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林业局管造并举
2014-11-14普洱市卫国林业局
□普洱市卫国林业局
卫国林业局经营区
普洱市卫国林业局始建于1969年,是全国138户重点森工企业之一,云南省林产加工龙头企业,企业经营区面积94万亩,现有职工1569人。建局42年来,始终坚持做好经营区内的营林造林工作,做到了当年采伐当年更新,经营区森林覆盖率达97.5%,活立木蓄积量640万立方米,实现了山川秀美、绿树长青、天地人和、科学发展。
加强管护措施,筑牢生态建设体系。在生态建设中,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强化以保障为核心的管护体系建设。一是机构人员保障。面对涉及3个县区、22个乡镇的585.4万亩森林管护面积,撤销了5个采伐林场,组建了3个管护林场,成立了35个管护所,精减近一半的机关管理人员,公开招考选派综合素质较好的职工充实到管护队伍。二是制度保障。建立管护工作责任制度、管护工作考核制度、管护经费管理制度。把管护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区天保办、管护所、管护人员,形成了县区天保办组织、乡镇落实、村社实施,局天保办监督检查验收的二级合同三级管理模式,保证天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社会层面保障。坚持将职工管护与天保区驻地村民管护相结合,定面积、定责任、定报酬,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实现天保区管护全覆盖,做到巡山日记清楚完整,事事有资料和档案可查。
加强质量管理,强化生态建设责任。在生态建设公益林建设中,工程项目实行责任人目标管理,并实行卫国林业局天保办与县区天保办两级管理验收的办法,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一是两级管理。选定的施工单位由卫国林业局天保办和县区天保办共同把关,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书,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公开性,使项目资金能如实投放到工程施工作业中。二是两级验收。项目实施过程由县区天保办进行日常管理,卫国林业局天保办进行质量跟踪检查。每道工序完工后,均要经过卫国林业局天保办与县区天保办共同验收,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到施工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保证项目建设达到规定标准。经检测,卫国林业局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高于90%,三年保存率超过85%。
落实具体工作,打好生态建设基础。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速生丰产林建设是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企业累计发生森林火灾4起,全部为一般森林火灾,远低于市政府下达的共20起的林火控制指标;总过火面积131亩,无受害森林面积;实现了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森林受害率和火灾次数均远低于市政府下达指标的好成绩。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近五年累计投入35万元,防治松毛虫面积44600亩,每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均控制在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同时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基本成型,防控水平有了较大提升。随着企业林产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发展与原料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卫国林业局依托资源优势,在做好人工商品林采伐的基础上,下气力、投资金,在迹地造林上务实着力。共完成迹地更新4.2万亩(其中思茅松2.1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2.1万亩),迹地更新率100%,平均更新成活率92%。
坚持工农共建,形成生态建设合力。卫国林业局把管护区驻地农民群众的支持,作为实施生态建设最需要的持久动力。既积极拉近与农民群众感情距离,又着力关注农民群众的薪柴需要等实际,实现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来,卫国林业局已投入自有资金178.7万元,帮助地方政府及驻地农村实施了一批路桥、学校、卫生院、养老院、村寨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驻地农户发展沼气池建设,减少薪柴资源消耗。2008年以来,已投入16万元资金支持群众建成沼气池533口。此外还积极吸纳驻地农民群众参与企业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护林防火、林产加工等工作,拓宽驻地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
卫国林业局几年来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整个天保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71.1%提高到73.5%,荒山荒地面积减少15万亩,森林质量逐年提高,生态明显改善。2013年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