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下并存的三种语文教学状态
2014-11-11璩存峰
实行新课改之前,语文只有六册必修课本,一般要求在高三开学一个月后结束六册书的教学任务。快一些的,则在高二学期末结束。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任务空前增加,不仅有五六册必修课本,还有六七种选修教材,还有部分配套的语文读本。任务增加了,按说与之相随的教学时数也应增多。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按照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各地、各校均要求开齐、开全课程,这样,包括语文在内的部分学科授课时数也随之相应减少。任务量加大,而教学时间反倒减少,这就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怎么办?教师态度有别,水平参差不齐,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尽一致,于是三种教学状态并存的格局形成并持续发展着。
状态之一,把现代文束之高阁,对文言文情有独钟,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
一部分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习现代文对高考没有多少帮助,倒是文言文,高考还多少涉猎一些。于是,对现代文篇目一概不讲,只把每册的文言文或详或略地讲一讲。节省下来的时间干什么呢?正所谓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讲专题,做模拟,乐此不疲,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做法,短时间之内,的确成效显著,会比那些着力于教材的老师与班级成绩突出一些。因为毕竟,高一学生还未系统地学习专题知识、解题技巧,甚至初中阶段还根本未曾触及这部分内容。因此这些讨巧的老师及其任课班级一开始占着上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首先,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在小学,我们都学过《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文中的主人公光去关注葫芦的生长,不顾及叶子病虫害的防治。最后,葫芦藤蔓枯萎,小葫芦脱落。试想,没有枝繁叶茂的根茎叶,植物又怎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呢?教学也是如此,只关注结果,没有夯实各个环节的基础,最终又怎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呢?语文教学尤其不能直奔高考这个主题,应该层层剥笋,注重生成和体验,让学生领略自然和社会、人生的种种美丽。
其次,这部分老师的做派,违背了科学认知、思维训练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亦如是。高中三年,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由于在基础年级没有学过现代文,没有新授课,上来就是专题课、习题训练和综合卷模拟,学生缺少了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缺乏最基本的感性认知的积累,自然到了高三,就会后劲不足,发展乏力。学生的语文成绩只能维持高一、高二时达到的极限,很难再有大的提高与突破。
再次,这种教学观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原本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现代文新授课,变成了堂堂知识讲解、习题训练课之后,学生的兴趣荡然无存。语文课变得面目可憎,学生不喜欢语文,或许症结就在这里。笔者曾问过不同学校的学生,他们很不认可老师只讲文言文、现代文一带而过的做法。
状态之二,被动也好,主动也罢,完成教学任务即为圆满。课外阅读等一切语文课外活动停摆。校园之外如何?不知晓。
现代文一概不讲,固然有些武断,但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科学。于是市县校三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就给出一些规定必讲篇目、统考教学进度等,让一线教师有章可循。
一个学期,教授两册书,并不轻松。具体到一所学校,还有各项教学常规的检查,诸如教案、学案、作业等一应俱全。教学似乎缺少了一点诗意。
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成绩,于是,老师们上路了,并且使出浑身解数。本来课堂上应有的双边活动,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有些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老师必须讲,但是当课堂上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未免有些沉闷和乏味。不管是师生共成长的课堂,还是生本课堂,人文课堂,其宗旨都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当教学任务与进度如一柄利剑高悬于顶的时候,所有的美好理念都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本来老师可以声情并茂,可以满面春风,润物无声,可是当效率大于一切的时候,教学语言只能变得斩钉截铁,快刀斩乱麻。
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必须完成。为了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自觉自愿地全批全改。但是小作文、周记随笔就无法顾及了。一周少得可怜的五节课,再拿出来上一节自由阅读课,已是痴人说梦。配合着《雷雨》《阿Q正传》的教学,放个影片让学生观摩一下?变得遥不可及。带领学生远足、春游,更是说出来就需要勇气的事情。
这种教学状态或许是目前各地的教学常态,这也是一种中庸的状态。当各种评价如影随形的时候,老师创新的火花渐趋湮没,循规蹈矩或许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当然,能够做好这一些事情已属不易,能够圆满完成以上工作的老师已经是一位好老师。
可笔者总觉着,如果语文仅仅停留在以上两种教学状态,就不是语文了,因为它和其他学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虽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连教学都变得有些崇尚实际,但笔者还是固执地以为,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带领着学生徜徉在传统文化的长廊,浸润在世界文化的海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第三种语文教育之境。
状态之三,慢慢走,欣赏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4月24日,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我们国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总算认识到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缺失。文件明确规定了各科都要承担起德育的重任,不能再片面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而语文在这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一段时间,可能为了明确、界定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一部分专业人士还主张不必把教化学生的重任强加给语文学科,德育不是贴在语文教师头上的专属标签。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语文就是不能局限于所谓的学科知识,尤其不能仅仅把高考得高分作为语文教学的指归,而应该有着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襟。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当然不能硬性说教,牵强附会,而应通过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深入品味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美好情感。阿尔卑斯山的一条路旁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很多时候,当我们朝着高考这个唯一的目标一路奔跑的时候,常常会错过许多不该错过的风景。
语文老师传承着母语文化,承继着始自远祖、充塞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要体现出自己的优雅。语文老师不能对学生横眉怒目,冷语嘲讽,更不能拳脚相向。语文老师不能有戾气,不能有傲气,不能有俗气。语文老师固然过着市井平民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不能满脑子都是萝卜白菜,还应该有书画琴棋诗酒花。语文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民主平等岂止在课堂,应该时时处处。
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在课堂,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课本。可以引领学生漫步校园,走走停停,欣赏花红柳绿的三月,草木葳蕤的盛夏,凉意萧萧的秋林,雪花弥漫的冬季。还可以引领学生走向更加广袤的原野,深入社区乡村,感受城市学生平日难得一见的乡村风情。也就是说,语文要关注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当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的视线与生活对接的时候,作文就成了学生愿意倾诉、渴望表达的朋友。浩如烟海的典籍或许让师生望而却步,但是总得读上那么几部名著,充实师生们的心灵。五更勤向窗前读,应作为我们语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生活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三种语文教学状态依旧在每天进行着。多么想跟拥有第一种状态的老师说,这是一种急功近利之举,重复机械地操练将把语文带入死胡同。因为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多么想跟持第二种状态的老师说,常规固然要遵循,本分持重固然要弘扬,但是因循太多就会守旧,按部就班将会缺少一些创新。摆脱掉一些束缚,是为了更加高远地飞翔。唯有第三种状态,才是发展的方向。语文教育的真谛在此得到彰显,学生精神的原野在此得到灌溉。此后,一批批素质过硬、身心丰盈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当然这就需要老师更富有才情和个性,更需要执着与坚守。少一点匠气,多一些书卷气;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淡定:诗意地栖居,铸就语文和老师本人教育事业的辉煌。
璩存峰,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山东潍坊。责任编校:王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