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11-14沈爱仙贾献荣
沈爱仙+++++贾献荣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未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前、出院时生活质量SAQ各项评分。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8.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与术前比较变化较显著,且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 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并发症;生活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0-0119-04
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多数患者对疾病及介入治疗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存在焦虑、恐惧及紧张等负性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而出现较多并发症,甚至影响手术的成功率[1]。而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及介入治疗知识的知晓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机体的早日康复[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3~82岁。学历:高中以下43例,高中及以上25例。其中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43例。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史、学历和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对症护理,对照组未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着重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一对一的教育形式,配合图片、健康教育手册、健康教育宣传栏、看录像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及治疗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教育 术前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采用多种教育指导方式全面、系统、详细地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其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术前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手术前晚清洁全身皮肤,手术日早晨更换手术衣裤,打好静脉留置针。术前2 d指导患者在床上卧位大小便。
1.2.2 术中教育 患者没有了家属的陪伴和同室病友的支持,面对导管室陌生的环境及各种仪器和医护人员常感到孤独、恐惧和紧张,因此,要求导管室护士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并提前告知患者术前应予以配合的项目。如应用心电监护和穿刺时对疼痛的耐受、体位的变换等,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2.3 术后教育 (1)基础教育:患者术后送ICU,要求绝对卧床休息48~72 h[3],保持术侧肢体平放,密切观察其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图等变化情况。拔鞘管后,穿刺点用砂袋压迫6~8 h,保持术肢伸直位,并在床上大小便。随时自我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红、肿、热、痛等异常,密切观察双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2)用药指导:嘱患者须在心脏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地增减和停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测。(3)并发症的护理:①血栓:若发现突然咳嗽、呼吸困难、咯血或胸痛时应积极配合抗凝和溶栓治疗。②尿潴留:鼓励患者至少每4小时排尿1次,充分饮水。指导各种诱导排尿方法,如让患者听流水声、下腹部按摩并热敷、温水冲洗会阴部等,必要时给予导尿术。③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患者发现应立即通知护士,护士判断出血情况,联系医生,并安慰患者和家属,以配合护理和治疗。④低血压:多由迷走神经反射所致[4],应加强病情观察,备齐抢救药品,如阿托品、多巴胺等及抢救器械与仪器,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1.2.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药物治疗,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嘱患者按医嘱服药;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压及血糖。血脂高者要控制血脂水平。同时合理饮食,食低钠、高钙、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等;注意休息,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门诊复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依据
(1)主要并发症:血肿、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低血压。(2)生活质量评定:采用冠心病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测量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5],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共19条目,满分100分,总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无一例出现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7.6%,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8.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比较变化较显著,且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性少、安全性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6]。但介入治疗过程中也常出现出血、血肿、血栓及尿潴留等各种并发症,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及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常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手术进行及患者疾病康复。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患者或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而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7]。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提高,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因此,我们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旨在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意识,提高健康教育和科学文化水平。本研究干预组着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通过采取语言教育为主,配合病例示范和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耐心向患者告知介入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及麻醉等内容及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术中主动介绍治疗中使用的仪器和诊疗设备,多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出现的自觉症状,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8,9]。术后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让其卧床休息,可听音乐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减轻术后不适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患者予以全面支持,如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保证手术的全面成功[10-13]。本研究表2、3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 vs 17.6%,P<0.05)。与莫静霞[14]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护理人员通过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专科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细致耐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明显减少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8-49.
[2] 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8.
[3] 张敬芳,王光浩.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85.
[4] 孟锡敏.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9-1070.
[5] 李子凤. 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27):123-124.
[6] 李雪峰,蔡伟英,黄红英,等.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117-118.
[7] 邓慧仪.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12, 13(2):99-100.
[8] 李美华,李帼英,侯彩平.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初探[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9):676-678.
[9] 吕云霞,蔺泉红.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1946-1947.
[10] 顾友红,张应芳.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193-194.
[11] 周艳丽,梁丽艳,马晓云,等. 系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35):8589-8590.
[12] 易巧云.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7-78.
[13] 张西民. 冠心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112-114.
[14] 莫静霞.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J]. 现代护理,2006,12(25):2432-2433.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无一例出现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7.6%,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8.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比较变化较显著,且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性少、安全性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6]。但介入治疗过程中也常出现出血、血肿、血栓及尿潴留等各种并发症,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及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常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手术进行及患者疾病康复。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患者或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而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7]。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提高,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因此,我们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旨在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意识,提高健康教育和科学文化水平。本研究干预组着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通过采取语言教育为主,配合病例示范和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耐心向患者告知介入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及麻醉等内容及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术中主动介绍治疗中使用的仪器和诊疗设备,多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出现的自觉症状,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8,9]。术后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让其卧床休息,可听音乐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减轻术后不适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患者予以全面支持,如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保证手术的全面成功[10-13]。本研究表2、3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 vs 17.6%,P<0.05)。与莫静霞[14]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护理人员通过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专科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细致耐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明显减少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8-49.
[2] 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8.
[3] 张敬芳,王光浩.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85.
[4] 孟锡敏.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9-1070.
[5] 李子凤. 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27):123-124.
[6] 李雪峰,蔡伟英,黄红英,等.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117-118.
[7] 邓慧仪.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12, 13(2):99-100.
[8] 李美华,李帼英,侯彩平.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初探[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9):676-678.
[9] 吕云霞,蔺泉红.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1946-1947.
[10] 顾友红,张应芳.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193-194.
[11] 周艳丽,梁丽艳,马晓云,等. 系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35):8589-8590.
[12] 易巧云.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7-78.
[13] 张西民. 冠心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112-114.
[14] 莫静霞.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J]. 现代护理,2006,12(25):2432-2433.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无一例出现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7.6%,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8.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3,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比较变化较显著,且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术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性少、安全性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人[6]。但介入治疗过程中也常出现出血、血肿、血栓及尿潴留等各种并发症,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及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常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手术进行及患者疾病康复。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患者或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工作中,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而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7]。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顺应性提高,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因此,我们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旨在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意识,提高健康教育和科学文化水平。本研究干预组着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通过采取语言教育为主,配合病例示范和健康教育小册子等形式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耐心向患者告知介入手术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及麻醉等内容及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术中主动介绍治疗中使用的仪器和诊疗设备,多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出现的自觉症状,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等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8,9]。术后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让其卧床休息,可听音乐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减轻术后不适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患者予以全面支持,如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保证手术的全面成功[10-13]。本研究表2、3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 vs 17.6%,P<0.05)。与莫静霞[14]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Q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度和疾病主观感受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说明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护理人员通过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专科护理技术、敏锐的观察力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细致耐心的健康教育干预,明显减少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谢海燕.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48-49.
[2] 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8.
[3] 张敬芳,王光浩. 冠心病的健康教育[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85.
[4] 孟锡敏.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1069-1070.
[5] 李子凤. 167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2,18(27):123-124.
[6] 李雪峰,蔡伟英,黄红英,等.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117-118.
[7] 邓慧仪.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12, 13(2):99-100.
[8] 李美华,李帼英,侯彩平.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初探[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12(9):676-678.
[9] 吕云霞,蔺泉红.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健康教育[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1946-1947.
[10] 顾友红,张应芳.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193-194.
[11] 周艳丽,梁丽艳,马晓云,等. 系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35):8589-8590.
[12] 易巧云.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7-78.
[13] 张西民. 冠心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112-114.
[14] 莫静霞.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J]. 现代护理,2006,12(25):2432-2433.
(收稿日期:2014-04-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