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准语文课堂的着力点

2014-11-11张文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精灵文本课文

无问不成课堂,滥问亦不成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还存在着一些看似热闹却缺失目的、缺少价值,看似精深却缺少呼应、缺失受众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问题过碎过易,未能突出重点。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中,有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设计的问题面面俱到,力求将文本的所有内容借助问题都呈现给学生。一次县级优秀课评比中,一位教师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设计了以下问题:

(1)你觉得课文的标题怎样?(2)课文写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文中有时写眼前事,有时写回忆事,作者是如何引出的?(4)文中写回忆的事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5)你认为文中爸爸的哪些话或哪些做法对我的影响最大,为什么?(6)以“我是在爸爸的 下长大的”句式说一段话。(7)爸爸是个怎样的人?(8)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到英子的长大?(9)透过英子成长的足迹,大家觉得成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10)“花”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2)其实文章已多处为爸爸的不久于人世埋下伏笔,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13)说说本文的特色,可以从标题、结构、叙述方式、语言等方面。(14)你对长大有怎样的感受?你渴望长大吗?(15)你对文中父亲“打我”这种教育方法是否赞同?

一节课探讨15个问题,平均每3分钟一个问题。估计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本节课,学生到底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哪些知识要点,心中更是不清楚。这样的语文课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上的课是否是语文课都会产生怀疑。

二是问题过大过难,缺少认知基础。

与以上不同的是,有教师一篇课文只设计一至两个问题,这又导致了语文课堂的问题走向“大”和“难”,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抓手,收获甚微。有教师教学《夏》时,学生集体朗读完课文后马上抛出了下列问题:

(1)这是一篇写夏天的文章,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2)请你写一段文字描摹夏景,倾吐夏情。

第一个问题,学生仅仅朗读过文本,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还未有深切体悟,所以只能在“喜欢”与“不喜欢”两个词语间徘徊,根本说不出有见地的理由。第二个问题文章怎么写夏景的,运用哪些手法来写的,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到所要写的片段中,学生更是不清楚,当然也就无话可写。

三是问题指向不明,游离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不明确,就会让学生找不到确切的思考方向,无法达成学习的目标。有教师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感知小人物的不幸和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说说你的看法。(2)请说一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3)你认为菲利普夫妇可鄙吗?为什么?

结合教学目标来看,第一个问题显然游离了中心目标,与下面两个目标也找不到关联,而且“于勒是否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难以定论的问题。教师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学习的方向出现偏离。

以上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和课堂品质的提升,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语文课堂应当真正问语文的问题,问有生成价值的核心问题,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选准着力点,灵活多变地设计主问题。

着力点的确定,必须始终坚持一“根”与一“本”的有机融合。

一.以深入解读文本为根,强化主问题设计。

大量的课堂实例说明,成功的主问题设计,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都有一个精妙的着力点。

1.从文章的标题入手。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文章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及结构思路等。例如《故乡》教学中,围绕标题,笔者设计的主问题是:(1)勾画出文中描写“我”回故乡感受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2)“我”20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情感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些为什么会让我的情感有如此变化?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一说。(3)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中的故乡,一个是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让“我”的心既悲又凉,而记忆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这种由标题展开的环环相扣的主问题,可以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从文章的凝聚点入手。文章的凝聚点是指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从凝聚点切入设计主问题,可以提挈全篇,迅速有效地深入核心。如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设计的问题是:用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讨论故事中人物被骗的原因。教学紧紧围绕一个“骗”字,既研读了文本,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主动,教师主导,堪称阅读教学的经典。受此启发,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有一个字充分地体现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请说说是哪一个字?课堂上,大家都认为自己找的那个字是最好的,交流时更是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辩论甚至是争论场面。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比较法、排除法、代入法等多种方法的探讨学习,最后形成一致意见,认为“笑”字最好。这节课围绕此问题展开教学,既梳理了文章内容,又探讨了文章的主旨,更触摸到了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

3.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围绕联结点(引领句、总结句,过渡段)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训练思维能力,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月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结尾“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中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让孩子们由“不满足”到“满足”的?围绕这个问题的探究,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探寻下一个问题:孩子们先后在哪些地方寻到了月亮?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寻找的过程中,奶奶的出现是否多余?

4.从文章的矛盾处入手。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发展变化之中,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一些高明的作家在内容的安排、人物形象的两面性、情节的发展等方面常常会有相应地体现。阅读中,如果我们捕捉到了这些矛盾处,就能比较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匠心。如《明天不封阳台》,围绕阳台“封”与“不封”的矛盾,整体感知时,笔者设计的主问题是:请你说说“我”起初要封阳台的依据是什么,后来决定不封阳台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篇文章,内容、结构、语言、手法、主题等都是可以探究的角度,但哪一点最准确,最新颖,最有效,是值得探讨的。语文教师要具备“挖金子”和“串珍珠”的能力,也就是说,探究的着力点,一定要简单恰当而不失新颖,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以全面关注学情为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能作为教材的文章,内涵肯定是极其丰富的。单纯从文本的角度解读肯定也是复杂多样的,但编入教材后,对其解读的主体已窄化为教师和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问题的设计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以学定教。也就是说课堂上一切活动的核心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不然就会偏离教学的中心,导致教学时把“人”丢掉。

1.在设计主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问”。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很有可能产生大相径庭的学习效果。采用这样或那样问法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教学《都市精灵》时,笔者根据学情,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1)“精灵”原指什么?文中的“精灵”又指什么?(了解精灵)(2)品析作者对精灵所作精彩描写的语段,感受精灵形象,体会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感悟精灵)(3)“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都是“都市精灵”吗?(点拨“随笔”文体知识)(4)都市精灵的现状引起了作者哪些思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个愿望的?(探究主题)

2.在设计主问题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状,以情定“问”。

语文与生活同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问题,让学生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欲望,努力使自己体味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比如《三颗枸杞豆》,结合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状,设计的主问题是:(1)文中的“我”所经历的事情,你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文中的“我”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三叔是一个成功的人还是一个不幸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你的看法。这样的问题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联系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总之,好的“主问题”设计,有助于简化教学头绪,形成双向立体式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处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让课堂真正做到简约高效。

张文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洪 鸣

猜你喜欢

精灵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冬精灵
欢舞的精灵们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归来吧!精灵(连载三)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俏美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