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及作用

2014-11-12徐杨

关键词:课堂提问作用初中语文

徐杨

摘 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提问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着学生学习的欲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作用作一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74-1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语文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着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主要表现为:1.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2.教师满堂问;3.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等。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等。

面对课堂提问有效性低下的现状,能不能将每一堂课都按照既定的目标行之有效的进行引导和组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今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改革如今的教学模式,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1.激发兴趣的作用。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有着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关键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钻研教材、探求问题的兴趣。通过提问,因势利导,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的振奋,体会到发现的欢乐和喜悦,意识到自己智慧的潜在力量,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2.引导参与的作用。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会引起学生好奇,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并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等,积极探索问题答案。例如,笔者在教鲁迅《孔乙己》这篇小说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七嘴八舌进行讨论。总之,孔乙己是封建科举时代一个落魄读书人的形象。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二是孔乙己做人也不端,他既不会营生,又好喝懒做,甚至偷人家的东西,这些是导致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原因。所以,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3.督促锻炼的作用。首先,课堂提问是平时检验的一种方法,教师借此可测试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既然与成绩的评定有关,课堂提问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作用。其次,学生在众人瞩目之下能否正确地答复教师的提问,被视为是与其自身荣誉相关的大事,因此课堂提问能对学生构成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从而起到经常性的督促作用。教师授课时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倘若长时间持续下去,将会抑制学生主动思考能力。采用课堂提问这一手段无疑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主动,同时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活动。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应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而教学提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能领会知识和能用语言把知识复述出来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学生清晰的语言表达,反映了其内部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的连贯性。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巩固强化的作用。人的记忆效果与注意力是否集中密切相关,只有受到人们注意的问题才能被人们牢牢地记住。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人的记忆能力又是有限的,要想一字不漏地记住课堂上教的全部内容,既是愚蠢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课堂提问通常是针对教材的要点和难点进行的,其导向作用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舍弃次要材料,从而提高记忆效率。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很多是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比如有位教师教《口技》,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一下口技表演者表演的三个场景的主要内容。第二,找出课文中写宾客反应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三,文中前后两次写到了口技人所用的道具,有什么作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侧面描写的作用,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的结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问,学生在问题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实践表明,如果课堂上学生只是“静听”,那么他们所吸收的知识会因缺乏强化而不能巩固。通过提问能迫使学生起“自我强化”的作用。可见,提问对巩固所学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5.反馈调控的作用。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是一个实施控制的过程,要有效地进行控制就离不开反馈。课堂中,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有语言反馈、体态反馈、书面练习反馈和测试反馈等。但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准确、具体、及时。通过课堂提问的语言反馈,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提问的效果,能使教师迅速而及时地调控教学过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作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