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

2014-11-14林增云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诗论学人诗学

林增云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陈衍(1856~1937),幼名尹昌,字叔伊,号石遗,晚年自称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一年(1885)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1898)入张之洞幕。二十八年(1902),应经济特科试,未中。三十三年(1907),入京任学部审定科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授和礼部纂修。晚年曾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任厦门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陈衍学问浩博,涉及文学、经济、政治、哲学、法律、教育、美食等领域,据他后人陈步整理的《陈石遗丛书总目录》,陈衍著作有五十二种,包括专著类三十八种(《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和《朱丝词》等),辑著类两种(《福建通志》和《闽侯县志》),译著类九种(《商业开化史》《商业地理》和《商业经济》等),编著类三种(《求是报》《湖北商务报》和《国学论衡》),可谓著作等身。

在晚清民初诗坛上,陈衍占有一席之地。他是“同光体”的“揭橥者”及其诗学理论的主要阐述者,他提出的“三元说”“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不俗论”等诗学理论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同光体”在晚清众多诗派中影响最大,陈衍遂被推为当时的诗坛盟主,与陈三立、沈曾植分别为“同光体”中“赣派”、“江西派”、“闽派”的代表人物。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历史文化遗产整理”设置了“陈衍著作检索复制整理及点校”课题,借着这个契机,陈衍研究热度重新被点燃。

综观近三十年来陈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诗学成就上,兹对其诗学研究作一详细的梳理和评述,旨在清晰地展现陈衍诗学研究的轨迹,总结反思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陈衍诗学研究的方向,期望对陈衍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有所帮助。

诗学既包括诗歌创作也包括诗歌理论,故将陈衍诗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分为这两个部分。

一、诗歌创作研究

理论和创作密切相关,虽然二者不是对等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会指导创作,反过来,创作也能检验理论的合理性。陈衍在诗论上造诣很高,同时能结合诗学理论进行诗歌创作,结集有《石遗室诗集》(共十三卷,包括《石遗室诗集》十卷,《补遗》一卷和《续集》二卷)和《石遗室诗续集》(卷三至卷八)。

对于陈衍的诗歌成就,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其诗作平平,可取之处甚少,持论相同者有皑河《陈衍的诗论及诗作》,作者站在当时的政治立场来解读陈衍诗歌,认为其诗歌脱离现实,表现了消极玩世的态度。朱文华《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认为陈衍早期的诗作枯涩深微,晚年诗作颇多应酬色彩。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指出陈衍诗歌创作成就很有限,其诗“浅脱、蕴味不厚”。这类论者中,皑河的观点抹上了政治批判的色彩,其他论者则只对诗歌特点进行笼统概括,对陈衍诗歌价值的评判缺乏可信度。

绝大多数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陈衍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陈庆元教授《文学:地域的观照》结合陈衍的人生经历来品析诗歌,做到了“知人论世”,最后评价其诗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缺憾比较明显,评论公允。周薇《传统诗学的转型:陈衍人文主义诗学研究》有感于陈衍诗歌研究的薄弱,第七章专门论析陈衍诗作,将诗歌分为时事诗、山水诗和感伤诗,从诗歌的思想内容、个人思想的体现和审美特征三个角度来全面赏析。林东源致力于陈衍研究,除《坚守在荒寒之路:陈衍评传》一书外,还陆续发表一系列研究陈衍诗歌的文章作为该书内容的扩充,他认为陈衍诗歌内容丰富,别具个性,语言时而清苍刻峭,时而清新圆润,融文学性与哲理性于一炉,如《坚守在荒寒之路——论陈衍的诗歌创作》从内容到艺术分析陈衍诗歌,将陈衍诗歌内容分为三类,一是爱国忧时,贴近社会;二是山水友朋,贴近人生;三是论诗咏史,充满哲理。艺术特色上则从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诗歌与学问的坚守——陈衍文学史意义》简析反映社会现实和关心民瘼的诗作。论者对诗歌内容的划分方式大致相同。张煜《闽派诗人陈石遗》分析陈衍诗歌的主题取向,并赏析了艺术风格与特色,认为陈衍诗作风格多样,最终形成清新中见奥衍的诗风,并论述了陈衍作诗宗尚。葛春蕃《古今之际:晚清民国诗坛上的同光派》附论部分意在讨论陈衍诗歌的归属问题,得出的结论与张煜归纳的诗风一致。洪俊峰《陈衍旅厦诗漫话》分析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陈衍在厦门任教和避兵期间的诗歌创作,首次挖掘陈衍对厦门诗歌发展的贡献,篇幅虽短,但首创之功不可没。《陈衍与近代厦门诗词的发展》也基于同样的创作目的。何绵山《试论陈衍的文学成就》、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等都以辩证的眼光观看待陈衍的诗歌成就。

