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思索

2014-11-11陈润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生活动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教学,但是,目前的现状却是不少学生对于其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试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与创新性学习。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来实现上述的改革目标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写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尝试着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听说,还可以激发出他们的语文读写思维,进而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提高。

1.课前一分钟演讲的重要意义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每节课前的演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因为这种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这种演讲活动主要是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正式开始之前进行一分钟左右的普通话演讲,并让其他两位学生进行独立的评价。整个演讲过程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引导。这种演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说,要能够在演讲时注意到语言的连贯性与简洁性等,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听,善于抓住语句的意义重点,并提高对语言的反应能力。这种演讲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并从自我介绍开始,逐步发展到其他方面的演讲环节。

尽管有人认为“课前一分钟演讲”是否真的需要还没有形成一个定论,但是,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汇总的确需要安排这样的教学实践环节,并充分发挥出这种演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说”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他们公开场合能够规范自己的说话能力,还能够通过对演讲的点评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并通过材料筛选与构思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引导并激发学生来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

2.课前一分钟演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途径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开展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重视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素养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综合表现为在实际工作、生活和生产中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知识更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与效果:

(1)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前一分钟演讲并不能盲目的开展起来,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状况来设计出不同的演讲内容,尤其要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尚小,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的特点,主要选择一些感受性较强而理性思维较弱的演讲话题让他们进行演讲,要让这些演讲话题更具模仿性,比如说,可以规定好自我介绍内容,简单谈谈喜爱的故事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自己的课前一分钟演讲。

(2)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选择演讲话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课前一分钟演讲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否则,演讲将失去重大的教学意义与价值。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或行为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兴趣来推动起来。人的兴趣就是人的个性化表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演讲话题来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要重视每一个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情感状况,顾及到不同学生的特质,努力激发出他们对于演讲的兴趣。比如说,小学生较为喜欢动画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卡通作品有关的演讲话题,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出小学生的演讲欲望与兴趣,从而让他们的演讲更容易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演讲效果。

(3)重视演讲之后的点评与延伸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应该依据“表扬为主,鼓励为主”的教学实践原则来进行演讲之后的点评工作,这些点评可以是细致入微的,也可以是宏观方面的,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的,都要注意一个切入点,即要对小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要轻易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自尊心。这样的演讲点评将有利于鼓励演讲者更好的提高自己,从而通过教师点评、学生点评和学生自评来实现“师生共舞,共同进步”。此外,演讲后还要重视延伸训练工作,尤其重视讲写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延伸训练来让演讲的效果延伸到演讲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去。

3.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需要演讲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要求听众边听边思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并把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起到多层级的语言训练效果。

陈润萍,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猜你喜欢

小学生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