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激情在语文课堂上荡漾

2014-11-11陈强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一堂课激情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交流须以激情来激发,伴随激情学习的内容,如同观看一部短小精彩的电影,此情此景始终在学生耳旁萦绕,给学生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让学生回味无穷,终生难忘。语文课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师应具有激情,才能调动课堂气氛,来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含有饱满情感的且有磁性的导语,拉开了课堂序幕,让学生如临其境。一堂课应该如同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然而,目前语文课堂却是这样的情景:老师用平平淡淡的语气干巴巴地讲解,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好恹恹欲睡,到后来收效甚微。怎样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胸中的情弦?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主要的一环。教师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不仅行云流水,而且伴随着浓浓的感情,或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或生动亲切,词采华丽,节奏和谐,让学生听了能产生如坐春风,如沐时雨的美感,很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有常常锤炼动听的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用激情的语言弹奏出美妙的乐章,使之在学生的头脑中回荡,这样才能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喜乐的基础。

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教师用含有情感的语言讲课,时而高涨,时而低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配合往往是以情感为联结的,老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从其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领悟。众所周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依靠智力因素,还要依靠非智力因素,而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情感的表达,要靠教师语气的柔刚,语调的轻重,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流露出来。学生才会入境,入情。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呆若木鸡,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漠不关心的样子,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学习效果一定不如人意。

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心雕龙》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是情感传播的载体,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语文学习理所当然的不能离开阅读,而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老师生动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从听觉上感染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了水乳交融,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效果。老师要善于把握教材中作者的情感因素,点燃学生学生的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着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必将深深地感动着学生,学生对一篇感情丰富,意境优美,韵味无穷的文章,朗读时能读出铿锵有力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并能做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急速,时而平缓,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如大海波涛汹涌澎湃,时而同小溪流水缓缓流淌……这样读出错落有致的节奏,这样的朗读能催人泪下,能使人欣喜若狂,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四.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堂优美的课,如同一篇精彩的文章,不仅有龙头,虎背,熊腰,还要有凤尾,一节动情的课再有余音缭绕的结尾,必然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堂课结束时,要么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要么依据板书内容总结课文,要么用某种动作宣布下课,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读后生情,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样形式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再一次带到文中的意境中,留下难忘的情景。板书生情,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新颖别致的板书形式,可树状,可网状,可图表等,加上对比鲜明的颜色。或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佐,让学生产生无限的情趣。教态生情,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语言要富有变化,而且还可以伴随一些表情,姿势,手势,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会完全沉浸在此情此景中,留恋忘返。

激情的导语,深情的讲解,动情的朗读,余味无尽的结尾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焰,从而领会作品内涵的神秘世界。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情满课堂,老师就教得愉快,学生就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了: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陈强,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猜你喜欢

一堂课激情语文课堂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溜走的一堂课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