席了开幕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法国文化部长托特曼等一批高级官员也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中国文化周”活动。

按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北京市派团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活动。进入文化周活动现场,第一个大厅除了中央几个部委的展板外,最醒目的便是北京市的“古都北京”和上海市的“东方明珠”两大展区。在北京展区,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制作的、摆放在古都北京巨幅照片前的展台上的中华世纪坛模型,引来许多法国观众的驻足合影,他们对北京要建一个迎接千禧之年的标志性建筑抱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次巴黎“中国文化周”上,京剧表演成为文化周展场最抢眼的一台活动。北京京剧院在北京展区按北京古戏楼的模样,搭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戏楼。戏楼四周的墙上,挂着京剧脸谱和京剧各行当的戏服;戏楼下,摆放着一张张椅子,完全是一个京剧小剧场的演出场地。每天上午、下午,都分别有两场京剧表演,北京京剧院的演员们带去了一批国外观众容易看懂的京剧生、旦、净、丑基本功表演,深深吸引着巴黎的观众。每当京剧表演的锣鼓敲响,在展场参观的巴黎观众,迅速围聚在戏楼前面,或找座椅坐下,或伫立一旁观看,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伴随着京剧锣鼓和京胡琴声响彻整个展场。一些没有赶上点的观众为了能看上京剧演出,早早就在小戏楼里等候,并尽情欣赏着绚丽多彩的京剧服饰和京剧脸谱。法国朋友对京剧的兴趣如此浓厚,很令我们感动。

北京奉献给巴黎“中国文化周”上的另一台节目是北京服饰模特表演。众所周知,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到巴黎来搞服饰模特表演,无异于“班门弄斧”。但那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有关方面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将在国内刚刚走红的“新丝路”服饰模特表演带到巴黎“中国文化周”上去。这支模特表演队展示的全是中国的民族服装,或富丽堂皇、华贵高雅,或简洁流畅、轻松明快。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感,浓缩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又富于生活气息、现代气息。加上模特们的靓丽容貌和精彩表演,令时装之都的巴黎人为之倾倒,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法国媒体大量予以报道。

紧挨着北京展厅的是江西省的展厅。江西带去的是景德镇的名瓷展览,一件件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的瓷器,凝聚着陶瓷艺术家们的智慧才华,也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每天来馆里参观的法国观众川流不息。

江西景德镇的名瓷展厅,正好设在北京京剧院的古戏楼对面。对中国瓷器十分钟爱的法国人,在这里细细参观,不时地向展馆的工作人员询问有关瓷器的情况。由于景德镇瓷器展馆参观人数众多,对面的京剧戏楼又整天热闹非凡,所以,“中国文化周”展场的这一区域天天人山人海,成为“文化周”上最吸引观众、最热闹的一个区域。

在中法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巴黎“中国文化周”从9月1日开幕到9月12日闭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巴黎,在整个法国,甚至在欧洲,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以这次“中国文化周”为新的开端,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成为连接中法两国友好合作和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柏林亚太周”的中国情

柏林,德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9月,在这里举行了世界瞩目的第3届“柏林亚太周”活动。

作为北京的友好城市,柏林市热情邀请北京参加这一历史性的盛会。在中央外宣办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我受市政府的派遣,率领北京市代表团赴德参加“柏林亚太周”活动。

在去德国之前,北京市代表团先访问了荷兰和比利时。在我们访问比利时的一天下午,代表团成员正好没有什么活动安排,几个人待在我的房间里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天。突然,电视里播出了飞机撞击一幢大楼的场面。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在播什么电影或电视剧,大家立即停止聊天,全神贯注地观看电视。市外办的翻译仔细地听着电视里的解说,才知道是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大楼遭到了恐怖袭击,大家都为之一惊,这就是震惊美国和全世界的“9·11”事件。

