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2014-11-11田琼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头痛、心烦、害怕,甚至“厌恶”,把作文当作是一种负担,根本没有写作情感和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融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笔者结合自己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尝试着把习作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在综合性学习中激发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 可见,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绝非易事,一到习作,学生绞尽脑汁,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即使东拼西凑完成了一篇习作,也是敷衍了事,内容空洞,说假话,写假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就会主动去写。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习作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悟,寻找习作灵感,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学生此时此情此境有话可说,乐于习作。
例如: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性学习“回顾与展望”,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与朝夕相处六年的同窗好友分别,大家不免有一种留恋,有一种情感要抒发。利用这次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写毕业赠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赠言,学写赠言,互写赠言,点燃孩子们心灵的火焰,激发孩子的习作情趣。此时赠言内容源自学生,情感蕴藏于学生心中,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写作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学生自主情感表达的需要。这样,学生从“要我写”的强求之感而变为“我要写”,人人产生了习作的兴趣,个个奋笔疾书。在综合性学习中寻找习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习作来说,这“米”即是素材,没有素材,就写不成文章。学生习作常常为“无米下锅”而为难,要让学生习作不为难,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寻找“米”。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灵活开放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大量原生态的写作素材。笔者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寻找习作的原生态“米”,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告知学生这就是习作素材。如依托综合性学习蕴含的地域“生态文化”、“特产文化”,开展与此相关的活动——调查“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特产”,指导学生去观察家乡的特产,用书面形式介绍家乡特产;让学生对家乡的人、事、物等变化展开调查,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这样,学生所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情,因此写起来,不再有“无米下锅”之感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习作素材源于学生生活,生活是他们创作的源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贴近生活,是促进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各种资源,为习作“找米下锅”。每逢节假日,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习作创新能力
学生在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意境更加开阔,用语言表达自己特定时刻独特的感受,显然写出的作文就不愁没有创意。笔者曾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策划活动内容,制定实践方案,共同商定评价指标。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引导学生选取运动会见闻、动人场面、运动会花絮等进行习作练习;学校春季踏青,组织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游览我们当地的“国家5A级森林公园——金银山”,而后写成导游词,评选最佳小导游;学校秋季野炊,组织学生带上炊具、食物到郊外开展野炊活动,体验生活的乐趣,实践动手的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在这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写下活动中的某个过程、某段感受、某种体验……这时学生习作,可谓“水到渠成”,从活动中学写作文,从生活中学写作文,一篇篇文章变得鲜活起来,构思新颖,内涵丰富,表达真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跳动着灵动的生命活力。
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习作情境,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宽习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田琼,教师,现居重庆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