关于陈衍诗歌研究还有两部著作要介绍,首先是陈槻《诗人陈衍传略》,该书详析陈衍一生为诗的经历,分三十节,综述陈衍的家世、生平及诗学成就,从中可以看出陈衍思想感情的变化轨迹,该书可与《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参看。其次是周薇《陈衍诗歌选评注》,该书是近年来陈衍诗歌研究取得的最显著的成果,特色之处是对诗歌进行评析时,除分析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外,还揭示诗歌背后蕴含的诗学思想,并把握诗歌所体现的传统诗学向现代诗学过渡的近代特质,这是周薇研究陈衍诗学成就所竭力追求的,体现了周薇合陈衍诗歌理论和创作为一的思想特点。

二十一世纪陈衍诗歌研究逐渐兴起,论者多能客观地看待陈衍诗歌成就,并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入手来解读诗歌,但却无人关注陈衍诗歌的学术史贡献,将来的研究可以对此进行探索。另外,为使陈衍诗歌研究更全面,仍有三点要注意:第一,对诗歌的渊源、背景作探究。背景包括时代政治大背景、创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时的具体情境,而最后一点恰恰是论者所忽视的。第二,注重分析陈衍诗学理论与创作间的关系。无论疏离,都能从中探寻陈衍的思想特点。第三,溯流,即追溯诗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诗歌的渊源、理论与创作的关系以及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三面,不能孤立对待。三者有机结合才会使研究结论更具合理性。

二、诗学思想研究

关于陈衍诗学思想研究的梳理,周薇《20世纪以来陈衍研究述评》有所涉及,作者在占有充足材料的基础上对陈衍诗学思想的研究作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又因本文选取的时间与周文一样,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梳理建立在周文之上。

近三十年来,陈衍诗学思想研究成果颇多。首先是关于“三元”说与“学人之诗”的研究。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中的研究,钱仲联《论“同光体”》认为“三元”说和“学人之诗”说是陈衍诗论的中心,并指出“三元”说的要义是学古而不摹古,陈衍提出“学人之诗”说是为了抬高“同光体”诗人的地位,“同光体”诗人中属于学人者惟沈曾植一人,故“‘学人之诗’说不仅在理论本身,还值得商榷,即使就事论事,也不符合实际”。他关于“三元”说和“学人之诗”的论说启发了后来的文学史,并被继承和发展。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于润琦主编《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等都将二者作为陈衍诗论的首要两点。“学人之诗”的研究不断延展,如郭延礼认为“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是对“宋诗派”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总结,陈衍在创作上也如此要求自己。正确处理才与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诗歌创作水平,但“同光体”诗人未能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最终把诗歌引向歧路。《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指出“学人之诗”说是“力破余地”论的一个方面,陈衍所推崇的“学人”是“广义上的博览古籍、学问渊博的士大夫。‘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诗,才能也就能称为传统学术文化和士大夫性情品格的承载体”,“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合”的观点深切反映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某种深层本质,但无法由此达到“力破余地”的目的。

有关论文也相继出现,如周颂喜《试论陈衍的诗学理论体系》将陈衍的诗学理论概括为一个宗旨——“三元”说,两个基本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和标举清苍幽峭和生涩奥衍的艺术风格,最后评述了“学人之诗和诗人之诗合”的渊源与发展,并反驳郑朝宗《陈衍的诗论》提出的“‘学人之诗’是形式主义的理论”这一观点。高克勤《宋诗和〈宋诗精华录〉》认为该书编选宗旨体现了陈衍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唐诗、宋诗的评价,如编选上参照唐诗分期法,将宋诗分为四期,是“三元说”思想的发展。王雷《论陈衍“三元”说》以专文形式分析“三元”说提出的历史文化语境、理论内涵以及在实践上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查屏球《“三元说”与中唐枢纽的学术因缘》认为沈曾植、陈衍的“三元说”以中唐诗作为古今诗史发展的一个中枢,该理论推进了唐宋诗风的转变,体现了唐宋诗歌在学术精神及政治心态上的内在联系,这深化了“三元说”的研究。周薇《论陈衍〈诗品平议〉中的“学人之诗”》、林东源《〈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周薇《清代朴学背景下的陈衍“学人之诗”诗论》、萨本珪《晚清“同光体”之闽派谈》、霍松林主编《中国诗论史》中《晚清传统诗论——刘熙载、何绍基和陈衍》、田小林《民国年间宋诗研究概论》中《陈衍宋诗学的新特质》等都从此立论。

