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典注解(三)
2014-11-11张肇平
张肇平
(接上期)
13【原文】
听劲有二:一称外听,一称内听。前者系指推手时以收去听对方之劲而应答随化,后者系指盘架时以灵去听自己之劲而合关窍玄机。
【注解】
太极拳论虽曾释听劲之要诀,但均未说明听劲之种类。其实听劲有两种,即外听与内听。外听即习推手时所用,是听对方的劲而予应答随化;内听乃是自己盘架时应六神合一,以灵觉去听自己的劲,配合关窍之玄机。久久习之,自己身中的机与转动,才能使各个筋骨关节都能慢慢相结合致用。
14【原文】
太极拳要慢要松,旨在内听自己之机,流行全身,结合窍穴之玄妙。这是练成内功的秘诀。
【注解】
敬、静、定、慢、匀、柔、圆、松、整,是练太极拳的九字要诀。其各字之用法,笔者在《论太极拳》书中言之详矣。一般人谈太极拳要慢要松,意在气能流通全身。这话虽然不错,然其真正之目的,在于求虚求静,固结神,使机与形体(即先天与后天)密切相合,并可以听到自己体内之机流行全身,与各窍穴相结合。形体可以控制机,这是练成内功的妙法,应该注意。
15【原文】
无形支配有形,是政治之秘;有形控制无形,是练功之秘。
【注解】
天地之间,都是无形支配有形。只有练太极拳,才是有形支配无形,方为入道之真谛。因为先天赋予后天所现形于天地者,为宇宙自然生化转变之法则,人身同于天地,当亦不出天地之数。练太极拳的人同修道的人一样,是以后天之身,返回先天之机,即有形控制无形,如此才能成其金刚不坏之身,与天地同寿,同道能不深悟!
16【原文】
十三势既喻八卦、五行,就不能忽略卦气,就不能不知生克。不知内窍外穴,强配呼吸而练,怎么不出气病。
【注解】
太极拳十三势,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一种深奥难练的武术。不但要遵照老师的指导勤于苦练,尤需虚心研究人体的结构,了解内窍外穴。如果你不懂生理卫生、气血营卫,勉强将动作配合呼吸,不仅练不出功夫来,恐怕反而会引出许多毛病。试想:十三势既喻八卦、五行,就绝不是勉强附会的几个名称,凑成八数即谓之八卦,凑成五数即谓之五行。既说卦,就不能忽略卦气;既说五行,就不能不知生克。是深入了解者。
17【原文】
中定属土。内中含有一点先天元,此为十三势之基,无此,则五行八卦不能生。
【注解】
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分。前者为伏羲氏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者为文王八卦,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艮东北、乾西北、坤西南。五行为: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十三式,、捋、挤、按、采、、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中央戊巳土,所以中定属土,途中含有一点先天元,万物都由土生,十三势若无此为基,五行、八卦就不能生化。故五行之所以能相生、相克,八卦之所以能千变万化,全赖此种一点先天之也。
18【原文】
十三势八法,为后天八卦,故其形象圆。即一切动作,都在圆中生化。
【注解】
十三势既有先、后天之分,因取名、捋、挤、按、采、、肘、靠而喻为后天八卦,则其形象圆,既为圆形,则一切动作都应由圆中生变化。不管发、放、收、化,都在腰椎扭转,配合旋肩、运肘、坐胯。外面的八势形成,而内在的元真相催,如此发人才能有劲,所以势者,劲之变化也。十三势者,十三种劲势之内含也。
19【原文】
太极拳一动,其劲即合于八卦圆圈之中,无论手法或步法皆在圆中求启(契)机、求变化。
【注解】
太极拳十三势既为圆形,则其一举动,其劲即含于八卦圆圈之中,出手一旋一扭,迈步一进一退,八卦即成。其中八种劲内含相随,连绵不断,尽在圆中求契机、求变化。
20【原文】
太极拳利用圆中之劲,旋弹于敌,这旋弹劲为八势合一,即后天还于先天,故发人而不见其形也。
【注解】
太极拳技艺精湛者,往往没有看到彼动,即将敌人发出寻丈之外,这并不玄妙,而是彼利用圆中之劲旋弹制敌。这旋弹之劲,即为八势合一之劲。所谓八势合一,即为后天还于先天,其所发之劲,即成先天混元一,所以发人而不见其形。这就是内功拳。如果不重内功,只片面分作八个架子来练习,十三势之精华便完全没有了。
21【原文】
太极者,一阴一阳也。太极拳者,即借阴阳变化之招式而称为拳。举凡无阴阳即无太极,在拳术中无阴阳变化,就不是太极拳。
【注解】
太极者,一阴一阳也。这一阴一阳,在太极拳来说,便是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一开一合、一进一退、一伸一缩,变化万端。若行拳时无此阴阳变化之招式,就不是太极拳。一动而无阴阳,即非太极。所以我们不可武断,指说某派是死架,不是太极拳。当然,所谓阴阳,自然包括外形与内两方面。因为不管何事,总有正反两方面的,有外就有内,有有形就有无形。万不可疏忽。
22【原文】
太极拳内之、捋、挤、按、采、、肘、靠之用法,就是由五行而生,由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来。
【注解】
