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4-11-10赵颉
赵颉
摘 要: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因此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计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就会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 兴趣 应用题 口算训练 竖式除法 估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78-01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基础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因此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经常化过程。培养目标要求计算迅速,方法灵活,密度大。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引起他们的重视,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方法上灵活多样。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1 抓住应用题、培养坚强的意志
应用题来自生活,直接指导学生收集生活实例,比如:超市中的打折等等。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问题,领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准等量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每天坚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趣题征解”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对学生做的题及时进行批改讲解。通过长期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计算是应用题的基础,只有做好计算才能对应用题自如解决,教学中,每天10道题的计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2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2.1 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计算练习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计算,规定好时间,组织学生竞赛,用时短者获胜,每周进行一次总评,评出优胜组合后进组。哪小组获胜人次最多,该小组就为本周口算优胜组,给予优胜奖励;对后进组多加思想勉励或方法指导。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能提高,口算的兴趣也会非常高,口算能力一定会提升,效果好也能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更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质量。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用故事激发兴趣
在教学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故事的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竖式除法时,借助《西游记》里的师徒情景,让唐僧师徒四人分桃子,把48个桃子平均分给4人,但是师傅不想吃桃子就再把48个桃子重新平均分给3人,这样用同一个故事贯穿整节课,同学们的思想就比较专注,兴趣就比较浓厚,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3 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所学的知识容易遗忘。比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情况比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重复性的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写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教师要因人、因题的重点分析讲解,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对学生是要有要求的: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错误原因,改正错误,而要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 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征,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算题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5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强化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必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观察和认真思考,从众多信息中搜寻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于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因此,要学好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喻伟.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 席振伟.数学的思维方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