随着诗论研究的深入,有文章针对陈衍与他人诗论之间的异同进行辨析,如李瑞明《三元与三关——陈衍与沈曾植的诗学离合》、侯长生《钱钟书与陈衍诗论之异同》、马卫中《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之理论差异》《陈衍“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论》等,这些文章涉及“三元说”“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诗歌的真实性”这些诗论,比较视野有助于我们看清陈衍诗论的价值和不足。

其次是对真实论和不俗论的解析。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对“不俗论”作了详细论说:强调创作主体的独立意识;进一步阐发“人与文一”的思想;甘走“荒寒之路”;特别赞赏“清而有味,寒而有神,瘦而有筋力”的艺术趣味和美学境界。

郑朝宗《陈衍的诗话》辩证分析诗话中的精华与糟粕,优点有:力图对诗歌创作进行科学解释的精神;强调真实性的原则;学古而不拟古;善谈艺术性,剖析入微,时出新解。缺点则表现在由“不俗论”所引发的诗为“‘寂者之事’说”反现实主义,以及“学人之诗”和“‘异曲同工’说”的形式主义性,这些观点都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明显受到当时政治思想的影响。对“诗为‘寂者之事’”的看法,《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的评说较为客观,文中指出“诗为‘寂者之事’”的理论是“提倡个人用独立的理智和感情去认识生活,反映现实”,因此不能将“寂者之事”说定为脱离现实主义的理论,但同时也应看到该思想带有“封建士大夫的没落情绪和远离社会大变革的阴暗色彩”,这种辩证的眼光是研究者都应具备的。胡晓明,周薇《陈衍诗学的理性特征》从四个方面解析陈衍诗学中的“真实论”。陈衍论说 “真实论”时提出一系列具有理性精神的语汇,引起了两位学者的注意,文章最后分析了诗学理性精神产生的原因,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考察,也预示着陈衍诗学研究的拓宽。王友盛《论〈宋诗精华录〉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指出该书体现的诗学思想:注重避熟避俗,主张生新求变;推崇吐属大方,感情真挚,不搬弄技巧的诗;认为宋诗学唐而能自成一格,甚至有出蓝之胜;一定程度上忽略说理、论禅及次韵、用典等内容。最后一点是陈衍后期诗学转向的体现。戴建国《陈衍诗论对宋代诗学的传承》也谈及“不俗论”,并指出陈衍提倡从用意和用事来防俗。

另外,一些文章出现新角度,如卢善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设专章从美学角度观照陈衍诗学理论,《陈衍》一章分四节:诗的特质在于形象思维;反印象式批评的可贵尝试;作诗求真和学古能化;诗为寂者之事及其所派生的沉渣。可见对“诗为‘寂者之事’”理论的看法是论者探讨的焦点之一。王海涛、张纪娥《王国维美学转型的历史考察》也从美学角度论陈衍对诗的起源、特质与批评方法等问题的看法,借鉴了卢善庆的观点。王魏泉《论陈衍的“学人之诗”说》从都市研究的视角,讨论“小秀野草堂”的人文背景和相关逸事与陈衍“‘学人之诗’说”形成的关系。该文将陈衍诗学背景的研究加以具体化。《中国修辞学通史》解析《石遗室诗话》中论及诗文修辞的内容。李瑞明致力于探寻陈衍诗学背后的社会关怀,《为诗招魂——陈衍对近代诗学精神的阐发》开始关注陈衍诗学精神中体现的文化历史意识和道义关怀,如他发现“学人诗”使诗歌具有与生活中事与理对应的历史真实性,扭转了传统诗学的名士气,使诗歌品质厚重结实,同时表现了现实人生。《变风变雅:陈衍诗学的认同取向》、《才学与性情:陈衍的“学人之诗”观念》以及王巍巍《“学人之诗”、“诗人之诗”合一的现代思辨——陈衍诗学范式与美学理想初探》均致力于挖掘诗学蕴含的人文精神。

周薇《传统诗学的转型:陈衍人文主义诗学研究》,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介绍陈衍生平、学术范围与方法,第二章至第六章评析陈衍的诗论,归结为五个要点:“三元”说、“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论”“不俗论”“由传统而现代的真实论”和“以诗存史”诗史观。该书对陈衍诗学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着力挖掘其中渗透的人文主义关怀,论述中不乏精辟之论。吴珊珊的博士学位论文《陈衍诗学研究——兼论晚清同光体》、张煜《陈衍诗论及其学术品格》、周霞硕士学位论文《陈衍诗论研究》等都企图全面观照陈衍诗论,还其一个最切合的评价。

