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4-11-11周圆圆
周圆圆
摘 要 横向课题是高等院校学术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管理特点上与纵向课题相比具有五大方面的典型差异。对于研究型高校来说,横向课题常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存在认识误区、制度缺失、评价不公、服务不足和财务混乱等典型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化、便捷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研究型高校 横向课题 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的研究课题按照来源通常可以分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两大类,纵向课题直接从国家、部委和省市纳入财政计划的科研拨款中获得经费,横向课题则是通过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①由于课题来源、特征的不同,对这两类课题的重视程度、管理方式、评价标准等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型高校往往把科研重心落在纵向课题的申请、研究和管理上,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或具有学科探索性的课题。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研究型高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来,研究型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也日益提高,横向课题的数量和经费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以南京大学为例,从2009年到2013年期间,横向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从20%~25%左右上升到30%~35%,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横向课题的数量、规模逐年增加,高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对于仍然以纵向课题为主的研究型高校来说,如何处理好纵向和横向课题的关系,真正管好横向课题,发挥横向课题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激发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热情度,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成为科技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 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管理特点的差异性比较
对于以纵向课题为主的研究型高校来说,横向课题的管理基本还沿用纵向课题管理的模式,只是在管理环节上大大简化而已。事实上,横向课题从发生、完成到成果评价的整个过程都与纵向课题有显著的不同,其发生、完成和成果评价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1 发生频次的差异:横向课题发生的不确定性
经费来源主体的确定性决定了纵向课题申报的确定性。纵向课题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体系的科研活动。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在2~3月份申请,8月份提交计划书,12月底提交进展和结题报告。与此相比,横向课题经常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有两层含义:一是横向课题获得的不确定性:横向课题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委托单位仅根据自己的需求临时发起,往往没有明确的长期研究计划,通常是有一单没一单的状态;二是横向课题进展过程的不确定性,横向课题没有固定的开始和结题时间节点,遇到特殊情况导致课题研究中断的情况时常会发生,这些不确定性都无形中增加了横向课题的管理难度。
1.2 管理层次的差异:横向课题管理的水平性
横向课题与纵向课题最大的不同就是管理层次和维度的差异,纵向课题经费多来自于国家、部委和省市等上级部门,更高层级的项目有时还涉及到中间管理层,其管理模式具有十分典型的垂直性特征。因涉及到政府机关的工作计划、财政预算、拨款、审计等规定的制约,高校通常会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包括固定的课题申报程序、财务制度、评价体系等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而横向课题通常是科研人员与政府、企业等委托单位直接建立联系,委托单位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科研人员及其团队按照其要求完成委托的内容,整个过程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机构,这就决定了管理模式水平性的特征。横向课题的发生建立在科研人员、委托单位、高校三者共赢的基础上,高校对横向课题的管理往往被认为是“多余的”,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科研人员、委托单位与高校三方都不愿意受严格的横向课题管理制度的约束。
1.3 管理周期的差异:横向课题成果的急迫性
纵向课题通常侧重基础性研究,项目周期长,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一般5年,面上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般4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一般3年。而横向课题常常针对政府部门、企业等机构迫切需求的问题,委托方往往急于获得研究成果,因此课题开展的时间周期通常较短。如果研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那么成果出来后也可能丧失了其应用价值。这种管理周期的差异也增加了课题管理的难度。开展横向课题的老师常常由于时间紧迫,随时需要学校出具一定的手续,而学校日常工作的时间安排、审批制度往往无法满足这种急迫性、临时性、突发性的需求,如果采取严格、复杂的管理流程,容易造成管理秩序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
1.4 课题范围的差异:横向课题学科的不均衡性
纵向课题由政府主导,具有计划性,其选题范围涵盖经济、社会、科技、民生等不同内容,课题覆盖面宽,往往能够兼顾不同学科和领域。而横向课题是由政府和企业自发需求引发,更具有市场性的特征,使得横向课题的学科差异性巨大。由于学科及专业的特点不同,文理科院系之间、院系内部的各专业之间、专业内部的不同老师的横向课题都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的横向项目通常范围窄,经费少,与自然科学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计。②这种学科与专业间的不均衡性也无疑增加了横向课题管理的难度,学校很难兼顾到不同院系、专业和老师的诉求。即使制定了一些针对横向课题的鼓励性政策,由于不同学科、专业和老师横向课题数量和经费的差异,也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
