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技术服务案例分析
2014-11-12金小华
摘要:小微企业的创新优势是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针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通过三个案例分析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需求,探索小微企业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技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施方案,搭建灵活契合的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提出其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和成效评估方法。
关键词:小微企业 自主创新 构成要素 发展战略 社会化
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九成,创造了全国50%的财政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70%的创新成果以及80%的就业岗位[1]。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艰巨任务,研究如何发挥小微企业的创新优势,激发小微企业创新潜力和发展活力,无疑对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
1 小微企业技术服务案例分析
1.1 案例描述
案例一:家族性质私企,员工160人左右,其中几无本科毕业生;生产型;企业决策人推销出身;调度企业按订单分级组织生产;研发策略不成熟:以小博大。
技术服务内容:制订一线作业标准;培训平台代培;技术平台个性服务。
案例二:大陆、香港两地上市企业;员工1200人左右;专科骨干;准科研型;企业决策人专业技术出身;不采用ERP;市场细分度高;研发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技术服务内容:
员工准入培训;条件管理;技术引介和标准化。
案例三:大陆上市企业;员工1800人左右;管理层多团队;生产型;企业决策人投资人出身;大规模、竞争性市场;采用ERP管理;成本规避型技术开发。
技术服务内容:
员工现场培训方法;设备故障树管理;校企合作。
1.2 案例分析
1.2.1 企业战略
小微企业决策人个人经历、性格等主导了企业发展战略,这是家族企业较为普遍的特征。以ERP为例,尽管其管理思想都能接受,但实施方式差距很大,上述案例实际分别表现为:①自制管理表格,建立集中调度中心制度,为决策人个人服务;②沿用其成本管理模式,对结果管理条件化,忽视过程管理;③全盘接受,但执行中变形,如现场数据人为调整至合乎系统规定区间、投入人员窝工现象明显等。
1.2.2 产品质量
客户分级对应产品质量分级,符合“质量就是符合性”的定义。但为满足客户①通用管理标准如ISO9000系列和ISO14000系列;②行业竞争性标准;③单项性能或可靠性指标等要求,上述案例实际分别表现为:①在缺乏检测试验设备的条件下,承诺后补救;②《质量手册》等主要文件委托撰写,验收等环节委托办理,产品质量管理形实差距不均衡;③客户质量问题反馈流程执行不标准,处理不专业,对生产现场管理效用不足。
1.2.3 技术创新
市场同步、同行竞争是小微企业提升技术的源动力,单项技术领先是小微企业的不懈追求。小微企业管理者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动态跟踪学习前沿技术是他们发展企业的必然选择,专业化是小微企业在技术进步中获取繁荣的法宝,回避与大规模企业的直接竞争而力求在细分市场上有所作为,是小微企业成功的关键[3]。上述案例实际分别表现为:①模仿技术创新:通过剖析国内外同行产品,根据产业技术特点,自身发展阶段和条件,选择有利于企业成长的技术跟踪方法,突出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在仿制中进行技术创新;②自主技术创新:细化和利用外部资源、政策,获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建立技术创新制度,引进完整的专业技术团队,实现跳跃性发展。③合作技术创新:主动走与科研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合作的创新之路,特别是在企业既有产品需技术升级时,吸收短期技术人才进行单项技术突破,选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高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1.2.4 社会管理
小微企业在其内部管理而言是小社会(或者说是社会的缩影),外延即是大社会,因此其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涉及到影响社会的主要包括:①安全技术:生产、检测用特种气体、腐蚀性有毒化学品、易燃性溶剂等在采购、运输、使用、处理各环节需要配置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留住、用好这类专技人员在小微企业中本身需要管理者的智慧;②环保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精细,有污染环境的现象,需要企业主动上报、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切实负责;③设备技术:需要配置的设备不足,而自身已有的贵重设备利用率低,表现出的正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④人力资源:员工流动性大是小微企业最为共同的问题,而多数小微企业管理者并没有产品质量是由工作质量决定的意识,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维持质量水平,但不能提高质量水平更难以发挥员工的主观创新积极性;⑤知识产权:小微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主要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合作项目专利,同时在企业内不乏侵犯软件著作权等行为。
1.2.5 其它
①融资支持:由于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层面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区域民间资本雄厚,目前有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并不愁融资难。②法律支持:小微企业通过聘请法律顾问等方式,相当于应用了社会法律服务体系,已经使用较小成本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了保障。③财务支持:小微企业具有的家族企业特性,使得企业财务工作即使聘请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财政权也是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相关人员职权划分的合理性将会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长远效用。
2 小微企业对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的需求
小微企业技术进步需要:①人才;②信息;③机制;④管理。
2.1 小微企业的几个需求缺陷
