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教学的两个重要问题
2014-11-11王晓惠
诗歌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里,可能是最弱的一块。因为有的地方中考不考,只考一点背诵、默写,因此,有的老师基本上就不讲了,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市;也有的地区虽然中考会考赏析,但因为诗歌赏析太难,所以题目就会出得比较容易,基本上与赏析无关,也就是是否能读懂的问题,这同样也会使得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弱化。鉴于此,对诗歌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了。我以为,当下有两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基本任务,一个是教学策略。
一.初中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
依据新课标中涉及到初中诗歌教学的叙述,我们提取几个关键词以进一步明确初中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这些关键词就是我们从事诗歌教学的指南针:
第一,学习诗歌作品,要加强诵读,古代诗词和现代新诗都应如此。(加强诵读)
第二,在诵读、通读的基础上,理清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基本情感。(理解基本内容和基本情感)
第三,要能对诗歌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借此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学习诗歌语言)
第四,阅读诗歌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借此唤醒生活的积累,在体验和感悟中,读懂诗歌作品。(注意体验式的阅读)
第五,通过初步品读诗歌,学会观察自然、思考生活、探究人生,获得生命的启示。(学会观察和思考)
第六,能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对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评价。(评价诗歌)
需要说明的是,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千万不能用这些总目标去代替,而应该将这些目标分解和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首诗中。一课时、一首诗要达成的目标越具体越好,一方面容易实现;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不至于空对空地“发言”和“讨论”。现在课堂教学里有这种现象,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什么也学不到。我们要警惕这种现象。
下面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来说明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现象一: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借助注释学习字词,引导学生感知诗意并领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能力目标:
1.回顾以往学生读过的杜诗,从而对杜甫的生活、思想有更全面的认识。
2.朗读与品味相结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步提高。
情感目标:
感受杜甫的博爱情怀。
现象二: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
感知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了解本诗的体裁及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与背诵。
现象三:
1.了解杜甫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
2.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
对照新课标中初中诗歌教学的基本任务,我们会发现上面这三种教学目标都有问题。第一种“分拆不当,措辞失范”。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描述,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严格地说,语文教学目标没法拆分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另外,“回顾以往学生读过的杜诗,从而对杜甫的生活、思想有更全面的认识”,很显然做不到,也难以实现,特别是初中阶段。我们是要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没办法全面回顾或者研究诗人杜甫。“使学生的感情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步提高”也过于玄虚,无法在课堂上落实。“感受杜甫的博爱情怀”措辞欠妥当,杜甫是一种“博爱情怀”吗?这是一个很坏的教学目标。
第二种目标“失之宽泛,过于宏阔”。这个目标中所列举的四句话,放在杜甫的大多数诗歌中,可能都适用;如果去掉“杜甫”这个字眼,放在很多诗文里,可能也是适用的,这几乎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目标,因此是一个“没用”的教学目标。
第三种“定位不当,失之偏颇”。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很显然,不是只“了解”杜甫的“推己及人”的进步思想的,“了解”这个层次也太低了;更不是要学习“精选材料以表达中心思想的艺术特点”,这两条目标都不符合这首诗的学习内容。对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我们不是要了解,而是要理解,要体验;对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我们要通过充分地阅读后再去总结,其特点也不是围绕中心选材的问题,而是描写细致,体验入微,诗人是先叙述,后抒情,抒情有所依托,叙述和描写充满情感色彩。整首诗画面感强,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抒情仿佛是一记重锤,重重地打在读者的心灵上。
为了增加说服力,我也草拟了一份这首诗的教学目标,以供比较和参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
1.了解“歌行体”特点。
2.读准几个重点字的读音(三重(chóng)茅;沉塘坳(ào);布衾(qīn);丧(sāng)乱;大庇(bì);见(xiàn)此屋)
3.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4.理解诗人表达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正确理解“南村群童”与诗人的关系。
5.进一步认识杜甫诗歌的特点以及杜甫史诗的意义。
二.初中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
我所说的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原则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
第一,正确地选定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反过来说,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但并不一一对应。因为,为达成同一个教学目标,有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所谓“殊途同归”是也。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离为两张皮的现象。就是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并无实质的关联,而是分离的。这个问题从形式上看,是对课时目标没有想清楚,想明白;从实质上来看,这是对文本内容缺乏深入的钻研,没有很好地把握文本内容,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就有些想当然,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分离。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泰戈尔的《金色花》。这是一首散文诗,是泰戈尔的一首经典作品。篇幅虽然短小,但主题的理解仍需费一点思量。
1.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我看到有四种说法:
①母子情说
②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说
③童趣说
④神性(颂神)说
对主题的不同认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你怎样理解主题,你就会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可能会大于主题。
2.孩子嬉戏的场面是三个还是四个?有说三个的,有说四个的:
①四个:摇摆、跳舞;散发香气;投射影子;落地还原
②三个:开放花朵;投射影子;落地还原
对嬉戏的场面的准确判断,决定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准确梳理内容,有利于练习概括能力。
3.重点词语的理解。本课有两个词语特别需要引起注意:“好玩”和“坏孩子”。
①文章开头说,“为了好玩”,怎样理解“好玩”?是不是真的只说“好玩”?
