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典名著教学策略
2014-11-11张昊
张昊
摘 要 古典名著的选段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课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些选段该如何讲授也成为了语文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着重讨论了如何从背景、课堂本质、语言、人物塑造进行古典名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古典名著 背景 语文 语言 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古典文学名著从《搜神记》到四大名著,再到清代的《聊斋志异》与四大讽刺小说,他们各具特色,语言精彩,有着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这些古典名著对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背景都有着巨大的帮助。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典文学名著的篇目以及节选篇目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四大名著的节选,以及成为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对于这些节选课文该怎么上,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到该学的知识,这也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了解古典名著的三大背景
古典名著由于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古典名著对于产生之时,特别是对书中描写年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一定的反映,学生想要更好地理解古典名著,就必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加以了解,如《水浒传》就是以北宋末年宋江等人的农民起义为线索创作的小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或是被逼无奈,或是为了兄弟义气同上梁山,替天行道的故事。众所周知,北宋末年正处于社会的动荡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因此百姓的生活没有更好的保障。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金翠妇女的凄惨遭遇;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能够得以逃脱,这些其实都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乱象,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动荡和不公才促成了这些人物的聚义。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 ,试想如果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又怎么会出现文章中的场面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更是一部直接描写历史事件的小说,这部著作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全书反映出了这一百年的军事战争,政治斗争,政权更迭。如小学课本节选的《草船借箭》一文,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赤壁之战,已经当时的孙刘联合抗曹有一定的了解。《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名著的历史年代十分明确,而《红楼梦》则是一部没有具体历史年代,仅以家族为背景的小说,在讲授《红楼梦》中的选段时,教师可以侧重对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进行一定讲解,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是有帮助的。再如《聊斋志异》,讲授《聊斋志异》时,作者蒲松龄的人生经历也是教师不能回避的环节。
2 古典名著教学应回归语文
虽然,上面提到,学习古典名著应掌握古典名著的三大背景,但是这三大背景仅仅是学生学习古典名著的辅助环节。之所以将古典名著的选段放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这些古典名著精彩的语言,曲折的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但是在当前不少的语文课堂中,就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教师仅仅是将一些选段当作历史事件来讲授,或者是将选段中无关语文课堂的内容作为课堂讨论的重点。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武松打虎》一文,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今天,武松打虎是否违法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重点,乃至于一些课后的练习册中都出现了类似的题目,不少教师宁愿花去近一半的课堂时间来讨论这一问题。当然通过讨论来活跃课堂气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用较长的时间去讨论就显得游离了主题,脱离了语文课堂。由于该课文被放置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因此学生产生这样的讨论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可以在文章的背景讲授阶段就打消学生的疑问,或者将这一讨论放着在课下。《武松打虎》一文着重讲授的应该是作者描写武松打虎这一过程时精彩的语言,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回归到语文。
再者,在进行故事情节曲折精彩的古典名著选段的教学时,教师通常喜欢让学生先默读文章,接着让学生针对课文来提问,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提出的不少问题是教师根本无法回答的,课堂也会显得过度活跃,通常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在纠结课堂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下转第213页)(上接第169页)些对课堂掌控能力较差的教师,甚至在下课时都不能进入正题。这样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这样做依旧忽视了语文这一主题,回归语文才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与语文课堂并无太大关系的讨论和提问不应该占居课堂过多的时间,这样的环节在古典名著教学中应该仅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环节,用最少的时间来进行。
3 精彩的语言是学习的重点
语言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而古典名著的精彩语言更是其流传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进行古典名著的教学时,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作品中语言的学习上,让学生学能够将文本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去体验古典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如选自《虞初新志》中的《口技》一文,这篇文章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全文紧扣“善”字,形象而逼真地进行正面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弛缓至紧张的三个场景,再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整篇文章语言简练细腻,构成自然、清新、感人。可以说语言正是这篇短文的精髓所在,教师此时应该明白语言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授课时应该准确地捕捉典型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学习语言的表达方法。
4 学会人物的塑造
古典名著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故事情节也是跌宕起伏的,正是因为成功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置,才使得这些古典名著更能打动人心,中小学生正处在写作的学习阶段,这些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对于中小学生写作的帮助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对于这一环节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如《水浒传》传中既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好汉,但又有习惯偷鸡摸狗的史迁。《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更是性格各异,孙悟空桀骜不驯,猪八戒贪财好色,沙和尚老实忠诚,唐三藏内心笃定。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古典名著中,主要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被描写得细腻精彩、惟妙惟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联系人物身份角色,细读主角的描写部分,揣摩人物的言谈举止,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主要人物中更深刻地体会作品内涵。中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同样需要塑造人物,对人物进行描写,而古典名著中所塑造的这些经典人物,无疑对于中小学进行人物塑造有着巨大的帮助。
除了上述几点,在进行古典名著教学时,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在进行类似于节选类的文章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尽量要求学生对整部作品进行阅读,因为对整部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节选的内容,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量,在进行古典名著教学前,充分备课,对于这些古典名著有更好的体会和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课堂,做到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