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
2014-11-11龚强
龚强
星移斗转,阅尽沧桑。昔日“鹤立山岗”,飞鹿迎宾;今朝“三金之城”,情存北疆。这里蕴含着天地的造化,这里铭记着岁月的徜徉,这里流传着动人的故事,这里展现着灿烂的诗章。
古之鹤岗,虽无名山大川,显赫绝景,却也熠彩斐然,韵味绵长。
完颜河千年流淌,诉说着女真先人励精图治的宏博伟业;奥里米古遗城阙,镌刻下辽金时代金戈铁马的辉煌;观嘟金潮沟壑纵横,记录了无数淘金者艰辛的足迹;阿凌达湖将军石山,隐现出努尔哈赤演练水军的剑影刀光。
锦绣鹤岗,无限风光。龙江三峡,谷峻幽长。龙门峡,玉带一指冲天啸;金龙峡,长剑出鞘闪寒光;金满峡,拦腰截山劈大岭,内外兴安分两方。白龙峡谷,雾霭蒸腾,神贯九州;四季聚合,千古莫测,气吞八荒;谷底林,阴柔绿暖,天下奇景;白龙潭,寒渊碧水,玉镜嵌镶。松鹤西湖园,绝佳十景,媲美西子,难分伯仲;原始母树林,金顶山巅,千年古树,红松之王;桶子沟林场,怪石嶙峋,奇松绝景,古树参天;十里河景区,烟波浩渺,群山逶迤,岭峦叠嶂;胭脂沟湖水,波光粼粼,瀑布悬空,气象万千;太平沟镇门,“东方金城”,“兴东要塞”,雄踞北疆……。
壮美鹤岗,无尚荣光。鱼王庙,记录雅克萨大战,军民众志成城抵俄寇;抗倭石,警示勿忘国耻,万众同仇敌忾保家乡。抗日英雄赵尚志,浴血奋战,为国捐躯,饮恨疆场;解放战争援前线,披肝沥胆,无私奉献,强大后方;共和国的摇篮,孕育了新中国多个第一:现代化矿井──新一煤矿;中国医科大学──兴山医大;东北(现长春)电影制片厂;十万转业官兵情系黑土地、百万知识青年开垦北大荒……。
魅力鹤岗,毓秀清灵,四时如画,人间天堂。春风吹,满城花艳,红粉丁香;夏日映,绿染林荫,滴翠山岗;秋水长,五花山醉,百色齐炫;冬飞雪,天地素雅,玉衣银装。晨风送爽,鹿林山百鸟争鸣;暮霭迎月,天水湖波衬夕阳;晴空碧洗,名山岛风光旖旎;雨飘雾腾,细麟河醉赏烟光。
活力鹤岗,改革开放,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道路宽阔,高楼比肩,广场相连,草绿花香。夜幕降临,逢街即景,一路一灯,胜过香港。金桥走虹,喷泉射彩,倚重人文,神采飞扬。雪塑、雕塑构成靓丽画卷;华灯、花灯映出迷人霓裳。流光溢彩不夜城,都市风姿绽华光。
辉煌鹤岗,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民颂德广。城市腾飞,前程似锦,一路高歌,万民安康。
诗曰:
昔日白鹤立山岗,又见飞鹿留华章,
峥嵘岁月百余年,躬迎盛世慨而慷,
励精图治创伟业,众志成城展辉煌,
大鹏振翅翔万里,一城美誉留芬芳。
城市概况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东南端,坐落在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地理在坐标北纬47°04′~48°09′,东经129°40′~132°31′之间。版图面积15000平方公里。鹤岗市区位于全境略偏东南,市区面积4600平方公里。
鹤岗市东部、南部隔松花江与富锦市、佳木斯市相望,西部缘小兴安岭与伊春市接壤,北部界黑龙江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州毗邻。鹤岗市交通便捷。鹤岗至伊春、鹤岗至佳木斯、鹤岗至萝北三条出口公路全部是高等级路面。铁路运输可以直达哈尔滨、大连等城市。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行驶5000吨级船舶,实现对日本、韩国的江海联合运输。鹤岗市由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组成。下辖萝北、绥滨两个边境县和向阳、工农、南山、兴安、兴山、东山六个行政区,区域内有国家特大型企业鹤矿集团,中直企业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和省属企业宝泉岭农垦分局、鹤北林业局。人口110万,其中城市人口70万。有汉、朝鲜、蒙古、满、回等22个民族。
鹤岗是对俄开放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有235公里边境线,有国家一类口岸——萝北口岸,这是距哈尔滨最近的对俄边境口岸。
鹤岗市这座依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做出过辉煌的贡献。建国后,这里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口现代化竖井——东山竖井,即现在的益新煤矿(原新一煤矿)。改革开放后,鹤岗的煤炭产量连续多年跃居全国先进行列,最高年产170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上缴利税十几亿元,为支持国家建设和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鹤岗俗称“鹤立岗”,取鹤立山岗之意。“鹤立岗”满语含义为“养鹿场”,因此,也有人将鹤岗称之为“鹿城”。
