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256例的临床分析
2014-11-13侯延平
侯延平
大肠息肉是指突出于大肠肠腔的隆起性病变,但一般所指为黏膜局限性隆起,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分为球形、半球形,有蒂、亚蒂和广基型[1],由于大肠息肉临床上常无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较轻微和不典型,易被忽视,常以便血、大便带血及排粘液便就诊,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2],及早切除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近2年来,我院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切除及氩气刀灼除大肠息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256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诊断为大肠息肉,经活检或切除标本病检排除恶性肿瘤,其中男135例,女121例,年龄9~88岁,平均 56.5岁,单发 125例(48.8%),多发 131例(51.2%)(表1)。
表1 256例患者大肠息肉发病情况
二、操作设备
富士能4400主机,590电子结肠镜,西赛尔高频发生器、氩气刀,Olympus公司所生产的圈套器。
三、术前准备
①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凝血功能及心电图;②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术前1 d进食白粥,晚22时口服酚酞片0.3 g,次日9时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137.15 g/袋)配制成2 000 mL溶液,以最后排清水样大便为佳,如肠道仍不清洁,于术前补行清洁灌肠;③术前对高频电发生器及相关器械进行检查调试。
四、治疗方法
术前进行全结肠常规检查,达到回肠末端后退镜,确定息肉数目、部位、形状、大小、隆起高度及基底宽度,对直径小于0.6 cm扁平样隆起,行热活检钳钳除,对有蒂及短蒂息肉直接用圈套器切除,创面常规使用金属钛夹,对较大的无蒂息肉,先在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然后再行切除,术后创面常规使用金属钛夹预防出血穿孔,对粗蒂息肉,先用尼龙圈于基底部结扎后再行切除,所有钳除或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对单发息肉,术后1年复查结肠镜,对多发者,术后半年复查。
五、术后处理
对直径小于0.6 cm小息肉患可进食半流饮食,无需进行特殊用药,直径0.6~1.5 cm的息肉患者予进食全流饮食,直径大于1.5 cm息肉患者予禁食一天,术后使用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一日,同时补充水电解质,如无腹痛或出血,可进食半流饮食。
结 果
一、息肉分布及病理类型
256例共切除息肉396粒,所有病理均行组织病理诊断,大肠息肉分布情况与病理类型情况见表2。
表2 256例息肉分布情况与病理类型的关系 [n(%)]
二、并发症发生情况
256例患者术中和术后24 h内发生出血8例,发生率3.12.%,24 h后出现出血2例,发生率0.78%,所有出血患者均在术中或术后结肠镜下使用局部钛夹止血成功,发生穿孔1例,发生率0.39%,经外科手术治愈。
三、随访情况
256例患者中单发者术后一年有20例再次发现息肉,占16.%,多发者中术后半年再次发现息肉31例,占23.66%,所有再次发现者仍按上述方法治疗。
讨 论
大肠息肉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可分为炎症性、腺瘤性、增生性、幼年性等类型,大部分为腺瘤性,腺瘤性息肉是被公认的癌前病变,切除大肠息肉不仅可缓解息肉可能产生的症状(疼痛、出血等),而且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3]。
近年来随着电子内镜的不断开发运用及普及,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提高了此类疾病的发现率和内镜下的切除率,黏膜下注射术、尼龙圈结扎术、金属钛夹的使用以及氩气刀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了消化道穿孔和出血的发生率,正确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操作技术、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保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4]。
做好肠道准备、术中操作者与助手的默契配合都很重要,术后24 h均应卧床休息,直径小于0.6 cm息肉者可进食半流饮食,0.6~1.5 cm予进食全流饮食,大于1.5 cm者予禁食24 h,并使用抗菌素及止血药物,注意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
大肠息肉摘除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加之结肠皱襞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盲区,会出现漏检情况,其中多发息肉者有更高的复发率,故大肠息肉摘除后、应强调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新的病变和复发病变,及时处理。每次复查时强调全结肠镜检查,对于新发及复发的息肉予以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很重要,肠道的清洁可减少肠镜检查的盲区,亦利于术后电切伤口的愈合,从而减少并发症。内镜下治疗的过程中,还应根据息肉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息肉的彻底切除,并减少术后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行内镜下息肉治疗的患者需做好术前评估,个体的差异及患者的体质状况,决定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既往有心脑血管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病史者、近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凝血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者等,如行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的出血风险均大大增加,这在以后的治疗中有待进一步比较和深入观察。
1 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60.
2 刘厚钰,姚礼庆.现化内镜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
3 许国铭,李石.现化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16.
4 张德龙,刘云红.内镜下诊治大肠息肉546例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08,30(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