②文章结尾说,“你这坏孩子”,怎样理解“坏孩子”?真的是“坏孩子”吗?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决定着如何理解这个作品的主题,也就牵涉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而要准确地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对作品深钻细读,既能宏观上把握作品的主题倾向,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又能从重点段落和词句上训练学生的品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只有这样做,才能顺利地完成课程总目标。因此,深入地钻研文本,准确地选定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深化对诵读的认识。我们都知道诵读对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凡是诗歌教学都必有诵读,这一点,似乎没有问题。但仔细观察课堂,我们会发现,诵读在有些老师手上,仅仅是当作一种教学手段在使用,仅仅是作为一个教学环节被安排。或许有老师要问,难道这不对吗?只能说,说对了一部分。诚然,诵读是诗歌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如果就这样认定了诵读,那实质上是对诵读的片面认识。我们需要深化对诵读的认识。
诵读不仅是诗歌教学的手段,它本身就是诗歌教学的目的。我在确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目标时,并没有像有些老师所写的那样,说“通过诵读”怎样怎样,而是直接把“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写进了教学目标,会朗读本身就应该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这其中就包括会朗读。诗歌教学更应该如此。
正因为对诵读教学的认识有偏差,因此就会看到,在有的课堂上,诵读仅仅变成了推进教学、熟悉文本内容的一个过程,这真是买椟还珠。这样的课堂,老师是不太注重教学生诵读的。有的老师就做得比较好。比如有个老师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非常注意在诵读上做文章。她不仅指导学生标注韵脚、重音,还一遍遍地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理解诗人的纯净心灵和美好向往。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发现原先标注重音的地方,在实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调整。这就是有效的学习,就是诵读在起作用。有专家说,语文教学就是朗读式地教学,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既要大致读懂,又要学会品读。所谓“大致读懂”,就是对一首诗要有个基本的把握,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要能准确地概括出来。而善于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则往往会事半功倍。比如有个老师讲授《石壕吏》时,就是通过设计两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整首诗歌内容的。
第一个问题,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第二个问题,诗中写了哪几个人,最主要的人物有谁?通过概括第一个问题,学生知晓了这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官吏深夜捉人的故事,还了解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很敏锐地抓住了诗歌的核心内容,看到了官吏的残暴和冷酷,产生了探讨老妇人形象的兴趣。这为学生整体把握诗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也为教学环节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所谓“学会品读”,指的是学会初步品读。初中生因为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可能对作品还很难做到深入品读。我也提倡初中生学习诗歌,不要深挖,不纠缠,学明白了即止。比如老师可以抓住描写官吏的两句话,“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引导学生揣摩官吏的态度,当学生说出“残暴”和“冷酷”时,我以为这就是基本读懂了。
在所有文学样式中,诗歌语言是最凝练的,最惜墨如金的,因此,品读诗歌的语言最富有挑战性,也能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比较法,可能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比如,有个老师讲授《天上的街市》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珍奇”一词,老师就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因为既然是“珍奇”,就一定是“陈列”,一石二鸟,学生既理解了“珍奇”,又理解了“陈列”。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将“陈列”和“摆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比较这两个词,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物品比较珍贵,要用“陈列”,一般的物品,可用“摆放”,这样,就不仅仅理解了“陈列”的词义,更感受到了“陈列”的庄严感。
这里涉及到一个关于初中诗歌教学定位的问题。我认为,初中诗歌教学,能够做到熟读成诵,能够大致理清基本内容,能够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能够对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品读,在这个过程中,还能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修炼人格,陶冶情操,就很好地完成了诗歌教学的任务了,也就与新课标中的要求基本一致了。
第四,在体验中,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诗歌是最富于联想和想象的,几乎可以说,诗歌就是联想和想象的产物。阅读诗歌,正好用来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当下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的影响,非常急功近利,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早已磨灭殆尽,学习诗歌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请注意,训练联想力和想象力时,务必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生活积累体验诗中的感情,用自己的体验训练联想力和想象力。
这里介绍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有个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石壕吏》,当老妇倾诉完毕后,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环节,请学生猜一猜官吏此时此刻会有什么反应,这时,有的学生说出了“你家里有男人没有?”有的学生说“还有别人没?”有的学生说“必须带走一个”,学生说得不一样,正是个性化学习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之所以能说出不同的答案,说得这么好,一方面是对作品设身处地的联想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结合了自身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的。这种联想和想象真实可信,非常贴近作品,极具现场感,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五,注重读写结合,拓展阅读空间。读写结合,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是被历史不断证明了的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在诗歌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如果适当引入写作训练,比如模仿、改写、扩写,甚至创作一点小诗,不仅仅可以纠正当下课堂教学里“踏空”的毛病,而且能够拓展阅读空间,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真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在读写结合上,我倡导多做点仿写和改写练习,比如在上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后,可引导学生仿写,先用比喻勾画,再用直接抒情的句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在上完《石壕吏》后,要求学生改写,把老妇人与官吏的对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在这个环节里,我尤其欣赏老师亲自为学生写作“下水诗”,它既可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还可以破除诗歌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在感到亲切的同时,敢写,想写,乐于尝试。
王晓惠,语文教师,现居北京。责任编校:杨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