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分析与对策

2014-11-14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李佐纳孙家庆徐奇靳志宏

世界海运 2014年6期
关键词:牵引车陆海场站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李佐纳 孙家庆 徐奇 靳志宏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进入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交汇、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为服务好“两个百年目标”,更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交通运输部党组根据现阶段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提出要推进由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构成的“四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其中综合交通在“四个交通”中居核心地位,是提高运输网络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的重要方式。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节约的重要方式[1]。多式联运作为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也是推动综合运输发展的有效手段。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是多式联运中的一种高效的新型运输方式,是现阶段中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当代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中国运输业发展的新模式。

一、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分析

甩挂运输是指在道路运输环节,牵引车按照预定的运输计划带挂车运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挂上预先准备好的挂车继续作业的运输组织方式。滚装运输是指使用“滚装船”连车带货一起装运的一种水路运输方式。而由滚装运输和甩挂运输两种高效的运输方式结合形成的货滚甩挂运输是指:牵引车带装有货物的挂车上船,将挂车甩下后,牵引车下船,装货物的挂车系固捆扎在船舱内,船舶到达目的港口后,再由牵引车带挂车下船,运送至目的地。

目前,在欧洲一些滚装航线上已经存在滚装甩挂运作模式,即以一家大型的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经营主体,充分整合滚装运输市场的现有物流资源,包括货物集散中心、货运站、社会车辆等,通过与船公司和货主的密切合作,在滚装港口两端建立滚装物流中心,以货源信息共享为前提,利用标准化车辆和专业的甩挂装卸技术进行陆路运输,根据货源地的地理分布采用HUB理论进行滚装物流中心和腹地货物集散中心的陆上运输对接,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区域性全程物流服务[2]。基于HUB理论的滚装甩挂运输模式的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HUB理论的货滚甩挂运作模式图

基于HUB理论的货滚甩挂运作模式是一种网络型的甩挂运作模式,可能会因货源的不平衡而造成甩挂运输车辆的利用率和车辆的载重率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甩挂运输的优势。为了带来更高效、更优质的运输服务,本文设计了港区内运作模式和港口到港口腹地客户点的双重甩挂运作模式。实施双重甩挂运输,牵引车带挂车可重挂离开重挂返回,充分利用了车辆资源,提高了挂车的利用率,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3]。

货滚甩挂运输主要是依托于港口和腹地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在港区内、港口和港口腹地之间开展甩挂运输作业。港区内运作模式是指:对进口货物(包括外贸进口货物和内贸进口货物),当船舶停靠滚装码头后,牵引车直接开到滚装船货舱内,挂上重挂(装有货物的挂车)后返回港口内堆场进行甩挂卸货。对出口货物(包括外贸出口货物和内贸出口货物),牵引车挂上预先准备好的重挂后,直接开到滚装船货舱内,停妥甩挂卸货后再返回港口内堆场。

港口和港口腹地客户点的双重甩挂运作模式是指:带进口重箱(指装有外贸进口货物或内贸进口货物的集装箱)的挂车,用牵引车从港口运送至进口客户点甩挂卸货后,没有下一运输任务的牵引车再挂上空挂(指带空箱的挂车)回到道路甩挂运输场站,有下一运输任务的牵引车再挂上空挂运输到下一客户点;而出口重箱(指装有外贸出口货物或内贸出口货物的集装箱)则由牵引车从甩挂运输场站或上一运输节点处挂上空挂运输到出口客户点后,牵引车再挂上预先准备好的重挂回到港口堆场。这种运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车辆资源,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货滚甩挂运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港口到港口腹地的双重甩挂运作模式

货滚甩挂运输虽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是开展货滚甩挂运输时要对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在实施之前需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首先,需要一个货主、车主、船公司、港口、货运场站都可以进行信息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才能保证货源的平衡,从而便于车辆运输计划的制定、船期的安排以及运输的安全性等。其次,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发挥甩挂运输优势、提高船舶的转载率等,需建立标准化的车辆管理制度。最后,完善货滚甩挂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网络节点的建设、加强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等是发展滚装甩挂运输的基础。

二、加快推进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的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国家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课题,对于促进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发展“综合交通”的战略突破口

开展陆海联运货滚甩挂运输是现阶段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探索陆海联运和甩挂运输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的创新之举。该模式继承了甩挂运输和滚装运输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高效率、低成本的区域性全程物流服务,具有其他综合运输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

2.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发展“绿色交通”的有效举措

该模式能够大大缓解环渤海湾地区的公路铁路运输压力,为提高运输效率、减少高速公路拥堵、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概率做出重大贡献,而且有望发展成为中国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最大单体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4],进而有效实现“绿色交通”。

3.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实现“平安交通”的有力保障

该模式使用标准化车型,便于挂车在船上绑扎固定和在堆场的堆放,在运输过程中采用了厢式车,避免了货物风吹雨淋等自然损害,减少了货损货差,从而提高了货物在整个货运过程中的安全水平[5],充分体现了“平安交通”。

4.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建设“智慧交通”的着力体现

该模式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基于“四流合一”的陆海货滚甩挂运输管理体系,以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可最大程度地将智慧交通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该模式的生产实践之中。

5.陆海货滚甩挂运输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该模式有助于奠定环渤海湾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几大经济区之间的流通活动构建低成本、节能、顺畅的物流新通道,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三、加快推进陆海货滚甩挂运输的对策建议

1.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加大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

