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2014-11-14朱福成苗连琦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风生涯目标

项 楠,朱福成,苗连琦

(1.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泗洪县科学技术局,江苏泗洪 223900)

0 引言

为优化高校优良学风,切实提升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提出了诸如严肃课堂纪律、加强班风建设、狠抓考研工作、以教风促学风、改善校园环境等等通过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风建设的诸多举措,但收效甚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风建设实效性的问题。究其原因,这些探索和举措的出发点是通过改善外在环境、外在原因和客观因素来优化学风,存在着表面性、形式化的问题,因此,只有找到学风建设的内在原因,才能彻底解决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问题。本文旨在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探究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1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 目前高校学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风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实现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素养的必然要求,尽管通过长期的努力,各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诸如: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持续性,表现为学习有浮躁之气,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表现为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跟风考证、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视野狭窄,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教材的学习,不够重视专业技能、实践创新的学习,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不足等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深究其中的3大主要原因: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即“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的问题,这些均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个人的原因。当然,学风建设是系统工程,除了内在主观的个体原因之外,学校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也是它的外在原因。

学风建设是内在和外在的结合,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融合,其中内在因素是根本,是关键。虽然多年来,各高校对学风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但是这些传统的学风建设多是以开展活动、树立榜样等教育管理的方式进行监督,注重于以外在力量和形式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通过内在主体进行由内而外的根本改观。因此,效果寥寥,虽有一定成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问题。

而要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问题,就要着力解决“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的问题,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解决学风建设的问题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1.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契合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职业环境,确定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规划和行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它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对自我和社会、职业的探索与分析,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生涯目标,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有诸多契合之处: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就有了目的性,就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问题,学生会自觉围绕着职业生涯目标所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学习,这就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什么”的问题。

学习目标的确定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定了目标后,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生涯目标的实现内置于个体中,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其产生强劲的学习动力,这种动力无形中约束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这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何学”的问题。

学习目标的确定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明确的生涯目标,学生就会围绕着目标所需的个人能力和素养,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自身素养和能力的进步与提升,以满足于生涯目标,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视野,创新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以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吸纳新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增强职业竞争力。

同时,通过职业目标的分解,学生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中可以寻求个人满足,激励个体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实现其学习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这就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目的是以人为本,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与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这又为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提供了可能。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这就为学风建设奠定了基础;职业生涯的远期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学习,这就使得学生长期保持一种学习状态,为学风建设提供保障;并且,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规划提供依据,使得学生能够长期认真学习,这就实现了学风建设的长效性。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检验学习效果、创新学习方法以及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学风建设会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但是外在的约束或激励可收一时之功,只有真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动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真正发挥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真正建设优良学风,而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激发出学生作为主体的内在积极性,从而约束自我的学习行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并且应当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操作性探索

2.1 树立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在学生入学之初,就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目标,并指导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为导向进行学业规划,引导监督学生认真实施执行自己的学业规划。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局限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不能停留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完成上,它应贯穿大学始终,因此要延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要将大学4年都视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的时期,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实时跟踪,动态更新,及时指导,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自身的成长变化,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涯目标,及时制定、更新已有的生涯规划,让学生时刻不放松,始终有目标,这样就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状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因此要全员参与,多管齐下,生涯规划课任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都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做好跟踪服务。此外,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涯目标进行分类教育和培养。

2.2 进行分阶段、分类型地教育和培养

2.2.1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有职业生涯目标,并以此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大一年级时就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请专业老师向学生系统介绍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尽早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要求,明确社会和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以此进行科学的学业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大二年级时就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实施自己的学业规划,全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积极拓展知识面,勇于参加实践学习,培养综合素质。

大三年级学生通过2年的学习和实践,对自身的兴趣、特点、职业倾向以及社会需求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依据生涯目标的要求,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以及自身条件和生涯目标的差距,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扎实专业基础,加强实践学习和职业体验,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大四年级是学生全面检验自己学习效果及自身能力的时候,这时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辅修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评价,并根据社会需求,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为学生讲授就业政策,提供就业信息,教授学生简历制作、面试问答、社交礼仪等求职技巧,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2.2.2 根据不同的生涯目标开展不同的学风建设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和培养

从广泛的意义上,学生的生涯目标大致可以分为3类:升学、就业和创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目标需求不同,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和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的时候,要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目标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

准备升学深造的学生,要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开展有助于提升他们科研创新能力的学风建设活动,并为其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请相关的专业课教师给予指导,引导他们进行精深化的学习。准备就业的学生,围绕他们职业目标所需求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要着力指导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进行能力锻炼,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准备创业的学生,要及早为他们介绍相关的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指导他们学习创业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创业理念,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校园创业实践,促使他们积累创业经验,并做好引导和帮扶工作。

2.3 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实践技能锻炼

依据学生的生涯目标,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类型地教育和指导,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相应的学风建设活动,为学生实现生涯目标,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提供保障和条件。而高校学风建设就是要为学生搭建和提供这样的平台。

2.3.1 专业竞赛活动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活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工科学生为例,可以举办工业设计大赛、CAD技能大赛、电子工程师大赛等专业性的竞赛活动,或举办综合性的简历制作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2.3.2 职业技能培训

围绕学生的生涯目标,适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秘书培训班、创业培训班、职业道德培训班等多种培训活动。此举既可以是专业学习的深化和拓展,也可以是专业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3.3 学长经验交流

根据不同的生涯目标,通过邀请升学、就业或创业的优秀学长、校友或其他成功人士等,为学生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会,为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平台,使学生通过分享不同学长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早一步认知职业和社会,并为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供依据和参照。

2.3.4 实习实训实践

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积极拓展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观见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尽早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能够尽早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能够及时进行生涯规划的调整,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同时也是促进他们能力提升的直接方式和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而且会自觉地把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手段和平台,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因为以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可以操作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使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从而促进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通过学风建设提供的一些平台,学生们不仅有了检验学习效果、锻炼职业能力的途径,也有了切实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平台,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就业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和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1]候志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北一,杨胜宝.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31-133.

[3]郝艳萍.论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学风建设及两者的互动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9-221.

[4]崔艳艳,赵小霞.以职业生涯规划引领高职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36-38.

猜你喜欢

学风生涯目标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