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厂古镇 峡谷深处的千年“聚宝盆”
2014-11-12李贵平
李贵平
在中国古代,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食盐给一个地方带来了何等的兴衰?国内最长的输卤栈道在两千多年前是如何在危崖上凿造的?这些,可以在巫溪县的宁厂古镇找到答案。
巫溪县地处原川东边陲,今属重庆,自古为“巴夔户牖,秦楚咽喉”。这里也是长江三峡腹地最原始的一方净土。宁厂古镇,藏卧在绿幽幽的深山峡谷里,镇上建筑多系临河而修的吊脚楼,很多已有上百年历史。
兴起于秦汉的大宁盐场,所产食盐长期远销秦楚、川陕和云贵等地。明清时,大宁食盐更是成为皇家贡品,在明清时成为全国盐业重镇。今天,虽然大宁盐场早已废弃,但空气中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咸味儿,在莽莽苍苍的峡谷里,散发着从岁月深处传来的古旧气息。
盐泉流淌 著名盐场早成废墟
早上的宁厂古镇,厚厚的云层开始变薄,一缕阳光从云遮雾绕的山巅探出头来。经过两天大雨冲洗的大宁河谷,弥漫着潮湿而清新的空气。
走进路边破败的龙君庙,我看到一面小瀑布下有一方小池,池中之水呈褐色,上面泛着白色泡沫。在龙头吐珠石壁上,“宝源天产”四个字仿佛在说,这里就曾是原川东地区财富的聚宝盆。
这口曾经塑造了一方繁荣的古盐泉,伴随着它附近的盐场早已被废弃。盐池下方,有个残损的龙头。当地人说,在龙头没有破坏以前,这个龙头的龙嘴的两边,一边流的是咸水,一边流的是淡水。
被发现并开掘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这股盐泉依然丰沛,日夜汩汩流淌,但曾经著名的大宁盐场早已成废墟。
走进昔日的制盐车间,只见墙壁颓废,柱头孤立,房梁歪斜。地上,制盐锅灶仍在,但锈迹斑斑,杂草丛生。在出盐口,仍有一片白色盖住红砖,我用手一摸,发现这是当年制好的盐粒粘在砖上,经历岁月磨砺,已然钙化。
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在亏损的深渊里挣扎多年的大宁盐厂顺理成章地停产了。现在居住在镇上的不过200来人,很多时候,老人们喜欢坐在河边打牌聊天,年轻人则看看电视,上上网。
在镇上,我遇到两名正专心制作十字绣的女孩。面对镜头,她们开始有些害羞,说“照啥子嘛,我们又不像城里人长得那么好看”。熟络后,她们告诉我,高中毕业后呆在镇上没什么事,闲时就绣绣十字绣,一来自己喜欢,二来也可以挣点零花钱。后来,那位漂亮点的女孩笑着承认,她手头这张十字绣,是给自己在深圳打工的男朋友绣的,她准备明年嫁给他,再跟他到南方去找点事做。
逐鹿得泉 河上漂来美丽传说
说到宁厂的盐泉,流传最广的是“逐鹿得泉”的故事。《舆地纪胜》载:秦时,猎人袁氏带猎狗在高岭大峡里追一只梅花鹿,追了几天几夜,梅花鹿走走停停,诱得猎人一路追下去,来到苍翠的宝源山下,猎人饥渴难忍,他忽然听到有潺潺的流水声,一看是一注褐色的泉水。他捧起一喝,竟是浓浓的盐水。再抬头看鹿,已不见踪影。猎人方知,是神鹿指引他来寻这口盐泉的。
《水经注》上说:“巫溪水,即盐水”。《山海经》记载,巫咸国人秦时发现宝源山盐泉后,煮泉得盐,借大宁河舟楫之利,因盐而兴,开辟了一方“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乐土,创造了“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
宁厂镇的制盐业,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100多年达到鼎盛,盐灶增至336座、盐锅有1008口,产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号称“万灶盐烟”。而在民国时期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盐场依旧在溪口码头和街上出现“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盛景象。
巫溪曾被称为“巫咸古国”。明清时期,宁厂食盐因出产于深山峡谷、纯度高、盐味温和而成为全国的盐业重镇,盐品还远销秦楚、川陕、云贵等地。当时,全国各地盐商争先恐后来这里订购食盐。今天在镇上,还依稀可见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商人留下的会馆遗址。
