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说的只言片语

2014-11-11冉正万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9期
关键词:圆融命运心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说家们不再问自己为什么写,而是去强调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编辑们大多也如此,当你告诉他,你有一个作品时,他首先问你写什么,然后才会问,你是怎么写的。

读者不问你写什么和怎么写,只会问你为什么写。如果他读完过后,他不爽地想,他写这个干什么?我再也不想看了,乏味无聊,我不懂他为什么写这个。这就问到根本上去了。

读与写分崩离析。

为什么写是写作者最持久最原初最强大的动力。

在平庸而浮躁的时代,要发心问自己为什么,确实是很难的。因为追问起来,是没有理由的,是不为什么的。

只有那些感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不能承受之重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写。

曾几何时,有人说文学除了对生活起诉,还应该有娱乐功能。我当时深以为然。在政治一竿子插到底年代,政治的大脚板踩伤了小狗,小狗可怜巴巴的叫声也会引发一片笑声。文学的娱乐功能确实不可忽视。

在经济无孔不入的时代,连“春晚”都无法把人逗笑,何况文学。能引人发笑的只有偶尔收到的短信。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文学的严肃性或许是最后的良心,或者文学唯一的救命稻草。

圆 融

宇宙是圆融的。这是最近突然萦绕于脑际的句子。很多年前就知道这句话,但并无心得。

宇宙自然是圆融的。《楞严经》上说: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苏东坡说:五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尽圆融。

这是在说,人也是圆融的。

在最近的编读中,我意识到,好小说也是圆融的。或者说,只有圆融的小说,才能称为小说。

在一些“不太圆融”的小说中,有些句子和词汇就像盆栽上插着一朵塑料花。编辑的责任,诚然是把塑料花拿掉。但如果作者本身没意识到这些花是塑料花,拿掉后留下的印痕,对作品的完整性是有影响的。

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被追摹的,又是被欣赏的。阅读既是审美的过程,还有一种带着神秘性的、创造性的开发过程。

单独的句子存在于整体中,是圆融的,不是分离的。只有圆融的语言才能完成心灵的能指。

好小说不是简单地通过情节再现一个事情、一个事件,它必须同时还是在建立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事情。它陈述一个已经发生的事情(哪怕是虚构的),它同时必定会构成一个新的、作者未曾预料到的事情。

所以,你叙述的现实不一定是现实,有可能是一种假。你叙述的一种假,反倒有可能是一种现实。

文字没有进入小说,是没有色彩的。它一旦经过心灵的熔炉,被心火冶炼后,它呈现的万千变化,正是一个圆融的过程。

小说语言,要过心,才是小说语言。否则,它就不是小说语言。

除了语言,其他要素的存在,道理相同。它们共同的作用,是为了完成小说的能指。

福楼拜说:一个作家在他的书中必须像上帝在宇宙中,既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转引自黄礼孩:成为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过惯的寡味生活的人,它就相当于盐在水中,看不见盐的存在,轻尝一口,就知道它是咸的。

三和一的关系

在和一些作者谈小说时,我常说,小说有三个层面:生活的、命运的、心灵的。如果与这三个层面无关,那么,这个小说十有八九,仅仅是一个故事,或者几个貌似精彩的情节,还不是文学作品。

但问题不在此处。问题在于,有人认为,自己的小说写的是现实生活,已经完成了对生活的呈现。至于人物的命运,他已让它落在其中,没必要再去抒写。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在文学作品中,生活的、命运的、心灵的,虽然是三个层面,但它们不是分开的,不能说,这个小说只写生活,另外一个小说只写命运,再有一个去写心灵。

听净空法师讲座,说到世法与佛法,他说,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啊。

如是,三个层面在小说中,那也是一不是三。因为,是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命运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是可以看见的,命运,是可以揭示的,心灵,是可以探索的。只有看见才能揭示,只有揭示才能探索,只有探索才能勉强呈现。但整个过程是一,不是二,不是三。如果是三,我只能称它为不三不四。

这个“一”是一条鲜活的大鱼,分解成“三”,虽然让人看清鱼的长相,但鱼已死。

万物有灵

谢有顺在《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一文中说:“蔑视世俗和物质的人,写不好小说。很多作家蔑视物质层面的实证工作,也无心于世俗中的器物和心事,写作只是往一个理念上奔,结果,小说就会充满逻辑、情理和常识方面的破绽,无法说服读者相信他所写的,更谈不上能感动人了。这种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作家没有伟大的写作理想和文学抱负,而是他在执行自己的写作契约、建筑自己的小说地基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写作的纪律,没能为自己所要表达的精神问题找到合适、严密的容器——结果,他的很多想法,都被一种空洞而缺乏实证精神的写作给损毁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如果说文学中的灵魂是水的话,那么,作家在作品中所建筑起来的语言世界,就是装水的布袋,这个布袋的针脚设若不够细密、严实,稍微有一点漏洞,水就会流失,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空袋子。”

这段话已经把“物”在小说的重要性说清楚了。在一些小说中,我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一棵不知名的树,一种不知名的草,一种不知名的食物,一种不知名的庄稼;一种说不清楚的气味,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一种无法用语文描述的难受;感动得无法用语言形容,激动得就像那什么似的。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不想再看下去。既然不知名,写它做什么!既然说不清楚,那就不要说啦。

当年,士光先生告诫:你想说的物或事,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用两句话,两句话不清楚,用三句话,三句话不行,就不要去说了。

小说中的物与事都是物质的。如果把其中的“物”抽掉,整个小说就会像充气人被拔掉气门一样,可爱的形象立刻毁于一旦。它身体里虽然不过是一口气,但有这口气,它就活了。对小说中的物质顾左右而言它,使情和理都脱离接地气的对存在的反思,成了作者的想当然。于是,作者自以为精彩的情节让人觉得陈旧,对待所述之物没有真诚心,行文中所谓的幽默成了没有心智的下流话。

这样的小说在结构、语言看不出大问题,但匠气十足。仿佛是人一生下来就住在高楼里,远处的一切他都看见了,但从没走近过它们,闻闻它们,摸摸它们。到了某一天心血来潮,操刀写起小说,什么都知道一点,却又什么都说不清楚。你读了,感觉隔靴搔痒,却无法让他在下次写作前先把靴子脱掉。因为有匠气的人最自以为是,是最烦别人“指正”嘀。

海水一滴 具百川之味

面对摆在我桌上的小说作品,和我自己即将动笔的创作,“海水一滴,具百川之味”是一种宇宙观、世界观。我会用这种观念去打量别人,也会用此去提醒自己。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品,也仅仅是海水一滴。但它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具有百川之味。

那么,小说创作就是对这一滴海水的领受和领悟,光喝下去还不行,还得说出它是什么滋味。每个人活着,都在品尝着各自不同的、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滴海水,但把喝下后的滋味说出来,则是作家的责任。并且是一种需要有承担能力的责任。没有这种能力,其他都是枉然。对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是不必强求的,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罢,没有这种能力强行去承担,虽然不一定是文学的灾难,但至少是承担者自己最大的悲哀。

“写小说要有野心!”这话豪气干云,有野心者能得天下,但能得天下者似无几人。

如此这般,在写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自己误入歧途,但四十多岁改行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多读就成了常用的练习。练习、再练习,最贱者是人,最贵者也是人,似可安慰。

冉正万,著名作家,现居贵州贵阳。责任编校:晓 苏

猜你喜欢

圆融命运心灵
纯享夏日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唐君毅文化哲学的世界视野与圆融思想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