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记小说的叙事聚焦——以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为例

2014-11-14孙晓青

山花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史蒂夫传记乔布斯

孙晓青

传记叙事就是传记作者把传主及其有关的信息用文字提供给读者,这些信息的核心是一连串的事件,在传记中被组成“故事”。[1]叙什么样的事以及怎样叙事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传记并非如流水账一般记录传主生平中的大小事,而是记录那些足以引起传主的生活发生改变的事件,以及足以揭示传主性格的事件。传记作家必须经过调查取证、思考分析,然后才能从众多事件中辨别并挑选出这些重要事件进行叙述。为乔布斯写传记的不只艾萨克森一人,王永刚和周虹[2]以及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3]都曾为乔布斯立传。他们各自选取了不尽相同的素材,叙述了乔布斯生活中的不同侧面,因此呈现出了形形色色的乔布斯。这些都是叙事中展现的乔布斯,而无一是历史上的真实的乔布斯。传记小说属于非虚构文学,对真实性的追求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文学色彩。没有文学性的传记只能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列表,简单枯燥,且毫无感染力,也绝对不可能畅销。传记小说的文学性体现在传记作者如何叙事,如何发挥创造性,运用小说的叙事手法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渲染,生动地再现传主的人生。

本文选取了2011年由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出版发行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进行分析,原因如下。第一,这是一本史上销量最大的传记小说。该书的中文、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译本在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市,并长时间位居亚马逊全球各站点的排行榜榜首,打破所有传记销售的历史记录[4]。第二,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当代最富影响力的传记作家。除此书之外,他还著有《基辛格传》、《富兰克林传》和《爱因斯坦传》等一系列热销传记[5],其叙事艺术颇具魅力,值得探究。第三,由于该书出版时间较短,学界还未对其做出深入的学术研究,笔者以“史蒂夫·乔布斯传”作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对于该书叙事所做的研究尚属空白。

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中,叙事聚焦(又称叙事视角和视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体现在由谁来讲故事。大量的鉴赏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故事常常会因讲故事的方式不同而变得面目全非。[6]叙事聚焦通常分为三种模式:全聚焦式、内聚焦式和外聚焦式。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艾萨克森超越了传统的使用单一叙事聚焦模式,巧妙地采用了多元聚焦模式,成功地再现了传主的传奇人生,也使得小说本身成为热销书的传奇。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叙事聚焦模式来揭示其传奇的魅力。

内聚焦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内聚焦式又称“人物视点式”。在这类模式中,叙述者借着某个人物的意识和感官在视、听、感。[6]《史蒂夫·乔布斯传》虽然讲述的是乔布斯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绝大多数来自他人之口。乔布斯认为艾萨克森是一个很擅长让别人开口说话的人,这正是乔布斯唯一授权艾萨克森为其立传的原因。[7]艾萨克森利用两年的时间,不仅仅与乔布斯进行了四十多次面谈,还采访了与乔布斯相关的一百多人,这其中有他的家人、朋友、老师、同事,还有他的前女友、竞争对手、以及被乔布斯炒过鱿鱼的雇员等一批被他伤害过、遗弃过、激怒过的人。他们是乔布斯人生中的重要见证人,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叙述,使乔布斯得到多层次、多侧面地透视,呈现出立体化人物效果。

在任何传记小说中,对传主性格的揭示必不可少。艾萨克森通过采访乔布斯及其身边的人,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乔布斯善变、易怒、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乔布斯的同事特里布尔称“乔布斯就像高压交流电一样善变,他告诉你某样东西是糟糕的或者绝妙的,并不代表他明天还会这么想”。亚瑟罗克称乔布斯“像个任性的小孩儿”。奥尔康说:“乔布斯会侮辱任何一个算不上一流队员的人。”他甚至大肆批判微软巨头盖茨“没有品位,一点都没有”,并攻击说微软制造的“只是三流产品”。乔布斯的婚前女友莱德斯发现乔布斯完全符合“自恋人格障碍”特征,莱德斯认识到“期待他更友善或别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就像期待一个盲人可以看见世界一样”。通过这些可靠的当事人毫不掩饰的讲述,艾萨克森让乔布斯走下了商业领袖的神坛,让读者看到了映射在这些叙述者心理屏幕上的乔布斯。这种体验化的透视为读者了解乔布斯的性格提供了最佳的窗口,使传记小说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大大加强。

当然,内聚焦叙事也存在局限性。由于叙事视点来自于某个人物,而这个人物在作品中不可能全知全能,他的感知和意识必定受到其身份、地位和经历等各方面的局限,无法超越。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这种局限性也不可避免。比如在第四章,乔布斯从雅达利公司得到一个游戏设计项目,在设计中“如果使用的芯片数目少于50个,那么每少用一个,就会有一笔奖金”。乔布斯邀请沃兹帮忙,并提出两人平分收入。沃兹巧妙地用45块芯片完成了设计。事后,乔布斯给了沃兹基本酬金的一半,而对节省5枚芯片得到的奖金是否平分却存在不同版本的描述。沃兹是在十年后才得知有奖金一事的,他回忆道:“他明明收到了那笔奖金却告诉我他没有拿到。”这个故事被报道出来后,乔布斯却矢口否认:“我拿到的钱,分了一半给他。”到底事实的真相如何?是谁的记忆出现了混乱?还是谁在扭曲事实?读者不得而知。没有人能够还原历史,艾萨克森把叙事的局限性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貌似给传记故事留下了一些盲区,实际上使作品的虚构性降低,真实感提升,并同时给读者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全聚焦掌控宏观的故事脉络