陈衍诗学研究目前正如火如荼展开,前景光明。首先,是将“三元说”“学人之诗”“真实论”和“不俗论”纳入近代诗学重要范畴中。其次,已有文章从不同视角,如美学、修辞学、都市研究等来品析,给诗学研究增添了生机。再次,渐渐开始关注陈衍诗学背后涵盖的文化信息。这方面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亮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一是研究者目光局限于影响大的著作,其他诗学著作,如《近代诗钞》《石语》《陈石遗先生谈艺录》等,只有零星几篇文章进行专文论述。二是对诗学研究缺乏深度,未能从文本的梳理上对诗学的渊源、内涵、影响等作整体观照。三是研究论题集中在“三元说”“学人之诗”“不俗论”等主要诗论中,其他诗论的专文研究极其少,同时对从陈衍主要诗论下分化出的问题,如真、情、称等概念的探讨有待深入。四是对陈衍诗学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的探讨力度不够。这些都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三、陈衍诗学研究前景之展望

综观陈衍诗学研究状况,研究具有深入和细化的趋势,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从文本分析到将背景与创作相结合,并挖掘诗学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这些成绩都值得我们继承,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侧重在诗歌理论方面,诗歌创作研究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二者研究比重差异如此之大,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陈衍在晚清民初以诗论闻名,特别是《石遗室诗话》的创作使其声名远播,他提出的“三元说”“学人之诗”“不俗论”等理论在当时反响颇大。诗论的名气掩盖了陈衍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2)体现陈衍诗学思想的著作,如《石遗室诗话》《宋诗精华录》《石遗室文集》等已有单行本问世,而《石遗室诗集》在市面上流传的只有《陈衍诗论合集》本和《陈石遗集》本。陈衍诗作流传不广很大程度上与诗集版本流布少有关,这直接影响了诗歌创作研究者的人数。(3)陈衍诗歌体现了“学人之诗”的特点,这与他提出的诗歌理论相一致。他的诗歌讲究用字用典、考据等,虽提高了诗歌的文化蕴涵,但造成解读上的困难,自然使人望而却步。

对陈衍诗学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我们应给予肯定,同时应认识到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一)继续加强文献整理工作。尽管目前已有钱仲联整理的《陈衍诗论合集》和陈步等编的《陈石遗集》两种著作合集,但还有一些著作未涵盖在内。学界对单行本的整理集中在诗学上影响比较大的著作,如《石遗室诗话》《宋诗精华录》《元诗纪事》等,所以有必要关注其他著作的点校与整理,为今后研究提供基础性材料。

(二)加大对陈衍诗歌创作的研究。诗学研究理应包括诗歌创作和理论两部分,忽视任何一方都会造成评价的偏颇,难以给其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陈衍诗歌创作和诗论具有相通之处,故熟悉陈衍诗论的研究者在解读上占有优势,分析其诗论时可与诗歌相结合。在对陈衍诗歌和理论解析成熟的前提下,探寻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这也是陈衍思想内容的一部分。

(三)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视角、拓宽研究渠道。中西文化碰撞是社会发展形成的结果,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方法逐渐传入中国,研究者应把目光放远,吸收借鉴适用于陈衍诗学研究的方法,如将结构主义研究法和精神分析法相结合,研究诗学本体的同时探寻陈衍创作时的心理特点。

(四)树立联系的观点。各个学术领域之间是相通的,要打破学科划分的界域。对某一门类的研究要建立在把握其总体成就的基础上,由此得出的结论才不偏狭。即应拓宽研究领域,力求全面观照陈衍学术思想。

(五)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统一。这要求研究者总体观览古今文学现象,在此基础上来审视陈衍的诗作和诗论。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理论或创作本身。

(六)加强对陈衍诗学渊源、传播与接受的研究。任何研究最终都是为了给研究对象一个价值评判,这一环节的研究有益于我们更全面、合理地评价陈衍在晚清民初历史上的地位。

陈衍是晚清民初一位重要学者,在当时文坛上影响颇大。对陈衍诗学研究作一番回顾与反思,对陈衍个人来说,将有助于今后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对“同光体”诗派来说,能够更好的了解诗派中的个体成员以及整个流派的特点;对晚清民初历史来说,其学术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文坛的风气,因此可以洞悉晚清民初的学术特点。

展望未来陈衍诗学研究,我们相信会有更多优秀著作和论文出现。

注释:

[1]参见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福建省志·人物志·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 369~370页。

