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与探索*
——解读五首同名诗歌“澳大利亚”
2014-11-14杨永春
杨永春
憧憬与探索——解读五首同名诗歌“澳大利亚”
杨永春
澳大利亚历来为欧洲人所憧憬和向往。本文拟就澳大利亚诗人霍普、麦考利、奥多德、斯图尔特和卡特兰诺的五首同名诗歌“澳大利亚”共同反映的探索和憧憬主题展开探讨,展现澳大利亚的神奇而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早期开发的艰难岁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诗歌 “澳大利亚” 探索 憧憬
Author: Yang Yongchun,
is a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in research: Australian literature and theory of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古希腊人设想南半球应有一块辽阔的大陆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的广袤土地对称,以保持地球的平衡。具体提出这个大胆设想的就是天文学家托勒密先生。他把这块想象中的土地用拉丁文标注在他所绘制的地图上:“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意为“尚不为人知的南方大陆”。除此以外,在中世纪的欧洲,这块“南方大陆”也被称为“对极”(antipodes),意为一条从欧洲穿越地球中心的直线所连接的地球表面的相对应的另一区域。澳大利亚自此历来为欧洲人所憧憬和向往。为此他们屡次掀起探险的热潮。
本文拟就阿莱克·霍普,詹姆斯·麦考利,伯纳德·奥多德,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和加里·卡特兰诺的五首同名诗歌“澳大利亚”共同反映的探索、憧憬、讴歌、思辨和生态等主题展开探讨,展现澳大利亚的神奇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早期开发的艰难岁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一、阿莱克·德温特·霍普的“澳大利亚”的憧憬主题
A·D·霍普(1907—2000)的诗歌呈现给读者的是圆润的语言和渊博的典故所构成的平静有序的表面。但是在表层的平静之下,却激荡着尖锐激烈的冲突、无望的忧虑和充满希望的等待、作为掠夺者的人和作为牺牲品的人等等扭和在一起,形成了他诗歌的张力。
本诗体现了作者的讽刺风格,对于澳大利亚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失望,和对“二等欧洲人”偏安一隅的挖苦可见一斑。诗歌意象巧构,寓意深刻,颇为成功,在历来表现同一题材的诗篇中,被视为佼佼者。诗人在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描写澳大利亚的贫瘠、荒芜而缺少古老文明。“她是最后一块土地,最荒僻的土地”,“没有歌曲,没有建筑,没有历史”。这是对年轻的澳大利亚历史的“创世纪”般的概括,为后面憧憬“先知们仍会从沙漠中来临”做好了叙事铺垫。
作者憧憬能够有像摩西和穆罕默德那样的先知们从澳大利亚的荒漠中走出来,带领“二等的欧洲人”开创新的文明。不管犹太教的先知摩西还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都是从荒僻的“阿拉伯沙漠中来临”, 摩西用“上帝十诫”的律法,穆罕默德通过创立伊斯兰教,引领人民脱离苦难。诗人在嘲笑澳大利亚的肤浅的文明之余,殷切盼望“现代思想”“会从这荒原喷涌而出”。诗人熟练地运用《圣经》和《古兰经》的典故,并对宗教历史了熟于胸,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古典主义倾向。
“愚笨的河水,濒死的土地,乏味的部落,年轻土地上只有激情和迷信”;“五大城市,像五个溃烂的脓疮,二等的欧洲人胆怯地聚集在一个巨大的寄生虫的强盗之国”。诗歌描述的场景分明就是《圣经》创世纪篇中神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场面,揭示出诗人的救赎济世情怀。正是这样苦难深重的澳大利亚深情呼唤“先知们的来临”,好建造新的人间天堂,憧憬这“丛林之国,最为僻荒的最后一块大陆”能变成“流着奶和蜜的”鱼米之乡。
不管自然条件多么恶劣,社会文明多么肤浅,也阻挡不住诗人的爱国热情。一般以“澳大利亚”为题的诗歌,多以强烈的爱国热情,颂扬澳大利亚年轻而充满希望,虽然不无感染力,但手法上似落窠臼。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叙事策略。前后对比反衬,道出了“儿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的心声,欣欣然“乐意回家”,使得本诗不落俗套,生动鲜明。
二、詹姆斯·麦考利的“澳大利亚”的探索主题