1.5 成果鉴定的差异:横向课题评价的不正规性
纵向课题的获得渠道和制度较为规范,其审查和评价体系趋于完善,课题结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纵向课题成果评价采用盲审等方式,组织多名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很多纵向课题还可以通过发表论文的质量、数量进行鉴定,其评价结果更具有参照性和严肃性,通常作为评价老师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横向课题研究评价没有规范性的方式和渠道,委托方和验收方合二为一,通常只需要获得委托方的主观认同即可,只有部分项目需要通过委托方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因此课题成果的公正性及有效性很难把握,这也是高校很少将横向课题作为老师评价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endprint
2 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横向课题涉及领域十分广阔,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包含的人、对象、环境、时序等要素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其管理过程极具复杂性。目前,在研究型高校横向课题的管理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认识问题:对横向课题的理解存在误区
研究型高校对横向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上通常存在两方面的误区:首先从科研人员的角度上看,他们认为横向课题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高校不应该干涉课题的获得与开展,甚至认为横向课题经费都归自己个人所有。事实上,很多横向课题的获得与开展不不仅仅凭借科研人员自身的能力,也离不开高校提供的科研平台、相关设施、科研人员以及基础研究成果等,更离不开高校本身的名誉、声望等无形要素;其次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上看,认为横向课题管理复杂,成本较高,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管理成本。如果干涉过多,反而会招致科研人员的反感,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研经费的获得,但放任横向项目自由开展,客观上存在着损害学校利益的风险。
2.2 制度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
研究型高校对横向课题的管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制度性缺失,国家重点的985和211高校中,几乎没有高校建立了明确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大多数只有简单的课题审批流程,或仅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与纵向课题相比,横向课题系统性不强,也没有明确的级别的划分,通常仅以课题金额的多少来进行区分管理,例如电子科技大学按照经费上账100万以内和100万以上两类执行不同的管理流程。学校的科技处管理职能往往只包括纵向课题的申报、科研人才以及科研平台等的建设,横向课题大都未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更不涉及到横向本身的内容;院系部门的管理也往往因为涉及诸多事务,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横向课题的管理实质上往往就是处于没有管理的状态。
2.3 评价问题:横向课题成果被学术评价体系忽略和排斥
在研究型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存在十分明显的“重纵轻横”的现象,横向课题也完全丧失话语权。横向课题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同样具有学术价值,不应该被排斥在教师的学术评价体系之外。当前,高校对从事横向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角色认同度较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忽视横向课题取得的成果,在职称评定、评优推优、科研考核、基金课题申报中横向课题几乎不被提及,或者仅作为参考条件,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教师对横向课题的热情度不高,严重影响到横向课题在研究型高校中的开展。
2.4 行政问题:服务意识淡薄,管理矛盾日趋突出
对于横向课题的管理,很多高校只重视对经费“到账”的管理,后续的帮扶和相关服务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的理解就是收管理费,高校缺乏对横向课题的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国家对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日益增加,但高校层面的政策扶持则鲜有所闻,对横向课题大多抱有任其发展的态度。这些都加剧了科研人员与管理部门的对立关系,并进一步导致横向课题的科研人员通过委托人、校外公司走账,完全脱离学校监管的状况。
2.5 财务问题:经费管理混乱,为合规而违规的现象严重
科研经费是诸多科研条件中最基本、最为重要的组成因素。③与纵向课题的规范操作相比,在高校对横向课题的财务管理上更加复杂:第一,横向课题的经费额度难以核准。横向课题只能通过合同进行确认,合同能否顺利履行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时常会发生课题研究到中途,委托方不再付款的状况或者最后到账经费与合同所签经费不符等情况;第二,由于提供服务的多样性、无形性、技术复杂性等原因,导致财务核算中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撑,④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造成了横向课题经费的使用的随意性。一方面,不严格的财务制度容易导致大量不合规的发票充斥账目,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过于严格的财务审核又导致大量为合规而违规的现象发生,经费的责任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经费套现,例如虚开各类报销票据容,将与项目无关的各类票据变更为与科研相关的复印纸、图书资料、办公用品等。⑤
3 建立健全研究型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对策
3.1 厘清管理思路,促进纵向横向课题均衡发展