地质地貌
鹤岗煤田形成约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初期,为远海内陆断陷盆地型煤田。远古代,酸性岩浆遍布矿区,局部也有海相的石灰沉积。海西运动之后,地壳开始回返上升,形成了褶皱带或者说是“年轻”的陆台。陆台在遭受到长期的剥蚀和褶皱后,至晚侏罗世的初期,开始产生断层,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并开始接受沉积。由于气候湿润,土质肥沃,各种古生植物生长茂密,给煤田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此后,由于地壳不断缓慢下降,新生、衰枯和死亡的大量植物不断堆积,慢慢地形成了植物堆积层并有时被泥砂埋没,堆积层埋在深处,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地质作用后形成了煤层。
随着地壳的升降,使煤系地层形成有一定的旋回性。全面地看鹤岗将近1000米厚的煤系地层,整个完成一个较大的降升沉积旋回。开始,地壳缓缓下降,大量植物不断生长、死亡、堆积,形成一组组的薄煤层和黄白色的砂岩层。以后地壳下降速度相对减弱,植物堆积的速度和地壳下降速度相近似,使得煤层沉积由薄层向中厚层、厚层、特厚层发展,当沉积的煤系地层达到500米左右时,地壳开始缓慢回返上升,而初期速度较慢,后期逐渐加快,就形成了和下降时反对称的煤层沉积,则煤层由特厚层到中厚层再到薄煤层,最后结束了这一沉积旋回。
地层构造鹤岗煤田区域地层层序,曾有多种说法,向无定论,直到1975年,东北地区区域地层会议才做了科学的统一。
鹤岗市属于丘陵山区,平均海拔270~290米之间。地形为南北长、东西窄的带状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地貌大致分为山区、丘陵漫岗、平原三种类型。素有“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之称。
鹤岗市北部及中北部为山区,属小兴安岭南麓。山区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海拔最高为1022米。山区起伏较大,坡度较陡。北部山区为森林覆盖,间有草地与耕地。山区面积为489.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2%。
鹤岗市南部为丘陵漫岗,是山区的延伸地带,起伏较大,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高点为麓林山,海拔高238.8米,土壤多为岗地白浆土。面积为121.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8%。
鹤岗东南部为平原,梧桐河西岸由梧桐河水系冲积形成,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海拔在75~100米之间。鹤岗市境内最低点位于南部梧桐河下游,海拔71.2米。平原东部,梧桐河西岸,海拔在75米左右,地势低平、多沼泽,东方红乡和团结乡境内是鹤岗市平原区。平原面积为71.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0%。
沿革概述
鹤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劳动生息和繁衍的地方。周为肃慎部活动区域。唐属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辖区。辽属东京道乌隈于厥部。金属上京胡里改路。元属辽阳行省女真水达达路。明属奴尔干都司辖区。清属黑龙江将军所属呼兰副都统辖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汤原县,鹤岗地区属汤原县。
据《黑龙江省志》、《鹤岗市志》载,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当时汤原县“鹤字段”今鹤岗地区开始放荒招垦。民国初年,鹤岗地区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汤原县。1914年(民国三年),鹤岗镇(亦称鹤立岗,即今汤原县鹤立镇)石头河发现煤田后,沈松年等人集资创办兴华煤矿公司,于1918年11月以土法进行开采,简称兴华矿山。1920年煤矿改由官商合办的黑龙江鹤岗煤矿总公司经营,“惟地处幽僻,交通困难,故煤可采而输出非易,致影响于营业者颇巨,煤田价值因之大减”。1925年开始修筑矿山至莲江口江岸的运煤铁路,1926建成通车。同时,煤矿北二槽露天开采,出煤量日增。1927年添置煤矿机械维修和矿铁及车辆维修设备。随着交通、采煤业的发展,矿山人口骤增,并相继出现杂货店、成衣店、木匠铺等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和私塾学堂。1929年(民国十八年)煤矿自开办以来首次获得利润60万元,受到东北政务委员会的通电嘉奖。