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2014-11-12张静慧谷华丽冯彩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角型三联眼压

张静慧 谷华丽 冯彩霞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张静慧 谷华丽 冯彩霞

目的 探讨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 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眼压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3%;术后视力<0.3患者8例, 视力0.3~0.5患者35例, 视力>0.5患者22例;相较治疗前患者眼压明显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可临床推广应用。

三联手术;老年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及青光眼均为老年人常见眼病, 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 可导致不可逆致盲。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0~70岁老年人是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人群, 而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传统临床治疗方法多是先对青光眼进行治疗, 患者眼压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治疗已经逐渐在临床推广。为对三联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29例,女36例, 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3.21±4.11)岁;其中左眼28例, 右眼25例, 双眼12例;患者术前视力均≤0.5, 平均眼压为(24.06±4.11)mm Hg(1 mm Hg=0.133 kPa), 术前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在20 mm Hg左右。

1.2 方法 患者术前3 d均接受眼科常规检查, 主要对眼压、视力、色觉、房角、眼部A/B超、角膜曲率、光定位等进行检查, 术前1 d患者停止使用缩瞳剂, 术前30 min对瞳孔直径测量后, 采用稀碘伏对结膜囊进行冲洗, 同时采用美多丽扩瞳, 对于眼压过高患者, 可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保证患者眼压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操作。

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将2%利多卡因0.5 ml注射上方球结膜下, 12点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L”型结膜辨, 12点方位做大约4 mm×5 mm半层巩膜瓣, 15°的刀作3点或9点方位角膜缘侧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常规水分离后,吸除乳化晶体核, 采用I/A将皮质吸净, 用5.5 mm的刀进行扩大切口后, 将硬质人工晶体(直径5.5 mm)植入, 剪除0.5 mm直径12点方位的根部虹膜及巩膜瓣下4 mm的小梁组织, 采用10-0线对巩膜瓣间断缝合, 8-0可吸收缝线对结膜及球筋膜连续缝合。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眼压进行观察,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 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划分为<0.3, 0.3~0.5, >0.5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出现2例角膜轻度水肿、3例前房积血, 均在7 d内消失, 未出现浅前房、玻璃体溢出等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7.7%。

2.2 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视力<0.3患者8例, 占12.3%;视力为0.3~0.5患者35例, 占53.8%;视为>0.5患者22例,占33.8%。

2.3 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1.36±4.13)mm Hg, 相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机体功能及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及退化,这就导致其疾病发生率较高, 而白内障则是老年人常见眼部疾病, 多数研究发现年龄增加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2]。一旦白内障病情进展, 演变至膨胀期时, 极易诱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视力受到较大影响, 并导致不可逆失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解剖特点如下:晶状体较大、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等, 而随着疾病进展, 晶状体增厚, 虹膜及晶状体接触面明显扩大, 后房房水排向前房阻力显著增加, 进而导致眼压升高及瞳孔阻滞等现象, 因此多数学者[3]认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发病因素为晶状体改变, 所以在治疗时, 常将晶状体因素作为治疗主要针对因素。传统治疗多为先对青光眼进行治疗, 之后再治疗白内障, 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同时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痛苦, 治疗依从性较差。

随着眼部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 前房填充剂改良, 三联手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已有的文献报道只要在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 控制患者眼压在正常值, 即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4]。三联手术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同时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恢复效果良好, 术后仅会出现少数轻微不良反应。在手术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事前检查患者虹膜无粘连、视力光感及瞳孔<6 mm时可采用本手术操作。为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前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眼压, 保证手术的顺利操作。及时给予患者三联手术操作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视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减少了患者视功能受到的不良影响, 避免了患者失明等风险, 因此当患者确诊为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时, 可考虑给予三联手术治疗, 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改善, 减少视功能损伤, 减少患者痛苦, 可推广应用。

[1] 李维娜, 梁宗宝, 邓艺萍, 等.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比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4, 32(3):266.

[2] 孔科磊, 周和政, 江文珊, 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分析.眼科新进展, 2011, 31(3):261.

[3] 程茗, 肖虹, 贺翔鸽.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4):1388.

[4] 王真艳, 陈为民.某基层医院802例白内障防盲手术临床分析.激光杂志, 2014, 35(2):85.

2014-06-12]

462000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角型三联眼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