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于变式,方能变通

2014-11-13季燕

考试周刊 2014年76期
关键词:设问变式角度

季燕

摘 要: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的原则。要让作为主体的学生提高能力,起关键作用的是变式“训练”。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了同模异角、异模同角、同境异型和异境聚问等变式训练模式,以求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在遇到变化莫测的题目时能学会变通。

关键词: 变式 模块 角度 情境 设问

目前,由于考试形式与分值的变化,思品学科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是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学科,面对如此境地,思品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热情,可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种不容易对于进入复习阶段的初三老师来说显得尤为突出。进入初三下学期,思品学科以复习为主,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中考而中考,课堂往往会出现: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照本宣科的多,拓展训练的少。作业会出现:强求一致的多,发展个性的少;题海战术的多,精讲细练的少。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甚至讨厌上课,讨厌做题,这无疑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如何让进入复习阶段的初三思品学科呈现别样的风采呢?途径与方式当然不会是唯一的,但是,如果教师能紧扣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些高质量变式题目,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变式训练,则会在初三思品学科的学习与复习中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品学科中的变式训练,是指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设问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情境,不同角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對知识的概括性认识,提高学生识别、应变、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于变式训练,我在刚刚送走的一届学生中进行了如下教学探索。

1.同模异角: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范围的广泛和全面的程度。思品学科教材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模块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为纵坐标,构建相关学习领域。如下图:

对于这“三个主题”和“四个模块”的内容,教材并非按照年级顺序有序展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伽利略曾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进入初三复习阶段,我试着运用同模异角的方式进行变式训练,即用同一材料在同一模块背景下设置一些不同角度的设问,以求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案例一:(2014年张家港一模28)材料:2014年4月17日,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昭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公开审判。法院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合并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他是自2013年“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来,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

问:请从“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的角度说说材料体现了哪些观点?

“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是八年级第14课法律部分的内容,法律模块的知识渗透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对于这一模块知识在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只会单纯地运用某一本书甚至某一课的内容进行题目的分析与解答,这样往往会使有着紧密联系的法律知识显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针对这一学情,我在讲评这一题目时,先与学生一起回忆了三年来所学的法律知识,经过讨论,归纳总结如下:

然后引导学生从其他法律知识角度进行变式,如:

变式1:材料是如何体现法律特征的?

变式2:请你运用“遵纪守法”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让谣言止于“智者”?

变式3:请你运用“崇尚法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让谣言止于“治者”?

变式4: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说说,材料反映了哪些观点?

四个变式和原题都属于法律模块,它们既有相互联系又有不同的角度,变式1与原题从法律的作用与特征角度做比较;变式3与4分别从公民与国家角度提出要求;变式4从法律模块的整体性方面提出设问,运用这种“类似但有区别”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变”的题目中发现“不变”的本质,探求“不变”的规律,在角度多变的变式训练中,有利于学生完善对同一模块知识的认知结构,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拓宽解题的思路,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2.异模同角: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善于从全方位思考问题,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确实是这样,对于某一个问题,如果运用已有知识,统筹兼顾地予以分析,就会发现: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用的是不同的模块知识设问,答案也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进入初三复习阶段的学生在分析题目时,时常会摸不着“大门”,进不了范围;在回答问题时,时常会说得头头是道,但与答案南辕北辙,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对模块知识。所以,在初三复习的最后一段时间,我试着运用异模同角的方式开展变式训练,即在同一材料下,运用不同模块的知识,设置相同角度的题目进行变式训练。这样的变式训练,能使学生对于不同模块知识的异同之处有一个直接的分析与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模块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模块知识思考类似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二:(2014年吴中区一模29)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在《网名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目前,举国上下正在掀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热潮。

问:请用八年级“振兴中华”有关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这题着重考查八年级下册“振兴中华”模块下我国的传统美德和资源现状,考虑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因远不止于此,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这一问题后,我要求学生思考:还可以用哪些不同模块的知识设问?学生成了问题的设计者,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一番热烈的探讨,学生提出了不少像模像样的属于不同模块知识的设问,现将部分讨论成果罗列如下:

变式1:请运用国情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变式2: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角度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变式3:请用“放飞梦想,立志成才”的知识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以上变式训练是在同一材料下,考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因,可以说材料相同,角度相同,不同的是所用知识,这就使考查的知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变式1考查基本国情与资源国情,变式2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变式3考查艰苦奮斗精神,虽然是同样一个设问,但是由于运用的模块知识是不同的,因此答案往往截然不同。通过这一模式的变式训练,学生对于不同模块知识间彼此的异同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同一设问相关知识有概括性的认识,在审题、答题的过程中更注意模块知识的限定。

