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气副词“偏偏”的语法化研究

2014-11-14刘宏帆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语法化语义

刘宏帆

摘 要:该文对语气副词“偏偏”的核心语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语料库的的搜集整理,分析了由动词、形容词“偏”逐步虚化为语气副词“偏”、“偏偏”的语法化路径。

关键词:偏偏 语义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09.4;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54-02

现代汉语的“偏偏”是一个语气副词,我们考察了几本词典的释义:《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虚词手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对“偏偏”的解释都是从语义入手,各家意见统一,均与《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大致相当,《八百词》对“偏偏”的解释如下:

①表示故意跟外来的要求或客观情况相反。

②表示事实跟主观想法(希望或期待的)恰好相反。

③表示范围,仅仅;只有。含有不满的口气。

丁雪妮(2004)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着手,运用认知语言学原理对“偏偏”进行分析。翁慰宝(1997)从翻译的角度入手,通过英汉对比,发现了“偏偏”的一些语义特点。杨霁楚(2007)分析了第三项语义,指出“只有”的意义并不来自于“偏偏”,我们也认为“偏偏”的基本语义应只有前两点。

范伟(2009)比较了“偏”和“偏偏”的情态类型和主观性的差异,指出“偏”的核心语义是[主观故意],“偏偏”的核心语义是[客观违愿],并分析了“偏偏”句比“偏”句的主观性更强。

其实无论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违愿],都是对在具体语境中表现出来的表层意义的解释,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这两条语义,完全可以合并为一条就是表示[偏离],可以是对主观预想的偏离,也可以是与对客观现实的偏离。这也是“偏”、“偏偏”最核心的语义,其他的所谓的“意外”、“相反”都是由这项语义派生出来的。

1 语气副词“偏偏”的语法化历程

要探究这项核心语义的来源还应该从“偏”说起,很明显“偏偏”是经由“偏”构词重叠产生的。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中检索出含“偏”的句子,发现“偏”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国语》、《左传》等历史典籍中,具体的例句如下:

(1)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今文尚书》)。

(2)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国语》)。

(3)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左传》)。

(4)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左传》)。

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中的“偏”可以做动词如例(1)、(2),可做名词如例(3)、(4),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词。从意义上看,例(1)、(2)的“偏”可以解释为“不正,偏向”(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例(3)、(4)的“偏”可以解释为“侧”。不论是“不正”还是“侧”,主要意项都是说“不居于中心”,是对一个已经预设的中心的偏离。由此可见,早期“偏”的核心语义就是[偏离]。

最早出现的“偏”作副词的例句出现于汉朝《史记》、《后汉书》等历史典籍中,请看:

(5)金在南曰牝牡,年谷熟,金在北,岁偏无。(《史记》)。

(6)朕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史记》)。

(7)帝以焉郭太后偏爱,特别恩宠,独得往来京师。(《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

(8)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是贼偏得以逸而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三国志》)。

此时的“偏”在句中还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尚不表示语气:例(5)可解释为“倾向于”;例(6)可解释为“侧,一边”;例(7)可以解释为“偏向,特别,不同一般”;例(8)按《古代汉语词典》可以理解为“最”,但似乎也有现代汉语中“偏偏”的影子了,这句话具体表现为一种对常态的“偏离”,而它的出现年代也更晚。

“偏偏”一词则最早出现于唐、五代的敦煌变文中,具体例句如下:

(9)偏偏摇动布金铃,七宝双双相送远,(《敦煌变文集新书》)。

这时的“偏偏”还只是为了配合音节整齐的韵律要求而在“偏”基础上重叠产生,与现代汉语的语气副词还有一定的距离。

到明朝时期,“偏偏”做语气副词的用例已出现不少。请看:

(10)一般也还是先年的铜货,偏偏的嫌生道冷起来,生意比往日十分少了九分。(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11)如单食果实,到还是小事,偏偏只拣花蕊啄伤。(抱翁老人《今古奇观》)。

