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 入境 悟情

2014-11-11王茂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领悟赏析情怀

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习惯了没有距离的联系,手机和网络的应用,也让人们对内心情感的抒发缺少了浪漫的渠道,而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将古代文人墨客的这种情怀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情操,发现在古代没有网络和通讯设备时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由于古诗词的断章截句与现代文有所不同,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也需要进行进一步解释和翻译,学生才能够明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与古诗词相适应的方法,以提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感知古诗词的韵律美,从而升华学生的内心情感,净化学生心灵。

一、品读诗词,感知节律气韵

雪莱曾经说过:“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美;它撮合狂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一切不可融合的东西,使它们在它轻柔的羁绊下结成一体。”诗词的美在于它采用分行的形式,根据节奏和韵律进行划分,讲究语句的整齐和对称。只有在对诗歌进行反复的品读、朗诵、感知之后,才能够对诗歌中所蕴含的节律气韵有所了解。朱熹曾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自理见得。”品读诗歌时,首先应当注意诗歌的断句,其次对诗歌的押韵处进行分析,一般是在末句的最后一个字上。品读诗歌,对诗人的胸襟、气魄以及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都能有初步的感知。笔者在讲解辛弃疾的《西江月》一文时,在课堂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为的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笔者先自行诵读三遍,让学生对词中的断句有了明确了解;然后让学生自行小声诵读,加入自身对词的感知;再让学生整体诵读。在反复的诵读当中,学生发现此首词押的是“ing”韵,词总共有八句,描写的是半夜的景象。节律气韵的感知过程中,还能够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个初步认识。在诵读《西江月》时,学生们能透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知到辛弃疾表面虽是表达闲适的心情,但实际上却透露着一种现实不满的情怀。

二、穿越时空,进入语句情境

在对诗词有了初步的认知和领悟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灵魂出窍,穿越时空”。由于学生与作者生活的年代的不同,因此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通过作者的诗词进入语句情境,对诗词描述的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当你反复诵读之后,你的眼前仿佛就展开了一幅幅画面,无论是作者描述的动态情境,还是静态画面,都一览无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描写的是塞外送别、雪中送客的情景,全诗作者运用恢弘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一副气势磅礴的边塞风情,同时,采用浪漫的描写手法,将孤寂冷清的塞外变成了世外仙境。讲解时,让学生闭眼想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说北风冷冽,白雪皑皑,漫天的风雪似乎阻断了前程,但突然场景转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满树的雪花就像是梨花绽放,仿佛是春天到来一般;“散入珠帘湿罗幕……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的生活条件恶劣,帐篷无法抵挡寒风的肆虐,哪怕是穿着盔甲也无法抵挡住寒冷的侵袭,望着边塞不知尽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凄厉的内心,但又陡的一转,“中军置酒饮归客……雪上空留马行处”,不管怎样,在分别时还是应该有音乐的伴奏,豪情壮志的送走朋友,只留下雪中独行的脚印。当学生穿越时空,将岑参与朋友送别的情境引入脑海,内心也定会充满对岑参的钦佩之情。

三、赏析内涵,领悟诗人情怀

在对诗歌的整体有了全面的掌握之后,就应当是对诗人情怀的领悟,作者到底想通过诗歌表达什么情感呢?诗歌当中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这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去赏析和领悟。赏析诗歌一般是通过了解作者及诗词撰写背景、解析标题及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总结概括诗词的主题、分析作者在诗词中运用的手法和技巧、领悟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怀等方面。赏析内涵是学习诗词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品读诗歌和想象意境,对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诗词与现代文的表达方式不同,蕴含的情感更加深沉,具有审美意味。初中教师在古代诗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更加注重教学方法,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潮流,采用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模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霁.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探析.林区教学,2010(7)

[2]傅崇爱.浅论古诗词教学中对意境美的欣赏 .晋中学院学报,2007(1)

王茂艳,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领悟赏析情怀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多么痛的领悟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