“大宁盐场上世纪50年代是最繁华的。”镇上的退休工人陈世义告诉我,“当时镇上有100多家灶房,大部分是煤灶,少部分是柴灶。那些年,为盐厂服务的船工、搬运工就有1000多人。川东地区最早的银号也开在我们宁厂。”
“熬盐真是一件繁琐事,工序很长很多:首先要引泉,用楠竹做管道,将盐泉的水引到厂子里,然后蒸馏部分水分、沉淀杂质、熬制、过滤,最后烘干。柴灶熬的盐可以洗眼睛、去沙眼、下火,还可以洗牙。”陈师傅说。
巫溪县林业工程师任能国说,他听父亲讲,上世纪40年代初,大宁盐场为支持国人抗战,扩大了产盐规模,这可能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1942年夏天,日军飞机来轰炸大宁盐场,当时飞来5架轰炸机,一气投下30多颗炸弹。当时几个娃娃正在河里洗澡,一颗炸弹就掉在衡家涧我家附近的大芝麻缸里,幸好没爆开哦。”老任说。
东汉先民 耗时50年修建栈道
今天的大宁河西侧,距河面四五米高的岩壁上,有一条引卤栈道的残孔成串地由巫山县龙门峡溯河而上,一直延伸到巫溪县宁厂镇的后溪河,全长约270里。它应该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长的引卤古栈道遗迹。
据《巫溪县志》记载,东汉初,官署大举开发大宁食盐,为了把盐卤水从宁厂镇引到下游巫山县大昌镇熬制,先后征用了数万名民工在大宁河畔的岩壁上凿建栈道,上置竹笕,输送盐卤。这项工程耗时50多年,到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才完成,其规模之大、施工之艰难,堪称世界奇迹。
我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巫咸古国先民们,是如何用绳子把自己拴在空中在高岭峡谷进行施工的。绝壁上,他们抡起钢钎凿子,一锤一锤打眼凿孔;他们头顶蓝天,下临险滩,暴凸的肌腱被烈日晒得又黑又亮;河滩上,女眷蹲着用石头垒砌火灶,钻木取火为男人做饭。孩子们长大后,也无声接过父辈留下的钢钎继续攀岩修道。此起彼伏的叮咚凿孔声,惊飞了盘旋在山顶的鹰隼。最终,一代代先民们硬是用无数人的血汗,铺架了那条血管式的引卤通道。
而不远处的荆竹峡绝壁上,至今保存着20多具古悬棺,多年前,县文物单位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几位专家的帮助下,发掘揭开过几具,里面大多是秦汉时开盐先民的遗骸和制盐器具。
“当年我们从危崖上抬取那几具悬棺,真是步步惊心。先民们到底是如何把这些悬棺放上去的,无法想象。”陪同我采访的巫溪县档案局副局长吴健感慨说。
大山深处 蕴藏太多沧桑故事
藏卧于深山峡谷的大宁盐场,千百年来经常成为浸透血与火的古战场。看似殷实的盐场“聚宝盆”,无不蒙上一层悲情色彩。
原巫溪县志办主任汤绪泽曾介绍,明正德元年(1506年),大宁灶夫鄢本恕、廖惠,因不满盐官的勒索盐税,率千余人起义,后转战川陕,一度拥兵10万,5年后虽悉数被血腥镇压,但这次起义迫使衙署重新制定了对灶夫的征税政策并在全川推广。鄢本恕成立的大宁场盐业公会,据汤考证,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盐业工会。
1644年,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北京。两年后,其部将贺珍、贺道宁父子率兵从汉中转战大宁,他们控制了这里的盐灶,雇工制盐,得以自存。康熙三年(1665年)初,清廷调动10万大军,围贺道宁于巫溪宁厂镇。8月,贺寡不敌众,他把从贩盐获得的金银财宝分与众将士,令其分散突围逃命,自己携全家自焚。
当时,张献忠手下还有一只2500人的女营也辗转来宁,修建“女儿寨”,同时经营盐场。鼎盛时,她们拥有40多条盐船,贩盐到陕西的安康、湖北的竹溪等地。
沧桑古镇 期盼“走”出偏僻峡谷
盐业造就了大宁河航运业的发达,而镇上的民间体育传统也一直延续下来。
2014年端午节,宁厂古镇举办的龙舟赛,引来很多游客的叫好。与荆楚地区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赛龙舟不同,巫溪大宁河赛龙舟的祭祀对象叫做龙君。龙君是宝源山盐泉的保护神,供奉龙君的庙宇叫龙君庙,至今仍然保留着。
宁厂古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古老、稀有。宁厂古镇悠久深厚的盐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正是属于它的独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