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现状与对策

2014-11-12王建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高职院校对策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各类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突发群体事件的特点和原因,提出对策,为高职院校处置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与指引,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处置能力,保障学校稳定安全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急处置 对策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复杂多发。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类别、特点,应急处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希望为高职院校处置突发稳定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与指引,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对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高职院校的稳定安全与改革发展,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1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原因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及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具有其特殊性,是指在学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突然发生的,影响学校稳定,已经或可能对学校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教育教学秩序或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的事件。

1.1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分类

一般来说,从事件的原因来看,有人为型事件和自然型事件;从影响范围面来看,有个人层面的、学校内部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按照事件的性质,目前比较普遍分为:一是政治突发事件,即因为政治原因,在从众心理支配下,往往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或者其他看似正义的初衷出发,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邪教组织活动等;二是学校管理突发事件,高职院校扩招迅速,办学条件和管理往往跟不上发展,因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生活服务、学习条件、师生矛盾、人际关系等问题而引发的上访、罢课、罢餐、破坏公物等突发事件;三是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因为周边及校内治安、校园恐怖暴力袭击、学生非正常死亡等引发的突发事件;四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因为自然现象引起威胁师生安全的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五是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主要有火灾、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教学安全事故以及其他安全问题引发的人身伤害甚至死亡突发事件;六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是较为严重的重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七是信息安全事件,通过网络传递反动、色情、邪教信息等活动、窃取秘密信息、破坏网络等突发事件。

1.2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其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行为素质都有比较大的落差,因此,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既有突发性、群体性、危害性、难控性等高校共同特点外,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一是活跃性与盲动性并存,高职院校学生精力充沛而活跃,但对政治关心不多,缺乏政治敏锐性,表现在突发事件中就是活跃,敢作敢为,但往往比较盲目莽撞。二是迟钝性与从众性同在,高职院校学生政治上敏锐性不高,甚至在政治上比较迟钝,但是从众心理却比较突出,在政治类事件中主要受本科院校的学生串联、鼓动,从而卷入事端,在突发事件中,若正确引导,往往能够有效地抑制事件,反之则极易导致事件的恶化。三是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高职院校规模大多上万,人群密度大,开放程度大,人员往来多,信息交流快,同时高职院校毕竟是一个有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组织,相对社会又比较封闭,如果管理有效,则井然有序,管理稍微疏忽,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很快增加。四是热点性与扩散性。高职院校广受家长、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很容易波及其他高校,极易被社会上的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引起放大或辐射连锁反应。

1.3 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

一是学校规模扩张带来的副作用。学生人数的增加与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不仅增加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造成管理上的不适应,甚至管理混乱。

二是办学功利化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往往重技能,轻人文,部分教师心态浮躁而功利化,不能“身正为范”,导致学生产生功利化的心态。一些学校营利创收、收费高而乱、乃至钱权交易、教育腐败等不良现象,不但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甚至使一些贫困生出现了心理与行为障碍,成为了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

三是信息社会带来的新挑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更多方便和广阔空间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网上虚假信息、煽动信息、个人情绪化甚至恶意造谣中伤信息满天飞,并通过互联网、手机迅速传递,引发学生心理和行为失衡甚至引发突发事件。

四是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带来的隐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呈现的多样化格局,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既使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也使其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虽然已经进入成人年龄,但是其信仰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错误的、腐朽的、消极的思想侵蚀。同时,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诸如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等使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等,而这些现象极易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渠道对他们产生精神刺激。如果这些精神和心理状态长期存在,如果遇到合适的导火索,势必引发多种突发事件。

五是独生子女的特点带来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90后、00后,独生子女数量居多,他们对突发事件缺乏承受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再加上家长只重视考试成绩,对其全面素质重视不够,导致他们在遭遇挫折失败时,往往不够坚强、勇敢,承受能力差,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冷漠、仇视等心理,有的甚至反映过激,走上自伤、伤人等犯罪道路。

六是金钱至上思潮的不良影响。社会上物欲横流,人文精神关怀缺失等这些不良社会思潮严重影响到学生,学生心态浮躁,世界观、价值观扭曲,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矛盾四伏、心态浮躁的“危机桶”。

2 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endprint

作为建校时间较短、基础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加强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应急预案体系,但从实施的结果看,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与问题:

一是理念滞后,不适应当前形势。高职院校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理念滞后,没有形成预防、应急、善后等一系列完善的体系,往往把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看成学生、保卫部门事情。虽然重视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却缺乏预见性和主动的预防措施。近年来虽然观念有所改变,但仍未形成大校园应急管理概念。

二是缺乏长效性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力量困难。目前,高职院校的应急管理还处于“应急”状态,管理机构一般是临时机构,成立一个领导小组,设立一个办公室,挂靠在常设部门,往往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才想起来还有这个临时组织机构,甚至在事件发生比较严重的时候才会成立起来,在事件解决之后,应急管理机构或者工作小组就自动解散。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进行联动应急,耽误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期,进而造成不良或者不可逆转的后果。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缺乏长效管理体系、长效机制和预见性。

三是制度薄弱,应急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和保障。制度薄弱是众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高职院校有的不重视制度建设,有的措施不完善不配套,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有制度不落实等。

四是职权不清,职责不明。从宏观方面看,是条块应急管理职权划分不够清晰、职责分担不够明确,造成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出现协调困难、管理脱节、行动衔接配合不到位等问题。比如政府对高校管理主要实行属地为主的原则,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同时也管,很难说以谁为主,学校多头开会接受任务、多头请示汇报,造成效率不高,甚至贻误工作。

五是综合性风险评估工作薄弱。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是应急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制度,提高了应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强化了风险意识和应急管理意识。但因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有所不足,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因而,未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随意性大,大大降低了其科学化水平和利用价值。

六是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师生参与程度不高。高职院校的应急演练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无法实际操作,因而,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十分薄弱。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应急演练,但演练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做好高职院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处置的对策

3.1 树立先进的应急处置理念

高职院校管理者和领导应树立科学、理性、具有前瞻性的应急管理理念。一要树立常态管理理念。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突发事件不再是偶然,而成为了常态,这种认识应成为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基本理念。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应急管理的人性化,树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三是大校园应急管理理念。应急处置工作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社区、家庭乃至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四是预防为主理念。预防是重心,引入风险管理机制,才能防范于未然。

3.2 建立常态化稳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畅销化机制

学习国外经验,建立常态化管理体系,改变临时机构疲于应付的状态,统一领导和指挥,统一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突发稳定安全事件进行有效、稳妥的处置。一旦发生稳定安全突发事件,该组织体制立即开始运转,按照事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及时地做好处置工作。

3.3 提高法制建设水平,提供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高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方面,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突发稳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制建设,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

3.4 规范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

事实证明,突发事件发生前一定有先兆,目前实行的风险评估制度就是为了发现事件的苗头,从而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突发稳定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规范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把事件的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3.5 加强善后处理机制建设,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

尽管我们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控制、处置稳定安全突发事件,但是要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加强善后机制处理建设,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制定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改进工作的操作方案并实施,总结教训,提出改进的措施。善后处理的还应开展心理干预,开展心理治疗和精神安慰,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恢复到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凯,张一飞.浅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金蝉娟.高职院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成因与预防对策[J].科技资讯,2007,8.

[3]白寿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新时期职业院校稳定安全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H1353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建设(1960-),男,陕西商洛人,高级工程师/讲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