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阅读教学磨课经验谈
2014-11-11毛应飞
哲学家加达默尔认为,理解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而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的一种视野融合。从这里可以知道,理解文本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追求其客观意义,而要以自身情境和前见参与文本的建构。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学生一起生发文本意义的过程,当三者产生对话与视野融合,意义就得以生成。这种生成,是阅读主体从各自的视野出发逐渐达成融合的一个动态过程。我在《永生的眼睛》磨课教学实践中,对此获得很深的体会,在这里分享一下体验。
一.扎实做好字词检查,轻装进入文本
在一次公开课时,因为词语教学难以出彩,我就蜻蜓点水,对学生的基本功没有检查,导致细读环节学生依然还有许多词语不能读好。第二次教学我就扎扎实实抓落实,花时间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正音释义,随机纠正错误,一丝不苟。“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学习也应该从识字开始。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能忽略这一点。
我针对文中容易出错的词语,进行随机检查。如“角膜”是什么?能不能用话来讲讲哪里是角膜?(学生小声说“眼球”)眼球可不是角膜。角膜是在我们眼球上面的一层无色的透明的膜,如果没有角膜,我们会看不见。再如挚爱和热爱的区别。学生思考:喜欢某个东西叫热爱,挚爱是和谁最相爱。
通过对字词词义的检查,扫通了细读文本的基本障碍,为下一步文本的情感融合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初读整体感知,与文本亲密接触
为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花了7分钟让学生读课文。之前试讲急于让学生进入文本,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进去,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却往往心不在焉,无法投入。为此我抓好初读的落实,让学生从读中感知和探索: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写了捐赠眼睛的事;谁捐赠眼睛?学生通过追问,弄明白课文围绕琳达一家人准备或已经捐赠角膜的事情,文中人物有琳达、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
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梳理清楚脉络,对课文的人物线索都有清晰的认知。这样学生在文本细读时就可以清楚明白。
三.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情感共鸣
试讲时让学生跟着课文情节走,结果情感渗透不够,缺乏语文味,学生无法共鸣。随后我发现在文本中有一个关键字眼,也是细读文本的一个关节点,那是一个词语“天壤之别”,这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为此我展开了几次探索和交流。
首先我抓住“天壤之别”来进行教学:琳达跟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他们对捐赠角膜这件事情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文中词叫“天壤之别”,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天壤之别”?文中一个词来形容琳达,可以选哪一个词?(含着泪水)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因为用“哭喊”更能表现琳达当时的心情。
通过对语义细微差别的品析,引领孩子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我联系生活经验将词语放在生活大背景中理解,词语才富有生命力。
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那么父亲呢?请自由读一读第四小节,看一看用文中的词来形容父亲的态度可以选哪一个?(非常地冷静,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父亲是平静,琳达是哭喊。父亲和琳达在“天壤之别”中谁是“天”?谁是“壤”?父亲是“天”,琳达是“壤”。妈妈完整地来,也应该完整地去。是自己的感受。父亲想的是谁呢?(是两个人)只想自己这个爱是“壤”;父亲想到了别人,帮助了别人,这种爱是“天”。只想自己——那种爱我们可以管它叫“小爱”,那么父亲那种爱呢?不但爱自己的家人,还爱别人那叫“大爱”。
透过文本表层深入内核,我带领学生挖掘出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通过设置冲突,琳达爱母亲,父亲也爱自己的妻子,两者的爱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让学生的心灵生发共鸣。藉此我再次挖掘内容,让学生体会,除了父亲跟琳达的爱有“天壤之别”,还有谁跟琳达的爱也有“天壤之别”?学生从温迪母女俩的对话当中,感到温迪有博大的胸怀。
在《永生的眼睛》这次磨课实践中,我体验到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像优秀的导游那样,将游客带至美丽的风景点,然后给予充分的尊重,让他们自主欣赏和领略,获得默然心动的启悟。而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何尝不是为孩子打开一方心灵感动的天空呢?
当然,对这次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缺憾也是不少的,比如拓展延伸环节,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能够铺展开来,这成为我的一个很大遗憾。但我深信,只有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才能磨练出来真正的感悟,这才是属于学生和我的珍贵财富。
毛应飞,教师,现居甘肃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