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对待百姓的两种态度
2014-11-11聂卫娟黄海宾
聂卫娟+黄海宾
我国古代有一些著名文人写出的某些诗文,我们读后在心中总会隐隐约约闪现出些许的冷意。因为他们在不经意间就把老百姓给贬低了。
他们在骨子里是不是看不起老百姓笔者不敢说,但他们所写的某些诗文,只要仔细分析,就会感觉到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轻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这句的意思是:到这里来谈天论地的都是一些渊博的大学者,和自己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作者只写了与他交往的朋友,传递给人的信息是:他是一个高雅之士。
表面上看这两句诗是说自己只和高雅之士交往,不和知识浅薄的人接触,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趣和脱俗的情怀。仔细一探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不经意间表现了自己的清高,作者心里其实是瞧不起没有知识、没有受教育的百姓。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韩愈《马说》)
奴隶人:古代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这句的意思是: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被埋没在仆役的手里。这里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时可悲的遭遇,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但是,同时是不是也表现了作者对“奴隶人”的轻视?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商女”即卖唱的歌女。此两句的意思是: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她们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唱着《玉树后庭花》(意为“亡国之音”)。虽然作者影射了当时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但从字面上理解,绝对也有谴责那些以卖唱为生的“商女”之意。
诸如以上的诗文,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作者的本意不一定是要有意贬低广大百姓,但在不经意之间,却起到了这样的一种效果。
而古时的另一些诗文,与上述诗文截然相反。它们的作者,对老百姓怀有一颗尊重之心,甚至把老百姓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尤其是对老百姓的不幸遭遇,都会表达深切的同情: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为:人民应该放在第一位,国家次之,君应摆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百姓,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百姓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民贵君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是一种相对合理的认知。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孟子确实把老百姓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写尽了百姓的疾苦,对百姓的不幸遭遇充满了无限的同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描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歌舞升平,脑满肥肠;一方面是求助无门,冻死路边。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这句用对偶手法,具体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表现农民劳作的艰辛,以及诗人对他们的同情。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因为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难。“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连。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此类诗文,同样的还有很多,这里也不一一列举。这些诗文的作者同情百姓,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作诗为文的。
当然,我们不能通过某位作者的一两句诗文贬低了或尊重了百姓,就武断地下结论说这位作者或者轻视百姓或者和百姓站在一起(其实,古代那些著名文人,绝大多数都和老百姓站在一起),而要综观其所有作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聂卫娟,黄海宾,语文教师,现居江西丰城。责任编校:老 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