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美文为学生写作指航
2014-11-11徐岸
一、激发诵读兴趣,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1.明确阅读经典美文与写作的关系
汉代扬雄说:“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此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的相辅相成关系。的确,古往今来的许多文学巨匠,都是在大量阅读经典名篇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形成自己的创造风格并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结下累累硕果的。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和茅盾等均是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巨著、记忆中存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艺术元素的前提下,才“下笔如有神”而成为一代文学大豪的:前者曾浅唱低吟《古文观止》200篇,后者则将《红楼梦》倒背如流。
2.激发兴趣,保障时间,扩大范围
(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美文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A,开展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B,开展捐赠图书活动;C,组建班级图书角;D,办“名人读书故事”手抄报;E,开展“我与经典美文对话”活动;F,写读后感;G,交流读书体会等。事实证明:采用上述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与品鉴经典美文的浓厚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所以,很容易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经典美文阅读氛围。
(2)保障时间,扩大范围。其法:除了早读以外,每天语文课开课前的3—5分钟均让学生阅读或者背诵经典美文。此外,除了鼓励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阅读经典美文之外,我还收集、整理、编排了85篇古今中外经典美文并附上简短的点评供学生选读,以此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需求,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二、品炼字技巧,学习用词的巧妙与贴切
炼字,即作者在进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锤炼取舍某一最能体现诗人独具匠心和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字。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品鉴经典美文中的炼字,引导学生品味、学习经典美文中用词的贴切与精妙。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字比比皆是。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其中的“见”字就意味深长。教学时,宜引导学生采用互换词语、比较赏析的方式鉴赏这首诗歌的炼字美:(1)请仔细揣摩、深度体味诗歌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用和贴切,说说这一“见”字对营造整首诗歌的意境具有怎样的作用。(2)请将与“见”近义或者同义的“望”、“看”、“瞧”、“视”、“窥”等依次与诗歌中的“见”字进行互换赏析,说说采用替换字后,诗歌的意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通过开展上述换字比较鉴赏活动,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此外,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处处都有炼字的痕迹:且不说他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景物描写中用词遣句的贴切与精妙,单是他在文中描写雪地捕鸟这一片段中运用的一连串动词“扫开”、“露出”等就极具匠心和无可替代。
三、仿布局谋篇技巧,学会整体构思文章
经典美文通常是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构思巧妙的作品。比如鲁迅的《社戏》,全文按照看社戏前——看社戏中——看社戏后的行文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思路非常清晰,文章的结构也非常完整。再如柳宗元的《小石潭游记》,全文以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游踪为行文线索组织材料和布局谋篇:①段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介绍小石潭的概貌;②段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反衬小石潭水的清冽;③段写小石潭的岸势,介绍小石潭的源头;④段写小石潭的氛围和作者的感受;⑤段交代同游者。还如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全文紧紧扣住“美丽的西双版纳”主题,开篇总括全文内容,而后从下列几个方面介绍西双版纳美丽的人文景观: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教学上述经典美文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清晰的行文思路,鉴赏文章精妙的结构特点,品鉴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并在教学完上述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分别以诸如《龙舟竞赛观赏记》《XXX风景区游记》《美丽的XXXXX》等为题进行写作训练,并要求学生在写作《龙舟竞赛观赏记》时,必须以鲁迅的《社戏》为借鉴范文;写作《XXX风景区游记》时,必须以《小石潭游记》为借鉴范文;写作《美丽的XXXXX》时,必须以《美丽的西双版纳》为借鉴范文。
经典美文,是被历史证明至少具有下列美学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1)立意高远;(2)思想健康;(3)语言精美;(4)构思巧妙等。可见,经典美文不仅是文学史中最具文学鉴赏价值、最富含文化精髓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是我们赖以借鉴指导学生写作的不可多得的范本。故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诵读与积累经典美文,还要引导学生以经典美文为范本进行写作训练,以此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徐岸,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