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的铺垫
2014-11-11马自爱
理解题,并不是有意难为考生,但一定要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材料。而衡量是否真正懂得材料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材料的基本把握。因此,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前期做好两件事:
一、知道写了什么
衡量考生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写景文能否了解景物或事物的基本特点;叙述文能否说出叙述的基本事件;议论文能否说出议论的中心观点;说明文能否概括出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或基本的事理。况且就这一点能衍生出诸多考点,如线索、思路(行文顺序)、段落划分、景物(人物、事物)的基本特点、议论文的分论点及论据等。所以,我们必须引领学生反复阅读材料,弄清楚材料写了什么。
1.判断文体。不同文体的外在形式不一样,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而找到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比如,写景文,可思考写了什么景,描绘了哪些物,呈现了哪些画面,各有什么特点;叙述文,可思考主人公是谁,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件,人物的哪些特点,哪些场景;议论文,可判断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使用了哪些材料;说明文,可思考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方面,等等。
2.理出思路。理出思路就是梳理材料的组织逻辑,循着这条思路,就能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整体把握文意。不过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行文顺序,即时间、空间、逻辑等,离不开并列、递进等段落关系,离不开线索。思路好比是人的筋脉,筋脉贯通,文路就会清晰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就能找出材料的思路。
3.逐层提炼。采取逐层提炼简单地说就是划分段落层次。这是因为一个阅读材料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总是有着或紧或密的关系,关系最为密切的段落必定为一个部分。一层层提炼,一步步概括,文意就会明晰起来。
4.抓住关键。任何事物总有自身的关键节点。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全仗抓住关节。古人看重的“授人以渔”,而轻“授人以鱼”。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比如,一般而言,题目、全篇的首尾、段落的首尾、过渡句(段)、小标题、标志性的词语(时间、序号等)、议论抒情性句段、点题词句及其他重要句段等,均是关键节点的表现形式。
以安徽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一]西塘古镇”为例简单说明(材料见该试卷)。
《西塘古镇》一项,共有5道题,17分,所占的比重较大。这5道题其中有三道题考查到对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把握,这三道题依次是:(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2)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第(1)(2)(3)这三道题目其实考查的是对阅读材料的信息提炼,即对文意的基本把握,合计13分,约占本题总分的77﹪,比值很大。其中第(1)个问题直接考查段落划分;第(2)个问题则是对说明对象的不同部分的特征的把握;第(3)个问题还涉及到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这三个问题,从易到难,要求考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又要在局部里把握基本文意,一句话考查考生是否真的懂得阅读材料到底写了什么。从文体常识看,《西塘古镇》属说明材料,那就要根据说明文体的特点来整体把握。把握了这些,依法引领,学生就能大体上了解了基本文意。
二、思考为什么写
思考为什么写,即思考写作的目的、主题。从写作学的角度而言,作品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试图向外界传达的最本质的内容,它往往表现为事物的特点、情感、思想等;写作的目的要么告诉读者信息、传授技能,要么倾诉自己的情感,要么表达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这是解题的总钥匙,学生掌握不了它,也就无法较好地答题。
以下是笔者引导教学的片段: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生:无非是告诉我们西塘古镇的地理位置、地位以及今天的情况。
师:对,使不了解西塘古镇的人了解它。大家看作者主要突出西塘古镇的什么情况呢?
生:水路交通网发达,是江南商业重镇。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两个关键短语,这两个关键短语其实揭示了西塘古镇的两大特征,也就是揣摩到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说,你抓住了解答阅读题目的钥匙。请大家记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
该片段老师引领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通过捕捉关键词句把握材料主题。可见,只要老师引领得当,学生能够借助一些方法、技巧,揣摩出材料的主题,而把握主题则直接关系到对材料的理解定位,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理解题的得分。
马自爱,教师,现居山东临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