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科学识字

2014-11-11蓝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壮锦方块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汉字本身纷繁复杂,学生既难认又难记。幸好,国家重点课题“科学认读”的研究给识字教学带来了福音——生态课堂识字、生活情境识字、自主剪贴识字……形成了一幅瑰丽无比的识字壮锦。其间我们也发现,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来识字,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能演绎更加精彩的识字课堂。

一、演示声画效果,激发识字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信息技术有它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这些声画效果形成的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识字1》(江南水乡)时,为激发这些江北小镇孩子的积极性,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江南的一幅幅美景图,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图片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再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的景物。我趁势将相关词语逐一点击出来。这样,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认读词语,不仅学得开心,还轻松掌握了图文结合、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避免了在识字过程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

显然,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结合的功能让学生识字,就远离了传统识字的枯燥乏味,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快乐学习。

二、利用绘画功能,突破识字难点

对于儿童来讲,汉字中最难区分的要数同音字了。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在使用时常常混淆起来。这时,我就使用电脑绘画功能来帮助学生辨别。

比如,区别带有新偏旁的同音字——如“蓝”与“篮”等是苏教版教材第四册《识字3》中的难点。我先用动画演示了“艹”和“竹”两个偏旁的演变过程,接着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迅速画出了一只竹编的篮子和一株带有蓝色叶子的植物,画植物时还配上解说:“‘蓝本是一种植物,叫蓼蓝,它的叶子干时呈暗蓝色,叶中含有蓝汁,可以做染料。”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蓝天”的“蓝”是“草字头”呢?在这寥寥几笔的图画中,孩子们不但认识了与词语相关的事物,而且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不同偏旁的同音字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多种刺激,使学生获得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把图像、文字、声音结合起来,促使多种器官同时活动,明显提高记忆效率,降低识字难度。

三、创设电脑游戏,保证识字效果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巩固识字阶段,反复读背和抄默的方式枯燥无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于是,我就利用信息技术适时地设计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狼和小羊》一课的巩固识字环节中,我就让学生参与了“智力大拼盘”的游戏。画面上是分成几十个方格的汉字魔方块,每个方块中都有一个生字或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认读自己喜欢的字词,读对一个,我点击一下,词语方块就会自动旋转到带有不同图案的另一面。当学生将识字方块正面的字词全部读出时,方块另一面所有的小图案拼成了“喜羊羊”的巨幅卡通头像。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吵着还要再来一遍。

像这样的巩固识字游戏太多了,如“识字小火车”、“放青蛙”、“小猫钓鱼”等。当然,识字课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游戏形式,必须根据识字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创设。

四、借助专用软件,培养识字能力

苏教版课本中识字量较大,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我们必须让孩子们时常接触那些新的字词,这样他们才能认识越来越多的生字,而且不容易忘记。苏教版配套光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系列》就成了识字活动的好帮手。

例如:点击第三册光盘目录中的《识字3》中的“我要认”按钮,这时电脑屏幕上立刻出现了本课的生字。点击其中的“匹”字,屏幕中央随即出现了一个放大的“匹”字,它不仅注有音节,还配有读音和识字顺口溜。学生看着音节跟着练读“匹(pǐ)——三面墙,四方方,小孩儿,坐中央”,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字音和字形。

这种配套光盘可以让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也可以让孩子在家庭中使用。

在电脑普及的今天,信息化资源打破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界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如果说,“科学认读”中的各种识字教学是一幅无比瑰丽的壮锦,那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就是壮锦上一朵朵绽放的花蕾。而这锦上添花的整合恰恰能更好地唤醒学生喜爱识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从而使识字课变得更加精彩。

蓝宁,教师,现居江苏泰兴。

猜你喜欢

壮锦方块生字
有多少个方块
读儿歌识生字
帛锦时韵*
不一样的方块桥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生字辨识大闯关
谜题方块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