比利时方面同我们代表团约好,晚上6时,由比利时几个社团和北京代表团成员见面并共进晚餐。我们带着刚看过美国世贸中心被炸后的不安,按事先的约定,同比利时的朋友见面。走进聚会的饭店大厅,都还没有坐定,比利时的朋友就和我们聊起刚刚看过的电视。此时我心里也确实有点紧张。“9·11”事件刚刚发生两个小时,我们既无法同国内联系了解我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表态口径,又来不及到我驻比利时使馆去请示。完全是凭我们的一点儿政治头脑和外交常识,和比利时的朋友们交谈起来。我明确表示,这样的恐怖袭击应该受到谴责,中国人民无比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我的这一看法显然博得了比利时朋友的好感,他们都非常热情友好地和我们代表团成员攀谈,并一再赞扬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赞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事后,我们才从新闻中了解到我国政府对“9·11”事件的表态,也了解到国际舆论的总体情况。好在我们在这样一个场合没有说错话。否则,万一我们说的话不合世界潮流,让比利时方面抓住把柄宣传出去,我们回国如何交代。

过了两天,9月13日,我们离开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驱车前往德国柏林。到达柏林已接近傍晚,此时的柏林沉浸在悼念“9·11”事件中不幸遇难的亡灵的肃穆气氛中。到达柏林的第二天早上,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和我们代表团共进早餐,卢大使一面把我国政府对“9·11”事件的看法向我们做了介绍,一面也提醒我们,由于刚刚发生了“9·11”事件,德国方面对“柏林亚太周”活动可能会做调整,代表团要有一些心理准备和工作预案。卢大使提醒前,我们实际上也有所预感了。但由于北京市是作为中国参加“柏林亚太周”的主力来柏林的,重头的活动就是北京作为柏林的友好城市,在“亚太周”上精心准备的一系列文化交流和城市交流活动。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先期已抵达柏林,各项筹备工作都已进行完毕。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方面会对“柏林亚太周”活动做多大幅度的调整?北京市准备的活动哪些能够继续举行,哪些会撤销?我们还不知情。所以,同卢大使用过早餐后,代表团一行就全力投入了“柏林亚太周”的准备工作。

在柏林市政府,沃沃赖特市长热情接待了我们。沃沃赖特市长同我谈起这次“柏林亚太周”的活动。他说,“柏林亚太周”活动已完全筹备就绪,感谢北京市派出代表团参加“亚太周”活动,并带来了一系列好的文艺节目、展览和友城交流活动。但由于刚刚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柏林亚太周”活动要做一些调整,欢快的文艺节目演出就不组织了,北京市准备的焰火晚会也不安排了。原定在“得月园”组织的群众联欢活动,包括北京市民教柏林市民放风筝,建议也取消。我完全理解柏林市长的心情和他的想法。在谈话中,我首先态度十分鲜明地表达了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谴责,对数千名在这一事件中不幸遇难的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民表示沉痛的哀悼。我说,北京市政府这次派出庞大的代表团到柏林参加“亚太周”活动,就是为和平而来,为友谊而来,我们要通过友好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我表明这一看法,柏林市长非常赞成,他也非常高兴。

的确,作为北京和柏林缔结友好城市后的第一次大的交流活动,又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委托以北京市为主代表中国参加,我们对这次“柏林亚太周”的活动非常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得月园”的市民联欢是活动的重点。

“得月园”是由北京市建设并赠送给柏林人民的一座中国式花园,楼台亭阁与碧水绿树交相辉映,茶室、酒楼、书画坊点缀其间,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氛围。

按照我们的活动方案,原定是要在“得月园”举行一系列文化交流和市民联欢活动的。包括在园里举行北京市向柏林市赠送一座江南木塔的仪式,演出一些文艺节目,进行中国茶文化和书画艺术的展示、展览,并在公园门口的大草坪广场上举行放风筝活动。晚上,计划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各种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们都带来了,并已做好了燃放的技术准备。

在和柏林沃沃赖特市长的谈话中,我明确表示,尽管北京市为“柏林亚太周”准备了一系列活动,人员、物资、设备也都已到来,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但我们理解和尊重柏林市政府的想法,考虑到“9·11”恐怖袭击事件刚刚发生不久,原定的焰火晚会就不办了。我们把礼花留给柏林市政府,适当时候再燃放。我同时也强调,“得月园”的活动是正常的市民游园活动,放风筝本身就是一种祥和、安宁的文化活动,柏林市民也有这个愿望,又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希望在“得月园”组织的活动计划不要改变。沃沃赖特市长听我这样一说,觉得也很有道理,这样双方就达成一致意见。除了焰火晚会取消外,其他一切活动按原定计划照常进行。

