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居 胡同深处是人家
2014-11-12刘东梅
刘东梅
在一个春花烂漫、温暖恣意的日子,我沿着曲折的胡同,伴随着一队队载满老外“胡同游”的人力三轮车,辨析着钉在外墙上红底白字的门牌号,询问着等活的三轮车夫、等客的兼职导游、买菜的胡同大妈、遛鸟的退休大爷,打听着一个叫着“金丝居”的“北京人家”。
拐过无数个胡同小弯,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那棵大槐树。据说,见到槐树,就离金丝居不远了。
大槐树长在大金丝胡同与小金丝胡同交界处,枝繁叶茂,年代不详。为何叫“金丝胡同”?原来,明代此处有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明代以后织染所废弃,但作为地名却保留下来。清朝《乾隆京城全图》在织染所位置上出现了金银丝绦胡同,民国时期分为“大、小金丝套”,1965年才改为“大、小金丝胡同”。
见街口立着一块介绍牌,上面写着:“金丝套地区是指北京前海北沿、后海南沿与柳荫街之间的区域,金丝套地区占地20余公顷,区域内有十七条蜿蜒曲折又互通的胡同,文物古迹众多,民风淳朴、京味十足,是什刹海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金丝居就在这弯弯曲曲的十七条胡同深处。
正在四处寻觅时,一抬头,发现大金丝胡同12号,就是金丝居了,旁边还有一块“北京人家”的牌子。
按门铃,不声不响跑来一条摇头晃尾的大狗,吓我一跳。紧接着,女主人笑盈盈地跑过来,问明来意,急唤男主人把狗带开,让我进门。穿过一道被紫色的蔷薇花锦簇的二门,一下子从喧闹的小街进入一个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的清静小世界。
站在我面前的就是金丝居的主人:男主人荆继昌,女主人王志喜。
城西旧事:一座小院的变迁
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不知怎么的,我站在这座北京西城的小院里,突然想起了童年和过去。
其实,每座小院也有童年和过去的故事。金丝居在明清时期是御医的宅子,相传金丝套地区是当时的御医院。过去,这是一座带花园的四合院。解放前,落到了荆继昌的父辈手中。1962年,被政府公私合营;1966年,在“文革”时期被政府收归国有,并且分给了一些住户;1979年,政府开始落实政策,归还了房契,但要求不能将住户撵走。随着住户的单位各自分房,一些住户就纷纷自己搬走了。但有一个原来是造反派的住户,分了房也死活不搬,性情平和中带点泼辣的王志喜有点生气,去这位住户单位找领导反映情况,愣是把住户一家一户地全部清空了,祖上传下来的这座小院总算回到荆家手中。
小院“归来”后,勤快的荆继昌和王志喜开始收拾、打理。栽花、种树、铺砖、搭建阳光房、改造地下水,把小院收拾得有模有样、别有洞天。在奥运会期间经选拔成为“奥运人家”,接待了许多游客。奥运结束后,被旅游委授予“北京人家”称号。
小院文化:风水中的京味民俗
荆继昌和王志喜是爱琢磨的老俩口。老荆务实、爱干活,聊天时他一直在厨房忙活,时不时在炒菜间隙插过来几嘴。王志喜去过一趟日本,还学了日语和英语,便成了金丝居的“外交官”、“发言人”,和她聊的时候,顺带着也把她对文化、风水、国际关系的态度表露出来。
她说,文化才是四合院的亮点,中国人生活是有心愿的,住房和饮食起居都有文化蕴涵。小院300平方米,九间半房,为什么不盖十间?因为生活需要“没满”(谐音美满)。主人住在北房,坐北朝南,但不是正南正北,偏东六度,为什么,因为皇帝才住正南正北。房间必须是单数,最少三房,不能四房,因为单数是阳宅,双数是阴宅。四合院要闹中取静,鸟语花香,藏风聚气。金丝居本来可以盖大,但没盖大,就是想凝聚财气。院子里不能种桃花,怕丈夫犯桃花;也不能种杏花,怕老婆红杏出墙。金丝居种满了紫藤、紫丁香,寓意“紫气东来”。要种石榴,寓意“笑口常开”。院子里不能只单独种一棵树,如果种了,不就是一“困”字吗?也不能一棵树都没有,只剩人,不就成了“囚”了吗?春节要买金鱼,意味着“有金有玉”。四合院讲究“文东武西”,木在东,寓意“栋梁之才”,西属金,因此女孩都住西厢,表示“千金”的意思。四合院还讲究南北房数不一样,一样了就变成“南北对立,不是东西”了。还讲究北墙无窗,若有,就成了“喝西北风”了。还讲究东厢高、西厢低,封建年代寓意“男高女低”,有句俗语“东高不算高,西高一把刀”……
一说起风水和民俗,王志喜就像一个民俗教师,娓娓道来。难怪台湾新竹来的客人在她家投宿,聊了一夜中国文化和风俗,称她是“中国的大熊猫”。王志喜说:“游客走进你家,就得有文化的氛围。挣钱不是目的,生活得有文化、有品位。”
亲切融洽:老外喜欢的家庭氛围
金丝居现在名气大了,在老外中挺有口碑。它从未做过广告,但口口相传,成为老外到北京住四合院的人气民宿地。我去这天,俩位波兰女孩刚刚退房离开,住了3天。王志喜说,她并不认识这两个女孩,是5年前一个住过她家的IBM波兰公司的房客介绍的。法国老人雅克·克里木只要到北京,就住她家,已经成了十多年的老朋友了。来自欧洲的迪迪奥,老婆是欧盟驻法国的代表,大酒店不住,在她的小四合院住了11天。巴黎税务局的季查娜、查克琳娜、卢露每年都来,有一年还带了十个人来,把小院住得满满当当。还有一个叫郡山雅史的日本人,到中国来就住她家,还和荆继昌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直夸“中国人很友好”。
这老俩口成了“民间大使”。
我问她“为什么老外如此喜欢这儿?”她想了一下,说:“可能一是老外想体验一下四合院的生活,高楼大厦住腻了,换换口味;二是我们这儿是家庭氛围,要亲切一些。许多客人都处成了朋友,甚至像家人一样,喝咖啡、喝可乐都不单收钱,还给他们包饺子,带他们去公园,让老外感受和体验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房子要接地气,生活要有人气。也许,这就是金丝居火爆的原因。而胡同也成为老北京留给这座城市的记忆。
从金丝居出来,正好看见一对新人在照婚纱像。我想,他们是想把甜蜜的爱情寄托于古朴的胡同记忆。路过时,我用微笑祝福他们。一缕阳光洒在新人相拥的古朴朱门上,真是十分美好……
胡同深处是人家,“北京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