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林业建设战略性转变下的森林培育技术变革
2014-11-14孙书国
孙书国
摘 要:随着21世纪我国的工农商业发展迅猛,我国林业建设也进入了历史性变革阶段,对林业建设的需求更加全面、紧迫,对追求森林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监管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针对我国林业建设战略性转变之路,提出了适应其的森林培育的策略、内容、科技等分析解决方案。
关键字:林业建设 战略型转变 森林培育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b)-0000-00
新时代前后,环境问题依然成为全球林业不可避免且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全球林业正在经历一场极为刻骨铭心的考验,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林林种种的世界环境大会与世界林业发展大会都发出共同的呼吁——保护地球,珍爱树木。
1 森林培育技术的改革背景
1.1提高林业建设的需求建立在深化森林效益认识的基础上
1.1.1我国林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1926年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林业大会到1997年的第十一届,每届大会主题可以明显知道全球变暖、沙漠化等问题已经不可逆了,通过历届大会全世界国家对森林的认识也日渐加深,从只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到认识如森林是人类宝贵的可在生的未来遗产,再到迈向21世纪的森林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林业建设要发生战略性的转变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与世界接轨[1]。
1.1.2我国林业建设的定位与历史性的转变
我国早在2003年6月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会议中指出:“在贯彻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应该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2]”在新时代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目标是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经营生态系统,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品种和基因的多样性。
1.1.3城市化发展迅速导致城市林业的兴起
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对我国城市发展的要求也追步提高,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在应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着,城市化发展迅猛带来的许多城市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空气、水、土壤污染、热岛效应、噪声污染等等都成为新衍生的危害,而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最有效、最实际的措施就是营造合适的城市森林,城市森林将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环境效益发挥最充足、受益人群最广泛的人类庇护所。所以,重视城市森林的建设、培育、保护、管理将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1.1.4我国林产品供需矛盾显著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情是地域面积广,但可使用面积少,各种资源种类和数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人均拥有水平,我国的林情大同小异。我国是林木资源缺乏国家,人均占有林木资源和森林面积极少,而人口数量大导致木材消耗大,人均年消耗才只有0.12m,然而世界人均水平为0.68m。我国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每年都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由于近几年世界对森林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减少和限制了看法树木的力度,所以我国的林木资源供需矛盾愈演愈烈。所以,为了缓解和消化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立足国内现有的林木资源,大力发展建设培育保护森林资源。
1.2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2.1森林资源是森林任何利益的源泉
森林是大自然中最丰富、最美丽的一种半成品,它的丰富程度,包括森林面积、结构、生物量、蓄积量等在内,这些都是和森林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息息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水平决定森林效益的高低,是“源”与“流”的关系,他们彼此相互依存。
1.2.2保证森林资源的综合性是对森林培育和经营的重要要求。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尤其是生态科学的进步,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也日新月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对森林就有了新的定义和全方位多动能的认识,对森林功能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改变对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关注转向享受森林的美妙情感中。所以一套科学的、先进的、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保护资源综合性的方案就会提高和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更加贴近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2 林业建设战略性转变下的森林培育技术变革的研究
2.1森林培育内容的拓展与认识的深化
森林培育在森林建设工程中是重中之重,以前的造林育林都是在林木业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标的下确定一套可执行的方案的,在当时那种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中,生产木材是主流,21世纪新时期的林业建设由之前的生产木材为主转变为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
林木业一直以来都是属于农业范畴,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行业。长期以来,我国在林业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明确工作目标与具体内容的事业,从现在开始就要向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生态意义的公益事业、环保事业转变。在我国,一些规模大一点的生态工程,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都是在“因害设防”的基础上建造的,以解燃眉之急[3]。这几个工程都是切切实实的惠民工程,所有做的这一切都是必要的,它的作用、价值、意义和效果都是无法估量的、史无前例的。当然,改善生态环境只是森林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光是“雪中送炭”之举,也是“锦上添花”之挫,它能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森林物种,还能借此开发森林旅游、森林休闲等经济项目,使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2.2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的自然生产力
林业生产周期时间长,但劳动时间相对短,林业所占的土地也比较贫瘠,受环境影响很大,这样的林业生产的特殊性就决定森林培育更要依赖大自然的生产力。所以,充分认识自然生产力是经营和管理好林业首要前提。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类不与自然为敌却要与自然成朋友,用人工措施来调节自然与林业的相对关系以达到充足利用自然生产力的的目的,当然人类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自然生产力,为社会化大生产服务。
2.3普及森林培育知识和技能
我国法律规定的全民三项义务中其中一条就是全名义务植树,法律所规定的全名义务必然是关系重大,影响国家根基、生态安全和国民生存环境的法律。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项义务,做到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3结语
林业战略性转变下的森林培育是一个建立在优化的配套技术上的综合技术应用生产过程。此种配套技术始终要注意一下几个环节:第一,精选树种,因地制宜;第二,良种壮苗,奠定基础;第三,密度合理,优化结构;第四,科学施肥,维护地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R].南昌,2005.
[3]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林业发展总体规划[R].南昌,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