詹姆斯·麦考利(1917—1976)主编过杂志《赫耳墨斯》和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四分仪》。在诗歌和评论中高举古典主义大旗,与霍普和哈罗德·斯图尔特一起被评论家们视为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奥古斯都团体”。麦考利和其余两人一样,既反对提倡先锋派文学的“愤怒的企鹅”派,也贬斥主张吸收土著文化,高举新民族主义大旗的“金迪沃罗巴克”派,他是一个十足的古典主义者,认为“维吉尔、乔叟、但丁和莎士比亚是高雅的境界……那些货真价实的东西已为人所公认”。在技巧上,坚持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主张诗歌要写得典雅、精确、工整,注意控制和掌握分寸,反对先锋派天马行空、任意发挥乃至自我陶醉的做法。他一生追求诗歌的简朴明晰,明确提出,“唯有最朴实的形式,才能容纳最复杂的内容”。他的诗歌文字简练,逻辑严密,含义隽永,特别是那些短小的抒情诗,清新典雅,读来别有情趣。
这首诗是作者延续长篇叙事诗《奎罗斯船长》,意在恢复由于小说的兴起而早已消失的史诗。这首诗并不只是为了刻画人物,展示探险的惊心动魄的历程,而是象征寻找失去的伊甸园,探索人内心的那块大陆和人生的意义,揭示人世间善与恶的秘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诗人认为诗人的任务在于照明和启迪,在文明受到威胁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所以他诗中经常出现“地图”、“航行”这些意象绝非偶然,其意在暗示探索和发现,那些以“探索和发现”为目标的“航行”,为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他还毫不隐晦地反对现代诗歌的朦胧和晦涩,“所以诗歌由于偶然的碰撞而移动/在每次随意的威力中散发着光芒/破坏了它明晰的图像。”他的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探索创造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类是表达内心不安的抒情诗。
整首诗都是从奎罗斯的视角描写奇特的虚构的澳大利亚的景象。因为当年奎罗斯只到达了太平洋的瓦努阿图岛,称之为“澳大利亚圣灵岛”,并在岛上传播天主教,推行建立新耶路撒冷的计划。由于风暴的缘故,他没能到达澳大利亚,悻悻返回南美洲后不久在巴拿马病故。所有的澳大利亚景物只是他想象中的对应物:“金合欢树、桉树、喜鹊、凤头鹦鹉、鸸鹋”等典型的澳大利亚动植物都只能通过奎鲁斯船长的“眼光”——这一诗歌的文眼得以构思和展现。想象“桉树在山坡布道”,对照奎鲁斯船长在瓦努阿图宣讲天主教,并把自己比喻为“先知摩西”,最后的死亡意象的描写预示着奎鲁斯船长“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这首诗歌把对澳大利亚风物和地理环境的描写,同时对人物心灵的刻画,水乳交融般糅合起来,改变了那种把物与人分开描写的手法。此外,诗歌把澳大利亚的地理特色和文化品质如此准确地传达出来,也是过去时代的诗人所无法企及的。这首诗与霍普的“澳大利亚”、斯莱赛的“南国”一样,探索开创了刻画澳大利亚环境的新诗风,显示了澳大利亚诗歌的深化和走向成熟。
三、伯纳德·奥多德“澳大利亚”的讴歌主题
伯纳德·奥多德(1866—1953)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获得文学和法学双学位,在维多利亚州多年担任公务员。他主要创作了5部诗集,以本文讨论的诗歌“澳大利亚”最为著名。这首诗歌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走向黎明?》。
诗人在年轻时代,也像劳森和弗菲一样,为提倡社会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所吸引,并对澳大利亚的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诗歌应当用来“唤醒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蒙受的冤屈”,诗人应当“是他的时代的问题的真正回答者”,反对以麦克雷和戴利等人为代表的“为艺术而艺术”、“为写诗而写诗”的倾向。他本人是他自己理论的践行者。他的诗歌有着三个鲜明的特色: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对精神价值的执着追求以及浓郁的澳大利亚特色。
作者在这首诗歌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问答的方式,借助于神话传说展现了澳大利亚的历史自然风貌的独特魅力。别处已经灭绝的物种,比如有袋类动物:袋鼠、考拉、袋獾,哺乳类动物:鸭嘴兽、儒艮,鸟类:鸸鹋等等,在与世隔绝的澳洲大陆还在“跳跃、游泳、翱翔”。这些独特物种的生存和演化都有赖于澳大利亚的独特的地理环境,躲过了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次次的灾难,就像神话传说中的阿波罗和阿特弥斯(即达芙妮)的母亲为了躲避神后赫拉的迫害在提洛岛上诞生阿波罗兄妹那样,诗人将澳大利亚大陆比喻为神话传说中的“提洛岛”,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同时也暗喻澳大利亚的流放制度使得这里成为流放犯的天堂,也正是他们将这蛮荒之地变成人间天堂的。
同时,这首诗歌反映了作者的种种疑惑和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当代澳大利亚人的精神困境。这里到底是漂浮在无边无际的藻海中的孤岛,孤立无援,自我走向慢性自杀,还是希望的灯塔,困境中的仙岛,让“二等的欧洲人”在此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呢?欧洲人在这里只是做无谓的深入内陆沼泽的探险,还是在创造他们自己的遍地金钱的伊甸园呢?