9月17日上午,德国“柏林亚太周”活动正式开幕,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致辞。我们代表团和参加这一活动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各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也都应邀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柏林亚太周”主会场的各项活动全面展开。在中国展区,我们有各种各样工艺品、文化用品的展览展销,有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展示和现场销售,是最热闹的一个展区。在制作拉面和饺子、馄饨的展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柏林市民一边欣赏,一边买上一碗拉面、一盘饺子、一碗馄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们准备的各类中国工艺品,也很受柏林市人民的喜爱。

“柏林亚太周”期间,北京市的主要活动——“得月园”群众联欢如期举行。虽然刚发生“9·11”事件不久,但柏林市民参加这一活动的热情一点也没有减弱,“得月园”里到处都是拉家带口的柏林市民。首先,在“得月园”里举行了北京市政府向柏林市政府和人民赠送木塔仪式。这是一座中国苏州园林式的五重飞檐木塔,高4米,完全用红木制成,雕刻十分精致。我在赠送仪式上致辞,向在“9·11”恐怖袭击中不幸遇难的人们表示深深的哀悼,对这一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表示强烈的谴责。当我讲到这句话时,在场的柏林市民都鼓起掌来。接着,我又说,北京市向柏林人民赠送一座木塔,按照中国的习俗,木塔有镇妖降魔、保佑平安、祈祷吉祥的作用,它会给柏林市人民带来平安,带来好运。这时,大家更是热烈地鼓掌,并发出了舒心的笑声。

赠送木塔的仪式结束后,我们又陪同沃沃赖特市长参观了正在“得月园”里进行的中国茶道表演、武术表演,欣赏了中国书画作品。从公园出来,大门两侧就是一个宽敞的草坪广场,这里又是一番迷人的风景。绿油油的草坪上,来自北京的风筝制作师和表演者,正在教柏林的市民放风筝。有的柏林市民本来就会放风筝,他们从北京人的手里要过风筝,一家人就自由自在地放飞起来。五颜六色的各式风筝,映着阳光,飞向蓝天。“得月园”的市民联欢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柏林亚太周”上的一大亮点。

北京市参加“柏林亚太周”活动取得的圆满成功和产生的良好反响,也给了我们从事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以宝贵的启示。文化交流是扩大对外交往,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之间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但在文化交流工作中,必须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意愿、心理和需求,不一厢情愿、不强加于人。要善于从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善于从人们的心理接受中找到切入点,使我们的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如春风化雨,似春雨润物,让对方愿意接受,接受得愉快、舒心,这样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中国文化节”享誉美国

按照中美两国政府文化部门达成的协议,2005年中国国庆节期间,中国将在美国举办“中国文化节”。这是中美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一件大事,也是胡锦涛主席9月访问美国和布什总统11月访问中国之间的一项重大活动。

文化部领导提出,由北京市在文化节上主办“北京文化周”,同时承办“中国文化节”的开幕式演出。北京市接受这一任务后,由市文化局和市外宣办牵头,开始研究、筹备“北京文化周”的有关工作。“中国文化节”的开幕式,也就是“北京文化周”的开幕式,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高水准,展现出北京文化的魅力。精心组织好开幕式的演出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了解美国方面对“中国文化节”开幕式节目的需求,加强双方沟通交流,应美国方面的邀请,文化部和北京市决定由我带一个代表团先期访美,为“中国文化节·北京文化周”开幕式作考察和筹备工作。

“中国文化节·北京文化周”开幕式预定在肯尼迪艺术中心举行。肯尼迪艺术中心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美国首都华盛顿最高规格的艺术殿堂,美国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艺术机构之一。美方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安排“中国文化节”的开幕式和文化节的一系列活动,反映出美国对“中国文化节”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国文化节”是肯尼迪艺术中心有史以来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为主题举办的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国文化部采取与对方主流文艺机构合作的方式,按照商业运作规律进行文化交流的尝试。肯尼迪艺术中心已于之前全面展开关于“中国文化节”的宣传和售票工作,票务销售情况良好。

