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也会“变脸”

2014-11-11李梅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4年9期
关键词:细胞液花色素变脸

李梅

川剧中有一种绝技叫变脸。表演中,演员转过头去的同时迅速地用手在自己的面前轻轻一抹,在转回头的瞬间就可以换一张脸谱,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多彩的花卉也会变脸,只不过速度没有川剧变脸那么快,是一个逐渐改变的缓慢过程。

原来,有些花在从开到谢的整个花期中,花朵的色彩会发生奇特的改变,植物学家们就把这种变化形象地叫作“变脸”。那么,自然界中到底有多少花儿拥有“变脸”绝技,它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几位植物界中的“变脸”高手。

双色佳丽:

金银花 & 鸳鸯茉莉

金银花是初夏季节的常见花卉,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特别清新怡人。因为一条藤上能开出黄、白两种颜色的花朵,故而得名“金银花”。许多人都认为,金银花的花朵本来就有黄白两色,其实不然。金银花初开时,色白如银,一两天之后白色花朵会变成金黄色,与刚刚绽放的白色花朵相映成趣,从而成就了人们眼中可爱的金银花。

无独有偶,鸳鸯茉莉也是一花双色,它是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美洲。与金银花不同的是,金银花的花朵是由浅变深,而鸳鸯茉莉的花朵是由深变浅。鸳鸯茉莉花初开时为蓝紫色,之后渐变为雪青色,最后变为白色,由于花开有先有后,在同一株上便能同时见到蓝紫和白色的花,因此又叫双色茉莉,加上好闻的花香,所以很受人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它与我们常见的芬芳洁白的茉莉花虽然重名,都被称为茉莉,但它俩却分属两个不同家族,不能混为一谈。

龙氏美人:

嘉兰花 & 醉蝶花

还有两种会“变脸”的花儿和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有联系,它们的外形一个像龙爪,一个似龙须,都以独特的外形在花卉界闻名遐迩。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有一种花色多变的嘉兰花,它的花色时而白,时而绿,时而黄,时而紫……一开始,嘉兰的绿色花瓣翻卷成龙爪形,次日花瓣中部变成黄色,瓣尖为鲜红色,花瓣的周边还镶嵌着金边,3天后,花的茎部、中部分别由绿色、黄色变为金黄、橙红直到鲜红,远看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还有一种名字很浪漫的花卉叫醉蝶花,花朵盛开时,花瓣好像蝴蝶在飞舞,所以叫作醉蝶花。醉蝶花在夏秋时节盛放,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满的花球,花瓣呈卵形,长长的雄蕊伸出花冠之外,酷似龙须,更像是蝴蝶飞舞,分外有趣。醉蝶花也是一位善变妆容的美人,花色初开时为粉白,渐渐转为粉红,最后变成紫红,一花多色,加上妖娆的姿态和甜美的花蜜,难怪令蝴蝶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呢。

土壤检测员:

八仙花

八仙花,光是看到这个充满仙气的名字,就知道这种植物肯定不一般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然能以“八仙”冠名,那必定有不同凡响之处。八仙花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会根据土壤酸碱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花色。

八仙花又叫草绣球、紫阳花,种类繁多,是常见的园林花木。花色初开时洁白无瑕,之后却会随着土壤酸碱性而发生变化,在呈酸性的土壤中花瓣为蓝色,而在碱性的土壤中花瓣呈粉红色,可蓝可红,十分别致有趣。而且,八仙花的花序色泽柔美,质感柔软,看着就像棉花糖和大圆面包一样美味可口,不过,你若为它的表象所蒙蔽而轻易品尝,就得甘冒腹痛、呕吐甚至昏迷、抽搐的风险。显然,它是一个迷惑性极强的漂亮花卉,还出现在美国2007年评选出的“十大常见有毒植物”的名单里。

花儿“变脸”的奥秘

花儿之所以会变脸,其实都是花瓣内决定花色的花色素在变戏法。

缤纷的花色是由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青素这3类花色素共同造就的。类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和胡萝卜醇的总称,使花呈现黄、橙、红色。类黄酮使花呈现出从浅黄到深黄等一系列色彩。而花青素类,会随细胞液酸碱性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色彩。当细胞液显酸性时,呈红色;细胞液显碱性时,呈蓝色;细胞液显中性时,呈紫色。白色的花,呈现的其实是极淡的黄色,由于花瓣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对入射光线多次折射产生白色,所以看起来呈白色。

可见,一旦花瓣中几种花色素之间出现质与量的变化,花色即随之改变。在花儿从开到谢的过程中,所含的几种花色素含量、比例,以及花瓣组织细胞液的温度、酸碱度,多少会有变化,而如果变化显著的话,变脸就在所难免啦。

小链接:

王莲开出的美丽花朵宛若硕大的荷花,而且也会“变脸”。王莲的花每天暮开朝闭,每朵花可延续开放3日。第1天傍晚初开时,花色洁白,第2天的黄昏变成淡红,到了第3天,又由淡红渐变为深红色,可谓越老越红,由于脸色善变,王莲又有“善变女神”之别名。endprint

猜你喜欢

细胞液花色素变脸
枇杷外泌体及细胞液基于体外水平的护肤功效研究
紫叶甘蓝花色素苷提取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本中“细胞液”概念学习
杜特尔特回国后“变脸”了吗?(社评)
土耳其的“变脸”幅度才是关键
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万寿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
浅谈植物生长与细胞液浓度的相关性
希拉里缘何“变脸”
响应面法优化紫薇花色素提取工艺
原花色素的理化特性及其在酶抑制与微生物调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