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彰显方志文化功能
2014-11-12高浦国
高浦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方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华民族的修志事业自秦汉时期2000多年以来延续不断,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在于地方志能够“经世致用”,具有“资治、存史、教化”的特殊功能。我国的方志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由于地方志中记载了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极为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加之方志的信息史料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被称之为“一地之总览”,“一方之全史”,“百科之全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为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持,同样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方志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彰显了方志文化功能。
第一,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彰显方志文化功能。
地方志客观地记载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中有价值的资料。社会经济类志书包含的范围较广,一般包括综合经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交通邮电、商业饮食服务、财政金融、税收、城乡建设等等类目。这类志书的业务性很强,充分记载并体现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转型、开放、改革的历史沿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展示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丰富内容。由于在方志中辑录了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为各级党委、政府总结成功经验和反思教训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对于从中揭示深层次矛盾,掌握各时期经济建设的各方面特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彰显出方志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进行地情研究,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
地方志客观记载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及落实等情况。记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充分、科学地利用新方志,能够促进深化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完善与发展。
地方志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融入世界合作程度。从地方志中能够让人们清晰地看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充分印证对外开放的累累硕果,从而增强进一步开放的信心,推动扩大开放,极大提高融入世界经济合作的程度。因此说,充分发挥方志的作用,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合作。
第二,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彰显方志文化功能。
地方志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略提供借鉴。地方志记述各地党的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略。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支持各级政府履行法定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团结和带领当地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稳定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地方志所记载的这方面的大量资料,既反映成就和经验,又反映问题和失误。
地方志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提供借鉴。地方志记述各地按照《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主要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总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地方志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借鉴。地方志记述各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程,特别是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主要是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等工作。总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地方志对某一地方的党委和政府的执政为民、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客观翔实的记载,为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方志文化功能。
地方志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志不仅记载了一地的山川胜迹、丰饶物产、淳朴民风、灿烂文化、先贤传记,还记载了近代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革命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人物,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当地取得的各项成就。从方志中,人们能够了解一地的美丽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了解一地的建设成就。
地方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志记载了一个区域内的许多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物事迹、地方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财富,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的重要资料。充分重视方志在文化方面的记载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地方志承载着记载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文明需要传承,传承文明需要载体。历史上的文化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文明精华的体现,因此,地方志历来承载着记载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具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盛誉的地方志,以其资料真实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区域性,自然要担当起体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地方志对某一地方社会、文化、科技客观翔实的记载,为人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地彰显方志文化功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应积极探索方志文化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把方志文化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来,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1]《十八大报告》
[2]《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决定》
[3]《打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
[4]《方志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者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