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应对措施论述

2014-11-12刘石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应对措施

刘石

[摘要]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估,采用短期质子泵来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在对此类患者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可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临床诊断;应对措施;喉咽返流

[中图分类号] R7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017-02

在耳科疾病中,咽喉返流(LPR)较为常见,此类疾病主要是指胃内容物流至食管括约肌以上的位置,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体征与症状[1]。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咽喉部异物感、慢性咳嗽、咽喉肿瘤、声嘶等[2]。大量的研究资料证实,LPR为胃食管返流的另一种表现,该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为胃蛋白酶以及胃酸,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质子泵抑制剂(PPI)以及胃动力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3]。为分析讨论喉咽返流疾病的临床诊断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该研究将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所收治的110例疑为喉咽返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返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以及返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来对其进行评估,其中有72例患者的评估结果为阳性。在这72例咽喉返流患者中,有30例女性,42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14~76岁,平均年龄为(44.3±7.1)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4±0.6)年。所有患者的咽喉部临床症状主要为:2例反酸嗳气,5例患者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5例患者吞咽不适,13例患者存在频繁清嗓动作,22例患者存在咽部异物感,14例患者为慢性咳嗽,11例患者声嘶。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20 mg奥美拉唑来进行治疗,服药2次/d,对患者进行连续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给予10 mg多潘立酮进行口服治疗,服药3次/d。采用RFS以及RSI评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

诊断指标:患者的RSI评分>13分或RFS评分>7分为阳性。

疗效判定指标: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对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进行评价,它主要包含了0~3分这四个等级。显效:VAS评分至少减少75%;有效:VAS评分减少25~75%;无效:VAS评分减少25%以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有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出现了明显改善,利用电子喉镜来对患者的喉部病变进行检查,发现其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其余18例患者的症状改变不明显,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咽喉疼痛的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

3 讨论

目前,在对咽喉返流进行诊断时,尚未发现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对此类患者的发病机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使患者得到及早的救治,对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针状进行详细询问就显得十分重要了[4]。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必须确定患者的咽喉部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尤其是粘膜增厚、杓间区充血水肿,同时,还必须注意喉部黏液分泌增多是咽喉返流的非特异性体征。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有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出现了明显改善,利用电子喉镜来对患者的喉部病变进行检查发现其病变明显减轻,其余18例患者的症状改变不明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咽喉疼痛的情况。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该研究的这一结果与某些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在对咽喉反流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RFS以及RSI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在对疑似咽喉返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采用短期质子泵来对其进行试验性抑制治疗,此类治疗的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好,因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对此类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志鹏,闫国强,狄雪云,等.喉咽返流疾病在临床的相关诊断及应对措施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2):227.

[2] 杨希林.双探头三传感器导管pH监测对喉咽返流患者的临床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2):193.

[3] 刘海兵,罗光平,曾甦漪,等.咽喉返流性疾病68例诊断及治疗[J].四川医学,2011,32(7):1035-1037.

[4] 臧艳姿,王丽萍.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及语音声学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5):440-443.

[5] 丁健慧,陈秋坚,陈斌等.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61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4):1733-1735.

(收稿日期:2013-11-26)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应对措施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