1930年,张学良将军投资60万元,加强松花江水上运输,煤炭运输便捷后,销路日广,当年又获利65万元。1931年,矿山开始建设电灯厂,发电机为54千瓦直流发电机,“对于各煤槽,凡现有人力,日后均改为机械,拟日间利用此机作动力,夜间一部燃灯,一部作煤坑抽水等原动力,并闻该矿对于运搬,亦将改机械,尚购有多数机件,值价数万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于1932年8月侵占矿山,煤矿停产。1933年(伪大同二年),伪满洲国实业部接管鹤岗煤矿公司后,矿山逐渐复工生产。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其殖民侵略政策,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统制和掠夺,于1934年(伪康德元年)5月成立了满洲炭矿股份公司(简称“满炭”),接收了鹤岗煤矿公司官股。1937年6月“满炭”收买鹤岗煤矿私股后完全控制了该矿。同年12月由日本财阀鲇川义介主办的伪满洲重工业开发股份公司(简称“满业”)成立后,“满炭”逐渐被“满业”所取代。1943年,鹤岗煤矿独立成立煤矿公司,直属于“满业”。日本殖民主义者加紧掠夺,破坏煤炭资源,采用高落式等野蛮的采煤方法,资源回收率不到30%;矿工劳动条件恶劣,人身安全无保障,仅南岗(南山)三坑1943年1月一次瓦斯爆炸就当场死亡96人。鹤岗市的东山万人坑、大陆万人坑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和残害中国人民的罪恶铁证。
东北沦陷时期,鹤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地区,著名将领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夏云阶等均在这儿开展过抗日救亡工作。抗联战士给日伪统治者以沉重打击。鹤岗煤矿工人和兴山人民为抗日联军传递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并利用各种机会巧妙制造生产事故,消极怠工或罢工,破坏日伪煤炭生产和矿山设施,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国共产党立即派遣干部接收了鹤岗煤矿,同年12月成立鹤岗矿务局和兴山市民主政府。1946年1月成立矿务局职工总会,7月17日成立中共兴山市委。解放战争时期,鹤岗成为稳固的大后方。当时许多中央机关纷纷迁入鹤岗,东北电影公司、东北民主联军第九后方医院、东北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延安电影团、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第二办事处(兴山工业部)等单位相继来到兴山,在兴山市政府和鹤岗矿务局鼎力支援协助下,很快恢复了正常生产和工作。其中延安电影团、东北电影公司合并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大型电影厂,在兴山期间拍摄完成了电影木偶片、动画片、科教片、故事片等片种的第一部,并完成了苏联影片《普通一兵》的译制工作,还培训出650多名文艺干部,进行了幻灯机的试生产,为创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有益的尝试,准备了干部。同时,鹤岗还向解放战争前线输送了大批的兵员和军事物资。鹤岗人民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恢复矿区生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鹤岗人民为建设新鹤岗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49年11月,中共兴山市委改为中共鹤岗市委。1951年,鹤岗开展了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增产节约运动。1957年以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气候特征
鹤岗市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的气候差异显著。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因冬夏季风交替,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少蒸发快,易发生干旱,秋季多寒潮侵袭,降温急剧,常有冻害发生。
春季(4~5月)的气候特点是回暖快、降水少、多大风、易干旱。春季风速是全年最大的季节。8级以上大风日数平均在16天左右。春季经常出现干旱现象。
进入夏季(6~8月)后,暖空气势力强盛,气候炎热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热为7月,夏季降水量集中。6~8月的风速是一年中最小的,平均3.0米/秒,偶有大风往往与雷阵雨同时发作,甚至夹有冰雹,造成灾害。
