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的实验

2014-11-15秦德龙

微型小说选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狱警专家组面具

□秦德龙

专家的实验

□秦德龙

来了几个专家,说是要搞什么实验。专家点了二十个人,分成了两个组。一组是扮演“领导”的,一组是扮演“群众”的。人们一看,都笑了。扮演“领导”的那组,一律都是群众,这些人根本就没当过领导,将来也没有机会当领导。扮演“群众”的那组,都当过领导,有老领导,也有现职领导。人们都知道,专家组会弄事儿,却不知道专家组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一个专家说,这很简单,就是让没当过领导的当一次领导,过过瘾;让当过领导的,怀怀旧,寻找一下当群众的感觉。也叫体察民情,或者民生。

另一个专家说,这就叫做角色换位,只有换位思考了,才能实现角色的转换。是吧?

又一个专家说,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通过这个实验,使干群关系真正融洽起来。

参加实验的人们都笑了,于是,开始进入角色转换的状态。

先说第一组吧,全是由群众来扮演“领导”的,这些群众,平日呈散兵游勇状态,猛一担任“领导”,真有些不适应。可以说,他们不会当“领导”,不善于当“领导”,遇事嘻嘻哈哈的,烂泥扶不上墙。其实,“领导”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个样子的。不说严肃着脸吧,也是正襟危坐的,捏住一张报纸,能默读老半天。那些扮演“领导”的群众,都没有这个本事。说句实话,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当“领导”,当了一天“领导”,他们便大眼瞪小眼了。

再说第二组,扮演“群众”的领导们,对人生的许多事是了如指掌的。再说了,他们本来就是个群众,后来,一步一个台阶爬到了领导的岗位上。他们了解社会底层的酸甜苦辣,稍加回忆,便找到了当“群众”的感觉,干得风生水起了。可以说,他们当“群众”完全是好样的,完全是合格的。他们都能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只是,他们会偶尔冒出怪话来,批评现在的群众觉悟太低,如果自己拐回来当“群众”,一定能给群众树立好榜样。

专家组密切关注了两组人员的状态,感到实验的结果不甚理想。经过开会研究,专家组决定让两组人员观看一场录像,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录像是这样的:外国专家将参加“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扮演“狱警”,一组扮演“犯人”。经过一周的角色适应,扮演“狱警”的那组学生,越来越残暴了,张口就骂,抬手就打。而扮演“犯人”的那组学生,则越来越卑怯了,连头都不敢抬,全是顺着墙根走路。

看过录像,专家组让大家讨论,为什么外国人做得这么逼真?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扮演“领导”的那组人员都不说话。看来,他们的扮演是不合格的。当“领导”的就得有当“领导”的样子,吊儿郎当是不行的,嘻嘻哈哈是不行的。这组“领导”都在反思,怎么才能像个“领导”呢?

扮演“群众”的那组人员则很亢奋。私下,他们已和专家组沟通过了,专家组一直夸他们会扮演“群众”呢,知道“群众”是怎么当的。他们的示范作用,很值得推广。

专家组又搞了一台生动的晚会。晚会的节目,是别开生面的。就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让群众扮演“领导”,让“领导”扮演群众。专家组还给有关人员发了面具,让他们戴着面具表演。

演出的结果出人意料。扮演“领导”的那组,把扮演“群众”的那组,打了个落花流水。“领导”们真的动手打“群众”了,有的还用脚踢呢。“群众”只会鬼哭狼嚎,哇哇叫唤,四下里逃窜。没办法,这些扮演“领导”的群众,是真正的群众,个个体格健壮,浑身是劲。而扮演“群众”的那些真正的领导们呢,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是真正群众的对手呢?

节目毕竟是节目。演出结束后,两组人员摘下了面具,握手言和。演戏嘛,何必当真。再说了,领导本来就是领导,打是打不垮的。群众呢也还是群众,并不因为演戏时打了领导就能当上领导。

这个结果,专家组是比较满意的。他们的结论是:一个实验的环境,角色感可以改变人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藏身于各种制度之中,人性很容易被角色内化掉。

(原载《天池》2014年第1期湖北韩玉乐荐)

猜你喜欢

狱警专家组面具
劫持狱警只为换比萨
漫画二则
狱警的好意
狱警的好意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制度研究
联合国制裁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对中国的启示
南瓜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