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活动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

2014-11-11孙晶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法情境职业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应在“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职教观念指导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通过活动教学法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将语文外延到相应专业当中,使学生形成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中职语文活动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能力培养目标,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需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这就是真的情境,美的情趣和善的情义。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比照价值取向,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永远不会先于情感。”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情感迁移创设环境、营造气氛,并借鉴心理学中暗示、移情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陶冶、愉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二、扮演课本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教学需要,依据教材扮演课本角色,把课本知识融入到要表演的剧本里,在扮演角色表演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理想效果。

在扮演角色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制作、动口表达、动情表演,现场的模拟表演总比老师在台上讲课有趣生动得多,作为观众的学生也通过观赏表演,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比单纯听讲更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通过表演短剧《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文言文。由于学生体验到了亲身参与的情感,唤起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探索热情空前高涨,表演欲望非常强烈,争先恐后,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年邹忌劝讽齐王采纳谏议的历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把握了文言词汇,熟悉了文章内容,又深刻地领悟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演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分组开展竞赛,效果事半功倍

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斗志,争取胜利的有效手段。语文课堂上的分组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使他们情绪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既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把栏杆拍遍》一文时,为突破难点——串起辛弃疾坎坷一生的八首词,采取分组竞赛活动教学,把关注学生个体所在的小组或集体作为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活动。全班八个小组,每组探讨研究一首词,看哪一组理解得最好,能获得第一。由于充分调动了学习情绪,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他们潜心思考,积极探讨,大胆发言,努力争取得第一,本来两节课很难完成的任务,一节课就圆满完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参观访问企业,拓展延伸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在课堂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不要忽略课堂外活动的开展,要合理的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职业特点,将语文外延到相应专业当中,使学生形成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创业史,学习感悟企业文化,观摩企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等有效手段,有针对性的拓展语文教学。这种学习活动,由单纯的学习行为变成了职业活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业意识、团队精神、职业品质。更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道路,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孙晶,高级讲师。现居辽宁大连。

猜你喜欢

教学法情境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