秋季(9~10月)降温明显,秋霜早,降水偏少,多晴天。9月开始,气温急剧降低。一般在9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寒潮。9~10月连阴雨天气减少,多晴天气,10月初开始下雪,10月中旬地面有积雪形成,土壤开始冻结。风向由多偏东风转为多偏西风,风速较强,仅次于春季。
冬季(11~3月)气候严寒,少雪干燥。11月初大地全部封冻,土壤冻结期11月初至翌年5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达238厘米。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4.5℃。积雪深度一般在10~20厘米,最大可达40多厘米。冬季地面的烟尘不易扩散,造成早晨和傍晚能见度降低。冬季风速较小,为偏北风。
鹤岗市由于受地理纬度和地势高度的影响,空间温度差异一般是: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年平均温度在1.0~4.6℃之间。10月份,日平均温度维持在0℃以下,从11月开始,日平均温度下降到-11℃。直至3月,才恢复到0℃以上。12月至次年2月为稳定冷期,平均气温为-16.5℃,其中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9.5℃。春季温度逐月回升,月上升7.8℃。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月平均在20℃左右。秋季温度下降,从9月下旬起,日平均气温一般下降到11℃左右,10月下降到0℃以下。鹤岗的初霜期一般平均在9月下旬,终霜期平均在5月中旬。无霜期一般为129天左右。结冰初期,一般在10月初,最早在9月下旬,最晚在10月中下旬。终冰期为4月。
山脉水系
鹤岗市境西部有青黑山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有名山峰十几座。山丘连绵不断。小白山海拔1022米,为全市最高山峰。解放山海拔964.5米,查巴旗山海拔809.2米,大岭海拔746.8米。这四座山均为鹤岗和伊春两市界山。
北影山又名老白山,位于市区西北约95公里,海拔897.3米,为鹤伊两市界山,山高峰陡,阴影整天不退,因此叫北荫山,后因绕嘴,叫北影山,又因山顶积雪融化较晚,也称老白山。
其他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嘉荫山海拔886.7米。摩天岭海拔846.3米。金顶山海拔840.2米。圆石山海拔812.1米。
海拔800米以下2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大砬子,海拔766.4米。哈塘山,海拔441.1米。阵地山,海拔411.8米。大架山,海拔405.9米。二龙山,海拔334米。青云山海拔294.4米。红旗苗圃北山,海拔287.7米。青石山,海拔268米。兔子山,海拔256米。五指山,海拔238.8米。卧龙山,海拔231.1米。鹿林山,海拔230.4米。将军石山,海拔230米。鸟山,海拔221.2米。朱家山,海拔219.5米。
低于海拔200米的有老山头,七号山,桥头山,元宝山,平顶山,龟山、架子山、双泉山、小孤山、腰站南山等。
较大的山沟有:洋草沟,西南东北走向,全长4公里,为西南岔河的发源地。嘉荫沟,成西北东南走向,全长7公里,为梧桐河之发源地。桶子沟,西北东南走向,全长6公里,为细鳞河发源地之一。三道沟,东西走向,全长约17公里,为阿凌达河发源地。关门嘴子峡,两侧陡坡形成峡谷。下部形成宽阔谷地,长约1公里。
鹤岗市除嘉荫河属黑龙江水系外,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河流。属松花江三级支流以上的河有17条,属黑龙江一级支流的河有一条,共有18条河流。
市内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山区,除嘉荫河呈西南——东北流向外,其余河流都呈西北——东南流向,平原河网稀疏;上游河流坡陡流急,坡降在5/1000左右,易发生山洪;河水出槽后很快进入平原区,坡降平缓到1/1000左右,主河槽窄小弯曲。在大石头河流域中有的河,没有明显的河身。每逢汛期,洪水直接泄入平原,造成平原区内涝成灾。
鹤岗市河流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差异性较大。位于市西北山区的河流两岸均为山地林带,春夏水丰流急,水体混浊,透明度在120厘米左右,底质为沙砾底。市东南三江平原的河流两岸均为平原,多浅水草塘,每年汛期河水出槽与两岸泡沼连成一片。
鹤岗市主要河流有:
梧桐河,境内第一条大河。为长流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枯流量6立方米/秒,洪流量2100立方米/秒。全长120公里。流域面积417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2.1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小梧桐河、西梧桐河、老梧桐河、嘎拉基河、细鳞河、大石头河、伏尔基河、鹤立河等。
