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中药春联
2014-11-14刘桂云
对联 2014年1期
●刘桂云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应用文学形式,沿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古代一些名医通过写中药春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中医中药之爱、个人理想和观点。
清代浙江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叫范文甫,他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家的大门上,联曰: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他一反常态,怀着一颗医生所特有的“赤心”,衷心祝愿人常健,哪怕自己诊所无人光顾而“独贫”。另一副对联贴在自己书斋的门上。联曰: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术人百病不生。
良医此心皆同,无独有偶。清末湖南湘乡有位兼开中药铺的名老中医自题一副春联:
只要世上人莫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江西吉水也有一位开中药铺的中医写过一副内容相似的对联:
但祈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清代以文风鼎盛而闻名天下的安徽桐城,至今还流传不少医家类的春联,如:
春夏秋冬,辛劳采得山中药;
东南西北,勤恳为医世上人。
有一家药店对联奇巧: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从前广州漱珠岗下有座小庙,里面塑着“医圣华佗”和“财神赵公”,每年春夏疫情流行,华佗面前香火特盛;秋冬一到,赵公又大走其运。两位神都不相让,都说你沾我的光。庙祝为了息事宁人,也让他二位有点自知之明,便请人写了副对联。其联云:
天上有财难买命;
世上无药可医贫。
有的药铺在店堂前挂对联,对仗工整,含意深刻,如:
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
百病百方,焉敢以牛做羊。
除三亲四友病痛;
收四海五岳精华。
意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善济疾苦之高尚医德。
除了这些中药春联外,还有一些名人雅士通过写中药诗谜、诗词等方式将中医中药融入文学形式中,可谓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