2.1.1 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缺陷
①高级专业人才:小微企业决策者对待专业人才,在创业时不惜重金,而在度过企业难关后又对引进人才的高工资、高待遇产生心理失衡,其结果是进不来、留不住;②技术人才队伍: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员工培训、运行维护,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带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因此,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小微企业技术进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技术平稳期,技术队伍成员的使用在小微企业中常常不尽如人意,容易分化、出走;③管理人才:小微企业求才之意与管理惯性之间有太多的纠结,管理人才不愿进入小微企业,究其原因,工资待遇是一小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观念认识不可避免地会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发生冲突,如果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沟通和时间成本,那么新人出局,企业照旧的状况在所难免;④基层员工:a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不足;b培训需求模糊;c培训缺乏科学性与计划性;d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反馈[4]。
2.1.2 小微企业的信息需求缺陷
①文化:利益至上只能是短期的共鸣,来自不同背景的员工没有一致的形而上的追求,企业就没有立足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小微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培育;②技术:海量信息社会需要采集、分析、处理、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小微企业缺乏情报分析人员;③市场:捕捉市场信息是小微企业经营者的长项,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细化产品系列、分层处理客户需求。
2.1.3 小微企业的机制需求缺陷
①社会化服务:没有功能基本齐备、项目不断更新的技术服务平台;②共享化资源:制造、检测、试验设备配置分散,或闲置或短缺不一而足;③特种应用通道:涉及安全、环保等领域的公共应用通道很不便利,隐形缺陷很大。
2.1.4 小微企业的管理需求缺陷
①标准:缺乏分类分层分级的处理,导致效用不直接;②方法:即管理工具,换人即换方法,缺乏继承性,波动而非上升;③执行力:缺乏测算、鉴定的有效方法,结果如会期长但会前无从准备。
2.2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微企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
2.2.1 共性服务
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服务团队中介;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培训和提升计划;行业安全、行业技能等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技术、市场发展战略解决方案;企业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服务;质量体系验证;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制造、检测、试验设备资源共享化平台;特种应用通道网上服务平台等。
2.2.2 个性服务
针对案例一:生产均衡化水平;依据订单组织生产能力鉴定;质量控制标准化。针对案例二:产品技术专利服务;校企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制度化;检测试验设备向社会共享。针对案例三:资源效能最大化;标准化管理执行力鉴定;技术人员一线化;设备维修信息化。
3 小微企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要素探究
小微企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是指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和客观需要,通过有效整合、优化各类技术资源,着力发挥网络优势,为企业在技术进步构建的一套实用高效的技术支撑系统和资源共享通道[5]。
小微企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的构成要素,根据其组织行为由四大块组成:①人才库:即由前述四大类分专长、分层次构建;②硬件资源:即社会配置分散而能形成共享资源的制造或检测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特种用品及专用运输工具等;③ 软件资源:即设计文件、加工工艺、设备维修技术资料、软件程序、图纸、技术专利和标准及格式化管理文件等;④网络平台:即集成以上资源、进行在线服务并持续提升水平的信息管理系统。
小微企业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和成效评估方法,应在政府支持下由民间按照网络服务方式进行公司化运营,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测评,逐步壮大和完善。
这样的平台建设,本身也应以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例如,在提供企业发展战略解决方案时,遵循的服务方法是:①针对家族企业特征,制订企业发展战略,不追随流行模式。②实事求是是服务团队的灵魂,适合性就是质量。③研判企业潜在需要,方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束语
小微企业在技术升级转型期作为个体自有其盛衰,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其所起到的社会效用能量巨大,以民间基层运营社会化技术服务平台诚有可为。谨以企业服务“五可五不可”原则作为结束语:战略可调适,不可套用模式;方案可验证,不可模糊度量;运行可核算,不可只求结果;研发可预期,不可赶场救火;员工可波动,不可降低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培东.为小微企业发展建设质量服务平台[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1).
[2]陈勇江.长三角地区小型及微型企业的创新缺陷与创新提升[J].中国发展,2010(10):81-84.
[3]武晓荣.发挥小微企业创新优势的几点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70-73.
[4]王莉莉.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工会论坛,2007(9):83-84.
[5]宋川真.“小狗经济”与信息化[J].信息系统工程,2007(11).
作者简介:
金小华(1964-),男,江苏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数字通信和实验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