鹤立河,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青黑山,上游称河里河、中游称大鹤立河、支流有小鹤立河,汇流后称鹤立河。年径流量2.2亿立方米。全长69.3公里。大鹤立河:发源于大岭(亦称分水岭)605高地东麓,与河里河汇流而成。小鹤立河:发源于大砬子山东北516高地之北,全长60.2公里。
阿凌达河,境内第三大河,主源头是摩天岭南麓,上游称那打河,支流有三道沟、饮马河。由北向南流经三道林场、新华乡,入松花江,全长58.6公里。属鹤汤界河。
石头河,上游称石头河,中游称靠山河,汇入大石头河,支流有小石头河,全长28公里。
细鳞河,上游有两大支流是桶子沟、十里河,汇入细鳞河,流经十八号、十里河、细鳞河林场,注入梧桐河,全长48公里。
嘎拉基河,发源大跃丰西北沟,向东流入梧桐河,全长44.3公里,为境内北部林区主要河流之一。
嘉荫河,为鹤伊界河,该河主河道流经鹤岗市北境,有两大支流发源市境内,河长58.6公里。
此外还有乌鸡河,全长15.3公里,注入大石头河。朝鲜河,入梧桐河,全长14.7公里。伏尔基河,注入梧桐河,全长13.3公里。笑山河,流入嘉荫河,全长2.8公里。西南岔该河,为嘉荫河一支流,发源境内北部林区,全长34公里。饮马河,向东流入那打河,全长6公里,是阿凌达河一支流。
山泉有椴树泉,又称饮马泉,泉水清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双泉,为玄装岩基底,两眼泉水突涌于玄装岩缝隙间,泉水清澈,双泉大小各异,突水量丰沛。健身泉,泉水有多种矿物质,泉水清澈,营养丰富。
自然资源
鹤岗市区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查明矿产资源20余种,其中尤以煤炭、石墨最为突出。
鹤岗是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达30亿吨以上,煤种主要有主焦煤、1/3焦煤和工业气煤,发热量平均5500千卡/KG,灰分25%,全硫小于0.2%,是我国少有的高热值、低灰、低硫优质煤炭。是黑龙江省四大矿区中煤质最好、产量最高的煤矿。鹤岗市煤炭储量、产量和商品量均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石墨资源得天独厚,储量6亿吨以上,居亚洲之首,开发前景十分可观。黄金储量30吨,年产黄金万两,此外,还有石灰石、菱镁、硅石、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优良。
鹤岗有丰富的林木资源,鹤岗林地面积6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000万立方米,70%为天然林,主要树种有红松、白松、水曲柳、黄波罗、白桦、橡木等,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年产木材20万立方米,此外,每年从俄罗斯进口木材20万立方米,木材深加工原材料充足。广大山区、林区生存着马鹿、狍子、熊、野鸡等多种野生动物以及中草药、野生食用山产品。
鹤岗地处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是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黑龙江、松花江在鹤岗境内汇合,两江冲积平原8300平方公里,是三江平原的腹地,耕地平坦,集中连片,土质肥沃。耕地面积43.33万公顷,年产粮食20亿斤,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以及马铃薯、甜菜、烟草等粮食、经济作物。
鹤岗的宜牧草原面积150万亩,宜渔水域面积165万亩,是典型的农、牧、渔结合区,发展生猪、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及乳品、肉类等食品加工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区域内江河、池塘、水库众多,鱼产丰富,尤其是黑龙江流域盛产鳇鱼、鲟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鲟鳇鱼籽号称“餐桌黄金”。
鹤岗有充足的水电资源。黑龙江、松花江过境水量达3000亿立方米以上,年平均水资源量33.5亿立方米。电力供应充足,鹤岗发电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三期工程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20万千瓦;鹤矿集团热电厂年发电能力为9.75亿度,10万千瓦矸石电厂建成后,年发电能力将达到15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