在诗歌的第二节,作者给出了确定的答案。肯定了此处的与世隔绝的优点之后,诗人马上转入正面讴歌澳大利亚的笔调。这里的树皮都可以制作竖琴的琴弦,在大海的帮助下,将象征祝福的“十字架”高高悬挂天际。表达了作者满怀深情地讴歌和赞美这片大陆,祝福这里的人们会得到的神的庇护。
四、道格拉斯·斯图尔特的“澳大利亚”的思辨主题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1912—1985)是一位1939年定居于澳大利亚的新西兰人,在著名的文学刊物《公报》担任文学编辑。他是一位多面手,多才多艺,兼有剧作家、诗人、短篇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文学编辑等数个头衔,最擅长于描绘自然的抒情诗。他是自万斯·帕尔默以来,澳大利亚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作者写过多种体裁和风格的诗歌,有描绘自然的诗、沉思型的哲理诗、民谣体诗、爱情诗、幽默讽刺诗,以及探索人物和景观的写实诗。其中以前两者写得最为出色。诗人善于冷静客观地描绘,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把被人称为“照相机般精确”的细节提供给读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他的自然诗和哲理诗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究和揭示世界的两重性,既善与恶、美与丑、上帝与魔鬼的同时存在。
整首诗歌作者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虚构了一个宏大的历史人物奎鲁斯船长和威廉·莱恩的巧遇,反衬出探索“南方大陆”的艰辛,船长要面临着“时刻潜伏在大海的发烧、饥渴和哗变”,还有海藻会淤塞航路。关于奎鲁斯船长到澳洲探险未成功,前文已经交代。威廉·莱恩(1861—1917)是澳大利亚劳工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于1893年率众乘坐“皇家柏油”号船从悉尼出发,前往南美洲巴拉圭创建乌托邦公社“新澳大利亚殖民地”,其中就有著名的女诗人玛丽·吉尔摩。可惜的是,乌托邦公社由于莱恩本人的独断专制和种族关系等问题而最终夭折了。
作者虚拟了一个历史巧合,采用了对比手法,大胆地把历史和现实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并通过艺术夸张,让这两位历史人物相遇、探讨探索新殖民地的心得体会,使两者形成尖锐的对比,从而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事物是具有永恒的二重性。这是世界万物统一在一起而又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不但反映了诗人对宇宙所持的辩证看法,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危机感。
奎鲁斯和莱恩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决心创建自己的理想的天堂乐土。结果都是无功而返。从而人们可以看出历史的螺旋上升,三百年间两场轰轰烈烈的探险活动是如此的相似,结果竟然巧合。这种时空倒错(anarchronism)的手法产生新颖的效果。让历史人物穿越300年的时空隧道进行交流。这也符合巴赫金提倡的“对话”理论。
五、加里·卡特兰诺的“澳大利亚”的生态主题
作者加里·卡特兰诺(1947 — 今)已出版两部有关澳大利亚艺术的著作和两本诗集。本诗发表于《时代月评》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几代人都渴望新生活,竟然就是这副样子”,失望之余也表达了生态关注,“司机停车将穿越马路的乌龟搬到草丛中”。
澳大利亚的地域广袤使得动物保护成为难题,袋鼠有时候会成为夜间马路杀手,使得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驾驶员车毁人亡。诗歌中的乌龟有幸被司机及时发现,放生到路边的草丛,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态保护的强烈关注。号召人们都来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它们。
这里还是表达了澳洲大陆的荒僻与独特,就连时间都是“他们自己的一个下午”。这里的“景物都是来自世界的其他地方”。加强了人们的疏离感和异化感。人们来到一个不该来到的世界,干扰了这里的生态平衡,就算是“旧梦重拾”,还是得“廉价出售”。在这样的“异邦的人们中间是可怕的”。
六、结 论
“澳大利亚”诗歌从第一位诗人哈珀起就陷于英本和澳本的争议中。早期的诗人大都从英国移民而来,或多或少会带有母国诗歌的影子,或借鉴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或抒发去国怀乡的疏离感。这几位诗人坚定地讴歌澳大利亚这片土地,虽然这里荒蛮无比,诗人们还是按捺不住或是欣喜,或是向往,或是憧憬的心情来描绘这里的动植物的独特之处,历史风土人情的沧桑巨变和对未来美好的渴望。
注解【Notes】
*本文获得澳中理事会资助,特此致谢。本文也是国家基金项目:澳大利亚殖民主义与小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BWW014)。
Barnes, John. Brian McFarlane Cross-Country: A Book of Australian Verses 2Edition. Melbourne: Heinemann, 1988.
Huang Yuanshen. A History of Australian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1997.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Shi Falin. "An Interpretation of Two Poems of Hope", Masterpiece Appreciation, 2007(3).
石发林:《A·D·霍普两首名诗解读》,载《名作欣赏》(学术专刊)2007年第3期。
Australia has been aspired by Europeans for centuries. The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hemes of aspir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five poems by Hope, Macauley, O'Dowd, Stewalt and Catalano, to showcase the unique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thoughts of Australian poets.
Poem Australia Exploration Aspiration
杨永春,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澳大利亚文学和西方文论。
作品【Works Cited】
Title:
Aspiration and Explora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Five Poems Entitled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