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标准不应该仅仅只从纵向课题考虑,也需要综合考量横向课题的开展情况,考量横向课题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以及利用横向课题发表的著作、获得的专利等学术成果。高校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大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也是高校扩大对外联系的重要途径,除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之外,横向课题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可以弥补纵向经费的不足,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科研工作的开展。例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规划、建筑领域的所开展的横向课题项目使其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加。研究型高校应该尽量平衡好纵向横向课题的关系,既不能过分看重纵向项目,也不能脱离基础研究过分看重横向发展,科研管理者要首先从思路上形成纵向横向“两手抓”的基本发展思路,促进纵向横向课题均衡发展。
3.2 制定横向课题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又具有适度弹性的财务制度
针对高校在横向课题管理出现的问题,吸收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结合自身实际,依据国家及高校的各类法律法规,建立具有战略眼光的系统化的高校课题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的建立宗旨应该是提高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规范相关管理流程。此外,由于高校的横向课题管理办法涉及不同学科、专业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反对一刀切,建立分类指导的管理机制,掌握好科研环境的自由度。在财务制度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申报、合同和成果的跟踪和审查,对横向课题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鉴定,从源头上建立规范化的财务制度。在日常经费管理中,通过监督、审计、检查等方式规范横向课题的使用情况。同时,在工作中倾听课题参与人员的诉求,优化制度和流程,建立具有适度弹性的、人性化的财务机制和科研帮扶机制,解决横向课题参与人员的后顾之忧。endprint
3.3 建立横向课题的学术评价体系和长效的激励机制
横向课题的管理对高校意义重大,高校管理部门必须改变对横向课题的认知偏见,有必要将参加横向课题的成果纳入到教师的各项评定中去,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申报纵向课题的基础和重要参考依据,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引入波特(L.W.Porter)-劳勒(E.E.Lawler)综合型激励模式,这是以佛隆的期望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在激励中的心理过程的理论模式,⑥通过有效的期望引导,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横向课题活动。笔者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横向项目经费中提取适当的比例,给予项目负责人一次性奖励;(2)建立纵向、横向转换机制,从横向项目的经费数额、获得的成果(如专利、文章等)等客观方面进行评价,认定成果转换成同级别的纵向课题;(3)将横向课题纳入到科研人员的考核系统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将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科研人员评聘、评奖评优以及绩效发放的标准之一。
3.4 树立服务意识,建立网络化、便捷化的管理服务系统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树立服务意识,在管理的同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因横向课题的特殊性要求对其管理要灵活处理,高校可以优化管理流程,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科研管理系统,横向课题的申请、填报、审批、备案以及经费的到账与管理都可以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如OA系统、财务自助服务系统),有些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APP程序完成。走完所有流程后,最后再到高校管理部门进行签字确认。这不仅方便科研人员申报及管理横向课题,摆脱传统管理中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节省大量的排队和等候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少高校的科研管理成本,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达到管理的最优化。
4 结语
横向课题的开展是一个科研人员、委托方、高校三者合作共赢的过程,高等院校通过与具体部门、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合作获得研发经费,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深化,提高科研人员从事专项领域研究的积极性,委托单位也通过横向课题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技术障碍,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委托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型高校要积极引导横向课题的开展,改变管理思路,从制度上形成保障,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鼓励,不断建立健全横向课题的科学化管理模式,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利于横向课题健康开展的科研环境。
注释
① 高仲飞.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5):264-265.
② 沈意文.文科横向项目:高校文化科研“立地”的基石[J].高教管理,2011(3):57-58.
③ 钱文藻.科研管理随笔[M].科学出版社,2010:136.
④ 李艳.横向课题收入确认方法简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6):106-108.
⑤ 林茜.文科院校横向课题经费管理探析[J].管理视野,2013(6):197-198.
⑥ 扈文秀.对波特-劳勒综合型激励模式的分析与评价[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3):319-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