发展到清朝,语气副词“偏偏”已经基本定型,成书于清朝的“偏偏”句已经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请看:

(12)我的怕作外官,太太是知道的,此番偏偏的走了这条路。(文康《儿女英雄传》)。

(13)偏偏儿的太太不知听了那里的谣言,活活儿的把个小命儿要了。(曹雪芹《红楼梦》)。

(14)外头和尚又来了,要那一万银子呢。太太着急,叫琏二爷和他讲去,偏偏琏二爷又不在家。(曹雪芹《红楼梦》)。

(15)齐巧这位先生偏偏要摆架子, 一定不肯马上就看,说是轮船上吹了风,又是一夜没有好生睡觉,总得等他养养神,歇息一 夜,到第二天再看。(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清朝年间的著作,年代稍早一些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的“偏偏”常以“的”为其语法标记,组成“偏偏的”,用于句首。但是随着“偏偏”的意义不断虚化,标记“的”消失,位置也开始变得不固定,如成书年代稍晚的例(15),“偏偏”位于主语之后。最终,发展成现代汉语中一个完全虚化的语气副词。“偏偏”逐渐脱落“的(地、得)”的过程可见(表1):endprint

由上表可知,从明朝至清中期都有“偏偏的(地、得)”用例,所占比重还均多于“偏偏”,语法标记“的”的存在比较稳固,尚未脱落,而到清晚期的作品,已几乎不见“偏偏的(地、得)”用例,标记“的”最终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

在语料库搜集的例句中,明清两代作品中“偏”义语气副词包括:“偏”、“偏偏”、“偏生”。双音节词“偏偏”、“偏生”显然是由单音节“偏”衍生而来。我们发现,成书年代最早的《金瓶梅》中并无双音节词“偏偏”与“偏生”的用例,只使用单音节的“偏”。而在明晚期的“三言”、“二拍”中均出现双音节词用例,在《醒世姻缘传》中达36.8%。双音节“偏”义语气副词的使用比例到清晚期达到最高,甚至超过单音节“偏”的使用比例,在《官场现形记》中达77.1%,至现当代白话作品中又回落,单音节“偏”使用比例仍占优。请看下表(本表只统计用作语气副词的“偏(偏)”和“偏生”,用作动词、形容词的“偏(偏)”不计入统计。)

从(表2)还可以看出,双音节“偏”义语气副词“偏生”的使用比例曾经与“偏偏”平分秋色,在《红楼梦》中甚至超过“偏偏”。但到了清末期,在双音节使用比例比单音节占优的情况下,“偏生”使用比例却已极低,而在现当代白话作品中几乎绝迹。

2 余论

本文对语气副词“偏偏”的语法化历程进行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并对“偏偏”的核心语义进行了分析。在语法化过程中,作为语法标记的“的(地、得)”逐渐脱落,到现当代作品中几乎完全消失。我们在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一共只检索到5句“偏偏的”,而“偏偏”句为2869句。另外,在“偏”义语气副词语法化过程中曾经存在的双音节词“偏生”则几乎完全被“偏偏”取代。在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一共只检索到32例(其中15例出自金庸作品),在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偏生”的使用更多是为了模仿明清白话文特色或为了突显个人语言风格。

参考文献

[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1993.

[2]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商务印书馆,1982.

[3] 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7.

[4] 丁雪妮.“偏偏”的功能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5] 范伟.“偏”和“偏偏”的情态类型及主观性差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 侯学超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景士俊主编.现代汉语虚词[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8] 李晓琪主编.现代汉语虚词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10] 翁慰宝.从“反而”、“偏偏”看语义理解对翻译的重要性[J].上海科技翻译,1997(2).

[11] 杨霁楚.语气副词“偏偏”的主观语义及相关句式考察[M].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7.

[12]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法化语义
语言与语义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修辞的基础——语义和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