、捋、挤、按,即坎水、离火、震木、兑金,四正方也;采、、肘、靠,即乾金、坤土、艮水、巽木,四隅角也。四正四隅,合为后天卦位。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也。后天卦主用,所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即太极拳内八字之用法,就是由五行而生,由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来。比如用字,如果一到底,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阴阳。没有阴阳,就不能称之为太极之式。又如采,原有虚实不定之意,彼若真实,我则采之,未有不跌。彼若虚受,还我以靠,我如真采,彼被彼靠而翻仰。若我之采为虚,彼靠则扑空,扑空则未有不倒。所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生克变化,其用甚宏。应予深切研究。
23【原文】
太极拳之阴阳变化,并不只是阴变阳,阳变阴,虚变实,实变虚,而是无穷无尽的。
【注解】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开头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生变无穷无尽。可知阴阳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太极拳招式之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如有其穷尽,而将招式固定起来,则“太极”之意已失矣。岂仅是“阴变阳,阳变阴,虚变实,实变虚”一点而已哉?
24【原文】
前进有阴阳,后退亦有阴阳,故前进是要用腰胯之旋扭而上,以右手化,即以左手发,以左手化,即以右手发。
【注解】
进为阳,退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这是大原则,不可以把它看成死的。须知前进时有阴阳,后退时亦有阴阳。在观念上不能把阴阳分开,如一分开,就有间断,有间断,就造成旧力新力的说法。所以用直劲发人,或用直劲后退,都会造成不良的结果。因此,前进时要用腰胯之旋扭而上,以右手化,即以左手发,以左手化,即以右手发。所谓化,就是发,发就是化。如腰部扭一往直前,或双脚叉着不移动,身体前俯后仰,这就是致败的架子。
25【原文】
八卦是阴阳自然生化而成,所以是活的。
【注解】
圣人画卦,观天察地,是自然的,八卦是阴阳自然生化而成,不是人造的。凡人造的都是死的,天地阴阳自然的生化,才是活的。所以太极图的旋转是自然的。
26【原文】
天地一阴阳,物物一阴阳,故阴阳不是只在手上,即脚上、腿上、膝上、胯上、腰上、肩上、肘上、腕上、掌上、指上,以及体内。即窍穴真都是一举动间,阴阳连接变化,为一整体。
【注解】
三丰祖师在“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中说:“二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为阴阳,阴静而阳动,阴息而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生化,始育万物。”可知天地为一阴阳,万物亦为一阴阳也。比如我们打太极拳,不但是手上有阴阳,即脚上、胯上、腰上、肩上、肘上、腕上、掌上、指上,以及体内的关窍与元真之,都在一举动之间,阴阳连接变化,为一整体,如此才能产生大力量。
27【原文】
在一举动之间,本身的阴阳相结之,能与天地元真之结合成一整体,是为太极拳之高手。
【注解】
研究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太极拳“天人合一”的道理。尤其老庄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同源。三丰祖师创造太极拳十三势,教人“功拳并练”,告以“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并济,动静相因,始成太极之象,相辅相行,方以致用”。久久习之,则在一举动之间,本身的阴阳相结成,亦能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拳式,才能称为太极拳之高手。
28【原文】
拳理就是道理,道理就是以道为体,以理为用。拳架不守道,如何能用,用而无理,则非太极。
【注解】
拳通太极而称之为太极拳,当然与太极的自然生化有关,有其道,有其理。比如太极拳论、太极拳歌,都是太极拳理,这拳理就是真理、道理。它处处以“道”为体,以“理”为用。如果我们练拳架不守“道”,此势如何能“用”?“用”而无“理”,这就不是太极拳了。
29【原文】
迈步不用腰,即为死步。
【注解】
太极拳的步法很多。不管你用什么步法,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阴阳分清,配合腰胯。如果迈步不用腰,所迈之步皆为死步。步子死了,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