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促进作用
2014-11-14魏亮
魏亮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推动器,有尊技重职的示范功能。通过对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竞赛内容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正确认识技能大赛引领和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技术创新和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技能大赛;人才培养;课程改革;职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10—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高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参加由国家、省级、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检验专业教学水平、实践综合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职业技能大赛的举行,对引导职业教育市场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对“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实践,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对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
1技能大赛客观反映出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不足
1.1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性不强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走在产业行业发展的前面,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学生高职三年学习的指挥棒,作为顶层设计,提前为学生规划好三年的职业方向,并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纵观职业技能大赛,每一个赛项都与具体的专业紧密结合,每一赛项的竞赛内容设计都源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是企业岗位急需的人才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工作能力。所以赛项的设置、竞赛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中行业企业的需求热点,目的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也是每年都有企业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现场与学生签约的主要原因。我们人才培养无法走在产业发展的前面,也必须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以行业企业需求开设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我们前期对市场需求、对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岗位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详细的调研,充分的论证,以结果为导向逆推提炼出知识和技能点,制定科学的顶层设计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体现岗位的内涵,又体现出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前瞻性。
1.2学生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技能大赛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的综合技能进行考核。而我们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会对该门课程中的核心技能逐一讲解并强化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单一技能或该门课程的若干个核心技能,但通常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会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技能点。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是系统化的连续体,由不同的工作任务或技能点串联起来,我们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在我们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开展不深入,训练不系统,另外一方面我们教师没有丰富的企业职业岗位从业经历,整体把控、综合运用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1.3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待加强,团队成员的搭配有待优化
职业技能大赛的大部分赛项鼓励团队参赛,首先团队合作意识是我们学生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之一,其次在竞赛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讨论、协商可以根据各自所长明确分工,提高效率,通过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互相商讨、互相查漏补缺来缓解赛场压力,完成竞赛内容,实现“1+1>2”的赛学相长的效果。技术能力较强的不能作为我们参赛团队成员的唯一选择,团队成员中不仅要有能解决技术问题的先锋,还要具有技术能力且表达、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将才,更需要有一定领导能力、整合管理、纠错归纳能力的帅才,各司其职、扬长避短,默契配合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2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
2.1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作用,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视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大赛正是促进这种转变的助推器,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通常都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迫切的专业,从职业技能竞赛中可以看到市场需求变化。我们要认真研究技能大赛赛项设置的背景,通过赛项分析、行业市场需求的充分调研,准确定位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课程改革。学院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将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和内容、岗位职业素质等逐渐融入对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提炼、转化、创新教学内容,通过项目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
2.2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同受益
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对象是学生,其实也是教师。学生的能力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技能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教学质量。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我们专业教师一定要由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教什么好、怎么教好”,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都要围绕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展开。另一方面我们专业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除了平时关注行业、市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外,还要落实好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专业动手能力培训等活动,由局外的“观察者”转化为业内“应用者”,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多讲点“干货”,学生学点真本事,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受益。
作者简介:
蒋小鹃(1963-),女,讲师, 从事财会教学22年。
2.3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成立专业兴趣工作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很多高职院校已将积极参加国家、省级、行业协会等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学校可充分调动资源,创造条件,成立专业兴趣工作室,根据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提前做好准备。从学生刚入校开始提前选拔培养,把对专业非常感兴趣或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同学通过笔试、面试挑选出来成立专业兴趣工作室,以兴趣工作室为基础成立学生社团、协会等常规学生组织,指派专业教师辅导,做好学习计划和活动方案,划拨专项经费支持,指定单独的教室、实训室作为活动场地,做好人员梯队可持续性发展规划。引导并激发兴趣工作室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增强技能竞赛意识。在实训室或校外基地通过大量项目实践,通过自主学习、研讨式学习、项目驱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一方面促进“爱学习、强技能”学风建设,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为职业技能竞赛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缩短了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在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了专业对口就业率,顺应了经济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2.4探索成立“技能名师工作室”,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尝试对有一定基础、重点发展的专业进行试点,选聘事业心强、动手能力强,有竞赛培训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学校的“技能名师”,并成立“技能名师工作室”,学校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这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头顶的荣誉而是肩负的责任。技能名师不仅要直接参与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通过“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院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工作思路和建设性意见,还要创造性提升专业社会服务功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专业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加强合作,相互促进。我们的专业教师要关注行业企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企业的岗前、职后的咨询、培训工作,参与企业科研、技术开发、转化、推广服务等工作,在实现专业教师社会价值的同时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职业技能大赛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充分展示了职业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成果。职业技能大赛是评价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引领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促进作用,努力完善职业技能大赛“政、校、行、企”的联动机制,教师“授人以渔”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方法,直接培养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中,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职教老师、职教学生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林嘉华.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赤峰学院学报,2012,(33).
[2]李昭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