3.同境异型: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是指思维活动能根据已有信息,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分析和解决。进入初三最后一个阶段,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向我倾诉的不是数理化的偏,也不是语英史的难,而是思品题的烦,他们烦于不能精准地审题,不能规范地答题,不能全面地得分。为此,我特意运用同境异型的变式训练,即同样的情境材料,从不同或相同知识范围设置不同题型的设问。思品的主观题一个题目分值为五六分,对于一张总分50的试卷而言,这是一个很重的比重,所以,在这一变式训练中,我特意与学生训练了主观题中出现几率最高的几种题型:演绎题、辨析题和表格题,通过同境异型模式的变式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格式,深化书本知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案例三:(2014年张家港一模27)围绕2014年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某校九年级(8)班学生组织一次主题学习与探究活动,学生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并制成下表:

1978年与2013年某市A县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问:上表反映了A市哪些成就与问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表格型题目,也是学生最薄弱的一种题型,学生往往对表格中的信息提取缺乏全面性,对此,我与学生再次回顾了此类题型的答题要领:(1)细审表格中出现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标题、小注、说明性文字;(2)分析表格中数据,既要横向比较看差距,又要纵向比较看变化;(3)注意表格中的内在联系,找到表格数据与教材的结合点,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题目。

其实,典型的表格题只要稍作变动,就能转变成其他题型,因此,对于原题,我做了如下变式训练:

变式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

变式2:有人认为,“只要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一定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请结合“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有关知识,谈谈看法。

变式1是一个典型的演绎型题目,学生大多知道此类题目的答题格式,即材料+观点,变式2是一个辨析型题目,我已与学生进行过多次训练。在这一题目中,我将思品题中出现几率最高的三种题型放在同一则情境下进行变式训练,旨在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狭窄性,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的思路,使学生触类旁通,摆脱“题海战”。

4.异境聚问:促进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巧用地方特色,是思品学科的使命与活力所在,这就决定了思品题目的情境材料会与时俱进,这着实难倒不少学生,其实,很多时候,题目变的只是情境材料,不变的是考查的知识点。思品学科教师要学会进行异境聚问的变式训练,即通过不同的情境材料,采取聚焦的方式,整合和夯实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似曾相识”的题目中加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案例四:(2014年相城区一模27)材料:米歇尔讲到“美国面孔和中国面孔”时强调:“对世界而言,你们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美国面孔和最好的中国面孔”;“我希望你们能继续受益于彼此,互相学习,同时建立起友谊的纽带,而这些纽带能在未来数十年丰富你们的生活,也丰富我们的世界”。

问:请你运用“融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向世界呈现最好的中国面孔?

一开始,很多学生对这一题目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一方面着手,在与学生共同分析了材料与设问之后,很多学生很开心,因为这个知识点在2011年中考中考过,只不过,当时的情境材料与这张试卷上的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九年级书本p28第二自然段的印象,我对于这一题目做了异境聚问的变式训练。

变式1:(2011年中考)苏州博物馆新馆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他坚持“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即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既体现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并借鉴西方博物馆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独具特色,无与伦比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融入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苏州博物馆新馆“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的正确性。(3分)

变式2:当前,苏州市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宜居的新苏州,谱写好“中国梦”苏州篇章的重要时期。苏州市委研究确定了16字的“苏州精神”: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我们要让苏州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苏州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提振谱写好“中国梦”苏州篇章的精气神。

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建设崇文睿智的苏州文化?

这两个情境材料与设问,其实考查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在给学生呈现了不同的情境材料后,我让学生从三个不同的情境材料中找到设问的共同之处,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P28的知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我们要意识到:变式不是盲目地变,要把握中考走向,紧贴教材,让学生在重难点突出的变式中学有所获;变式也不是胡乱地变,要符合学情,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在有效训练中学有所得;变式更不是无节制地变,要适度适时地进行,让学生在新、精、活的变式中学有所长。我们要认识到:要想使变式训练具有更强的目的性、有效性、适度性,模式远远不止我在文中谈到的四种,需要运用哪一种进行变式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我要继续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对于我而言,要更好地让学生做到“善于变式,方能变通”,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设问变式角度
神奇的角度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角度不同
人啊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