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捍卫中国?
2014-11-12
机器人捍卫中国,并非说要用机器人来打仗,而是要用机器人来捍卫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
最近的三则新闻连在一起读别有意味。一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的实际成本接近美国,首要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很快。二是,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买家,去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机器人都是被中国人买走的。三是,海尔裁员,有媒体调查发现这和机器人的使用有关。三则新闻联系起来,揭示出一个不太为人熟悉的新动向:劳动力紧缺之下,机器人可以继续捍卫并升级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波士顿咨询公司比较了全球前25个出口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该调查认为,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泰国、中国大陆,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低,主要是低在用工上。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和中国持平,但是能源消费低。而美国,则生产率更高,能源成本更低。
比劳动力成本,拼不过印尼、印度、泰国;比能源价格和生产效率,又敌不过美国、墨西哥——担心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危”之下,革新之机来了。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买家。
机器人的劳动效率很高。海尔裁员事件后,记者采访了不少中国著名家电企业,结果发现,这些厂家几乎都引入了机器人进行工作,而且都很肯定机器人的效率。某电机公司就表示,每引进一台小型多关节机器人,可以代替两名工人的工作量,在两年里即可收回成本。而在5年前,收回成本需要3~4年。
在使用过程中,机器人还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方面,操纵机器人很酷,所以对有朝气和挑战精神的年轻工人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机器人对于改善工作环境也大有好处。那些脏乱差的工作,机器人都能做。一家本土机器人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就说:“机器人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工人从恶劣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基本能杜绝尘肺病。”
机器人能够如此有效地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难题,大批引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每年的机器人进口量的平均增幅达36%。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数量居世界第一,较2012年增加了近60%。
但是,机器人也带来两大“人”的难题。其一,机器人也需要人来操作维护,这又是一场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艰难赛跑。其二,收入分配可能更悬殊。除了高级技工外,机器人也需要普通工人配合操作,不过这个工作技术含量极低,培训两天就能上岗,可替代性简直百分百。这就意味着,那些低技能工人面临着收入更低或者失业的困局,而这个群体为数不小。
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大买主的速度很快,许多分析家都认为,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举动。但是,如何做好技术培训和收入分配,是两道重要的课题。技术发展的成果,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否支持大量引入工业机器人?
@腾讯今日话题:投票结果,31946人表示支持,5716人不支持,二者比例为85∶15。支持者认为,进不进口机器人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更经济、更具服从性的机器人将是必然选择。质疑者认为,倘若教育跑不赢技术的话,那么一切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