7月20日上午,我们到肯尼迪艺术中心就文化节活动正式进行会谈并举行签约仪式。

汽车开进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大门,我们立即为这座艺术殿堂的雄伟壮观所吸引。这是一座由清一色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雄伟建筑,迎着灿烂的阳光,艺术中心熠熠闪亮,显得格外壮丽辉煌。在主人的陪同下,我们全面参观考察了艺术中心的建筑和设施。艺术中心的几个主要演出场所——音乐厅、歌剧院、艾森豪威尔剧场以及梯形剧场,总共可以容纳7000多名观众。剧院、音乐厅的设施都非常先进,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主人把音响、灯光、舞台帷幕等一一给我们作了展示。进入艺术中心的大厅和两侧通道,宽阔敞亮,灯光璀璨,主人介绍说,这是可以供中国和北京在文化节期间举办展览、悬挂文化节广告、招贴画用的场所。我们沿着两个通道一边走一边测算,每个走廊的两侧墙面,至少能挂100幅以上的照片。艺术中心的北侧广场,占地达数万平方米,这是为文化节的室外活动准备的场所,我们计划在这里举办中国字画、篆刻、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的展示、展销活动。

参观之后,举行了正式的签约仪式。我和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负责人分别在协议文本上签了字。

访问美国回到北京后,我们按照同肯尼迪艺术中心签署的协议,抓紧进行节目的排练和有关活动的筹备。开幕式演出的节目主要是由东方歌舞团和北京京剧院、中国杂技团、北京歌舞剧院参加演出的。8月6日晚上,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和我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外宣办的负责人、各有关剧院团负责人审看了这台节目的彩排。节目总体非常精彩,荟萃了京剧、歌舞、杂技等名牌节目,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2005年10月1日晚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中国文化节·北京文化周”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分别致信热烈祝贺。这天晚上,肯尼迪艺术中心这座白色的庞大建筑内外被浓郁的“中国红”所点缀,处处突显中国文化的韵味。

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大门外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各个灯柱上飘扬着的文化节彩旗,上面造型独特、以中文方式重新组合书写的红色英文字CHINA赫然入目。在中心两大通道,悬挂着一幅幅巨大的文化节标志,许多人在此拍照留念。进了大厅,两边是介绍北京风貌的图片展,一直延伸到大厅尽头的室内表演主要地点——艾森豪威尔剧场。剧场的玻璃大门贴上了红色的中国剪纸造型,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北侧广场,北京市设置了一批摊位,分别展示字画、篆刻、风筝、剪纸等“京味”特色文化,参观者络绎不绝,仿佛来到了老北京的文化市场。包括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前国务卿鲍威尔、黑格等名人在内的1000多名美国观众,把艾森豪威尔剧场坐得满满的。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北京市副市长张茅出席了开幕式。

孙家正部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文化节”实际上是中国人以艺术为载体,向世界敞开了胸怀。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两国携起手来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在沟通人们心灵的交流中,没有什么比文化的手段更有效。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北京多家艺术院团的130多名演员,为当地观众演出了一场大型综艺晚会。国粹京剧、奇绝杂技、悠扬民乐以及独具东方神韵的歌舞表演,令开幕晚会绚烂多姿、五彩缤纷。

演员演出结束谢幕时,掌声久久不绝。在足足100分钟的演出中,台上的乐声、歌声和台下的掌声、惊叹声连成了一片,汇聚成一曲东西方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的华美乐章。

在随后为期1个月的“中国文化节”活动中,700余位中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为美国人民带来了近20台精彩纷呈的节目,并举办了兵马俑真品展示、中国当代室外装置与雕塑艺术展和中国当代电影展等一系列活动。一股浓浓的中国文化节热潮在美国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美国《纽约时报》在一篇介绍中国及“中国文化节”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她是世界的伟大文化之一,或者更准确地说,她包含了世界上多种伟大的文化。中国是地球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文明,有50多个民族和1500多种方言,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传统艺术、服装、音乐和语言组成了难以置信的多样性。此次‘中国文化节推出中国一流的舞蹈家、音乐家、话剧演员、杂技演员和皮影戏艺人,他们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编辑 杨 琳)

(作者是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猜你喜欢

文化周文化节柏林
柏林Wilmina酒店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2018国际郑和大会“江苏文化周”在马六甲成功举办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齐柏林:飘荡的云或飞翔的鸟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中国(深圳)内衣文化周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