全聚焦式又称“上帝式”。在这类聚焦模式中,叙述者无固定视角,可以做全知叙述。叙述者既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全貌,也可以看到在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既可以对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如指掌,也可以自由地进入人物的内心,透视人物的意识或潜意识。[8]

《史蒂夫·乔布斯传》一书共630页,始于乔布斯出生,他遭生父母遗弃,被养父母收养;在学校里酷爱恶作剧,屡遭警告;青春叛逆,迷恋禅宗和迷幻药;二十一岁时在自家车库创办苹果公司;之后,几经沉浮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最终因患胰腺癌,在五十六岁时英年早逝。他一生的经历跌宕起伏、精彩刺激。《史蒂夫·乔布斯传》在本质上是艾萨克森对乔布斯一生所做的一种把握,当他截取乔布斯的生活片段并在一个限定的时空结构中予以表现时,实际上,他已经对这些现象有了总体的态度和全方位的认识。正如艾萨克森在此书前言中所述:“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的书,关于他过山车一般的人生,关于他炽热强烈的个性。” 基于艾萨克森的宏观把握,他构建起了《史蒂夫·乔布斯传》这部庞大的建筑,使针对一百人的无序采访片段成为有鲜明主题的故事佐证,使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线索得到了有序的理性表现。

在《史蒂夫·乔布斯传》第十七章,讲到乔布斯被逐出苹果董事会后失意落魄,“乔布斯只见自己的女友蒂娜·莱德斯。鲍勃·迪伦的磁带连续放了好几个小时不停,尤其是《时代在变》……歌词的结尾很棒:“此刻的失败者终将胜利……”这里的叙述者像上帝一样观察着一切,解释着一切,甚至还巧妙地抓住了歌词的结尾,预示着后续的故事情节:此刻失败的乔布斯会重返苹果公司,终将胜利。

艾萨克森采用全聚焦模式使复杂的枝蔓得以梳理,庞杂的人物关系得以聚焦,让读者能够轻松明了地领略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

外聚焦呈现逼真的历史场景

外聚焦式是叙述者从外部呈现人物和场景。[8]叙述者对故事的掌握度最低,叙述者所了解的情况少于剧中人物,如同局外人与旁观者。[6]

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艾萨克森采用摄像机的模式,记录了乔布斯因为健康原因退出苹果董事会后回到家的情景。“到家时,鲍威尔(乔布斯的妻子)正在后院的蜂房采集蜂蜜,伊芙(乔的女儿)在帮她。她们脱掉防护服,把蜂蜜罐拿到厨房,里德(乔的儿子)和艾琳(乔的另一女儿)也都在那儿……乔布斯尝了一勺蜂蜜,夸赞说无比甜美”。叙述者完全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只是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同样,在苹果公司一系列产品发布会上,比如麦金塔发布会、 NeXT全球首发式、iMac发布会、iPhone发布会、iPad发布会,乔布斯一贯地 、疯狂地努力策划,并激励媒体进行爆炸式宣传。乔布斯被冠以“产品发布大师”的称号。对于这些充满奇思妙想和神秘感的产品发布会,艾萨克森采用了白描式的外聚焦叙事模式,做了最为简单的描述:“背景是黑色的,桌子上罩着一块黑布,黑色遮布披在电脑上,旁边摆着一瓶简约的花束……”叙述中未做任何评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客观性,同时这种充满留白的叙事模式对读者的带入感也最强,能够激发读者积极投入,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去填补空白,从而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结 语

对以上三种叙事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聚焦模式都各有所长。在《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艾萨克森巧妙自然地运用多种叙事聚焦模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位极具创新精神、自我到极致、激情到疯狂的商业领袖乔布斯,以及无助流泪的、坠入爱河的平凡如你我的乔布斯。艾萨克森克服了机械单一聚焦模式的局限,采用弹性的多元聚焦模式,使得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故事情节得到了有序的发展,为此书成为一部如此深受读者喜爱的传记小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值得其他传记作者借鉴。

[1]林莉.《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11,(2).

[2]王永刚,周虹.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杰弗里·扬,威廉·西蒙.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M].中信出版社,2010.

[4]wikipedia. Steve Jobs [D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eve_Jobs_(book)

[5]wikipedia. Walter Isaacson [DB/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lter_Isaacson

[6]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7]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管延圻,魏群,余倩,赵萌萌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

[8]热奈特.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史蒂夫传记乔布斯
切莫被表象蒙蔽
切莫被表象蒙蔽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没有他就没有乔布斯的苹果美学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乔布斯的青春哪去了
前后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