[2]陈步整理:《陈石遗丛书总目录》,见《陈石遗集》(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98~2204页。

[3]参见廖菊楝:《陈衍及其〈元诗纪事〉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1页。

[4]皑河:《陈衍的诗论及诗作》。见张德宗主编:《河南大学研究生论丛·第1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5]朱文华:《风骚余韵论 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的旧体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5]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65页。

[7]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8]周薇:《传统诗学的转型:陈衍人文主义诗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9]林东源:《坚守在荒寒之路:陈衍评传》,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林东源:《诗歌与学问的坚守——陈衍文学史意义》,《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6期,第22页。

[11]林东源:《坚守在荒寒之路——论陈衍的诗歌创作》,《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张煜:《闽派诗人陈石遗》,《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葛春蕃:《古今之际:晚清民国诗坛上的同光派》,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洪俊峰:《陈衍旅厦诗漫话》,《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2007年。

[15]洪俊峰:《陈衍与近代厦门诗词的发展》,《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2期。

[16]何绵山:《试论陈衍的文学成就》,《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第2期。

[17]马亚中:《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8]陈槻:《诗人陈衍传略》,台北:林森文教基金会,1999年。

[19]陈声暨:《侯官陈石遗先生年谱》,见《陈石遗集》(下册)《附录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36~2065页。

[20]参见周薇:《陈衍诗歌选评注·前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页。

[21]周薇:《20世纪以来陈衍研究述评》,《学海》2007年第5期。

[22]钱仲联:《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第119页。

[23]任访秋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24]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5]参见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2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19页。

[26]于润琦总主编:《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上(1872~191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36页。

[27]周颂喜:《试论陈衍的诗学理论体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第1期。

[28]高克勤:《宋诗和〈宋诗精华录〉》,《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1期,第139页。

[29]王雷:《论陈衍的“三元”说》,宜昌: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0]查屏球:《“三元说”与中唐枢纽论的学术因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1]周薇:《论陈衍〈诗品平议〉中的“学人之诗”》,《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2]林东源:《〈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闽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3]周薇:《清代朴学背景下的陈衍“学人之诗”诗论》,《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34]萨本珪:《晚清“同光体”之闽派谈》,《闽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35]霍松林主编:《中国诗论史·下》,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

[36]田小林:《民国年间宋诗研究概论》,湘潭: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7]李瑞明:《三元与三关——陈衍与沈曾植的诗学离合》,《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8]侯长生:《钱钟书与陈衍诗论之异同》,《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12期。

[39]马卫中:《陈衍“三元说”与沈曾植“三关说”之理论差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0]马卫中:《陈衍“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论》,《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1]郑朝宗:《海夫文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42][43]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1页。

[44]胡晓明,周薇:《陈衍诗学的理性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5]王友盛:《论〈宋诗精华录〉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6]戴建国:《陈衍诗论对宋代诗学的传承》,《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7]卢善庆:《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8]张海涛,张纪娥:《王国维美学转型的历史考察》,《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6期。

[49]魏泉:《论陈衍的“学人之诗”说》,《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50]郑子瑜,宗廷虎主编;宗廷虎,李金苓著:《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1]参见李瑞明:《为诗招魂——陈衍对近代诗学精深的阐发》,《嘉兴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69页。

[52]李瑞明:《变风变雅:陈衍诗学的认同取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3]李瑞明:《才学与性情:陈衍的“学人之诗”观念》,《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4]王巍巍:《“学人之诗”、“诗人之诗”合一的现代思辨——陈衍诗学范式与美学理想初探》,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5]吴珊珊:《陈衍诗学研究——兼论晚清同光体》,台南:成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

[56]张煜:《陈衍诗论及其学术品格》,《文学评论丛刊》2003年第1期。

[57]周霞:《陈衍诗论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58]参见周薇:《20世纪以来陈衍研究述评》,《学海》2007年第5期,第182页。

[59]最有代表性的是廖菊楝《陈衍及其〈元诗纪事〉研究》,作者有感于当前《元诗纪事》利用与研究呈两极分化的现状,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阐述《元诗纪事》编撰的背景、体例和资料等相关问题,对将来利用和研究该书做了基础上的准备。

[60]钱仲联整理:《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61]陈衍著,陈步等编:《陈石遗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诗论学人诗学
背诗学写话
西南联大学人访书阅读活动考察
黄玉峰:要做“学人”, 不做“学霸”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颠覆传统感官、开辟新诗境界
黄白黑漂流记 有根的石头
赵翼诗论的唯新倾向及与性灵派的离合
开阔的视野 创新的理论
《学人》第三期目录(论中国学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