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11-13朱华娣
朱华娣
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知识和理论的具体应用,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生的情感、意识、能力、耐力进行培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在浓厚学习兴趣的触动及良好学习氛围的影响下,才有信心、有毅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因而,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教材,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巧妙地安排学生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1)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有效课堂教学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经据典,启发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各学科有机整合,将数学与语文、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还可引用数学典故、名人事迹等,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3)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中生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因而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系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讲“三角形”时,教师可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图像、物体等,进一步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教学是关键
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初中生处于感情敏感期,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耐心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给学生探讨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实现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特点,逐渐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从归纳型教学向演绎型教学发展,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任务型”教学方式,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讨、自主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好习惯.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实践是重要保障
创新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和应用实践.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重视课外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将所学数学知识成功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外实践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课外作业、生活体验及“身边大发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取得新突破,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平均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当“裁判”,记录跳远比赛中选手每次起跳的成绩,并以五次成绩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终成绩.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广开思路,开拓进取.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