目前,在政策上有两个因素对开展货滚甩挂运输造成不利。首先,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货滚甩挂运输是新型行业,企业开展这种行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政府对其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降低了企业开展货滚甩挂运输的积极性。其次,主要体现在对挂车的检验和交强险的投保方式方面等。例如,在美国,牵引车每年都必须年检并交纳3000美元的注册费;而挂车只需要在第一次挂牌照时交纳20美元,此后便不再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挂车不需交纳交强险。而中国目前的政策只是减少挂车检验次数,而对挂车的年检时间、注册等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是限制甩挂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体上来说,中国应该逐步建立以牵引车为管理约束主体的制度,具体来说应该逐渐向“取消挂车检验”、“免除交通事故中挂车赔偿责任”的方向发展。在目前过渡时期的“由牵引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牵引车方和挂车方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已经体现了改革的进步性,但并不完善。如何增强“减少挂车检验次数”的可操作性,仍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出台一些过渡性政策,如“挂车3年年检一次”、“简化挂车异地年检手续”、“由挂车停靠站场负责年检”等[6]。只有货滚甩挂运输能享受到类似集装箱或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才能够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节点规划

甩挂运输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干线、货运站场、港口等。发展甩挂运输与道路建设基本无关,重点在于选择具备较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等级公路作为道路干线来构建甩挂运输网络。选择甩挂运输站场,第一,要求加快货运场站分级与标准化建设,达到符合实施甩挂运输车辆的标准。第二,选择布局在高速公路与一级城市交汇处的大型运输场站或物流园区作为甩挂运输一级场站。第三,以一级城市一级站场为节点辐射周边二级城市二级站场,构成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建设货运场站时,一级城市不一定是省会城市,而是拥有一级场站的城市,应该是大型的货物集散中心。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合适的现有一级货运站场按甩挂运输要求进行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现有的或正在建设的大型物流园区,新建必要的一级货运站场。

3.建设智能化物流信息平台,推动物流资源整合

为使物流信息更加通畅,需要建设一个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台,服务于港口、货主、船方、货运场站、车主,有效协调各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以解决船公司实载率不高,货源、运输车辆信息匮乏或不平衡,滚装船期无法确定,货物等待装船时间长,以及货物配车难等问题。可吸引更多货物通过货滚甩挂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为货滚甩挂运输市场提供强大的信息及资源支持。

为吸引各类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船公司、港口、货运站、车主的加入,早日实现信息共享,应在信息平台上开发物流信息发布、网上交易、网上售票、在线订票、电子结算等功能,便于货主对运价的查询和运输的申请,方便货运站对车辆的调度,有利于船公司对船期的安排等事宜。也可以建立会员制度,让会员享受运费优惠、优先运输、预留车位和仓位等服务,吸引一些重点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船公司加入,吸引更多货源以进一步扩大货滚甩挂运输规模[7]。同时,可吸引银行、保险、移动通讯等金融、通讯服务商加入,有效整合信息流、资金流、货流等各种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可以跟踪货物、车辆、船舶动态,全面掌握货物流通过程的动向[8],提高了运输服务水平。

4.调整甩挂运输车辆管理制度,使车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要规范运输车辆的标准车型、制定车辆管理规范。首先,可增加船舶的装载率,便于对船舱的挂车进行绑扎固定,有利于货物的安全运输和船公司配载图的制作;其次,由于甩挂运输中牵引车、挂车分离的特殊性,为便于运输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应使牵引车、挂车在各运输场站都可以相互匹配进行运输,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最后,规范化的车辆管理有利于车辆资源的整合,便于制定运输方案。

5.积极寻找货源,确保集货顺利

为了解决货源不平衡,便于对甩挂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滚装运输船期的安排,应积极寻找潜在的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客户,分析这些客户的生产销售网络与运输需求,结合滚装甩挂运输物流的优势和运作模式,为客户们制定适合他们的物流一体化方案或给予一定的运价优惠政策,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自身问题,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从而发展更多的潜在客户来保证集货的顺利。

6.组建物流联盟,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由于甩挂运输中牵引车、挂车分离的特殊性,会导致牵引车和挂车经营主体分离,从而影响运输安全。为解决货滚甩挂运输中运输衔接问题,应建立以车辆运输企业为代表的陆运企业的物流联盟和以港口、船公司为代表的航运企业物流联盟。物流联盟可以制定发展战略、制定运输规范等。例如,实现同一挂车可以与不同运输企业的牵引车相互配合进行运输,规定运输车辆所属企业对车辆技术状况全权负责,从而保障运输安全。

定期对甩挂运输人员进行专业的装卸、车辆操作培训,对港口安检人员加强危险品知识的培训和责任心教育,对在港区内进行滚装甩挂运输装卸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船员进行挂车在滚装船内的堆放、绑扎、运输安全等方面的培训[9],这样才能保证货物的安全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同时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1]向爱兵.新时期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及特征[J].综合运输,2011(1): 24-26.

[2]于涛.拒绝或拖延承保挂车交强险以后有办法了[EB/OL].中国物流企业网物流资讯.2010-03-05.

[3]陈大慧,方奕.集装箱双重甩挂运输模式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4):22-23.

[4]薛亮,马健霄,余伟.甩挂运输具体应用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10):203-205.

[5]李亚茹.提高道路运输的有效途径——甩挂运输[J].公路交通科技,2004.24 (4):119-122.

[6]陈昊,杨璐,李江,等.甩挂运输的发展现状、综合评价与保障措施[J].公路与汽运,2014(1):88-92.

[7]孙绍伟.渤海湾客滚运输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12-13.

[8]赵亚冰.烟大滚装运输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10-11.

[9]刘涛.渤海湾客滚运输的安全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32(2):119-122.

猜你喜欢

牵引车陆海场站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陆海之纵
场站架空管道点蚀组合检测技术及应用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降低铁水罐牵引车故障影响时间的研究与应用
某重型牵引车传动系匹配分析
对天然气场站工艺管道安装技术的探讨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