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渗透哲学教育
2014-11-11张佃忠
儿童的单纯、天真与稚嫩,使我们产生了错觉,误以为儿童没有哲学。实则不然,儿童作为先天的探究者,对一切事物充满了试探心理。可见,儿童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与思想体系,只是与成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儿童哲学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但由于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阅读,因此从阅读中提炼出来的儿童哲学最具代表性。
一、课内——每学必思
思考是人类的本能,是获取知识的基础。儿童思想活跃,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若善加引导,则“好奇”很快会变成“惊喜”,近而获取追求智慧的愉悦。可见,思考对于得天独厚的探究者来说,仅仅是一场智慧的游戏。这便是儿童哲学中“思”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追求愉悦思考的心理,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以《番茄太阳》为例。首先,课前设问。问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见过像番茄一样的太阳吗?”“盲人有什么特点?”教师可通过肢体动作,展示盲人用手触来识别物体的特点,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欲望。其次,建立假设。从这一步开始,教师逐渐将阅读的主场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假设。比如假设自己是一名盲人,会如何形容从未见过的“太阳”呢?第三,引导阅读。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已被调动起来,教师提出课文的主线,适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四,寻踪溯源。当学生理清了课文的主次脉络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高潮,并剖析课文主旨。这篇课文的主旨意在展现盲人小女孩豁达乐观的心态,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五,交流感悟。这是体验学生阅读深度与理解深度的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并选出一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在课堂上发言。第六,教师点评。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发言,将全篇课文的重点落在“希望”二字上,给学生的思考留下总结性的符号,以备学生回味体察。
二、课外——每读必问
“问”是“思”的延续,是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儿童会对未知的事物提出“为什么”,这是对知识的质疑与渴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口提问,并且勇于突破教材的局限,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作为教材知识的外延补充,有益于学生深化课内知识,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读书贵在选书,教师与家长可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培养学生自主选书,根据自身兴趣与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去选择适宜的图书。然后就是自主阅读,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由家长督促实施。而阅读计划并非简单地罗列书单,而是规定出每天的读书内容,启发学生找出阅读中的疑惑,即提“问”。如《三顾茅庐》一课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第三十回的片段,原章节名为“司马徵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鉴于古代白话文知识与理解能力稍显不足,阅读整本小说存在困难,教师可推荐学生部分阅读,理清刘备三顾茅庐的处境与起因即可。同时,鼓励学生对课外阅读提出质疑。如诸葛亮明明算准刘备会来拜访自己,为什么在他前两次造访时都故意避而不见,又为什么在第三次时现身相见?这个问题提得妙,教师在解答中,正好向学生介绍诸葛亮的为人智慧,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沟通——明理在辩
“辩”是“思”的外在体现,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辩”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为什么还要鼓励学生“辩”呢?因为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即为“思辩”。“辩”从形式来看,是思想的沟通,是智慧在相互撞击,所以道理在辩论中才会越来越明朗。
阅读中的“辩”,是学生在完成“思”与“问”两个行为后产生的,通过沟通的形式表达出来。首先,“辩”需要足够的空间与自由。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留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给“辩”提供素材。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思”的基础上,归纳心得体会,鼓励学生提出独树一帜的见地,甚至要求学生发言内容不能重复,以便激励学生思考。最后,教师要做最好的听众。如《番茄太阳》一课,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捐献”各执一词,认为小女孩的“捐献”过于做作,也有的认为小女孩心地善良。教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肯定、激励为宜,而不是加以褒贬,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辩”的目的在于明理,不在于对错。因此,教师在辩论中并不是扮演裁判的角色,而是一位欣赏者,聆听学生们的精彩演说。
“思”、“问”、“辩”是儿童哲学体系的三大主题。“思”是源头,是儿童一切哲学思想的根源;“问”是支点,一头撬动“思”,一头联结“辩”,是知识转化的关键步骤;而“辩”是外化,是特殊的思考方式。儿童哲学思想渗透于阅读的方方面面,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而直接的体现正是“思”、“问”和“辩”这三种教学手段。可见,学生在阅读中,已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哲学教育。
张佃忠,教师,现居江苏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