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管理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11-10杨泽尘
杨泽尘
摘 要:在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城市化的趋势越来明显,房屋建设是其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然而,在房建项目管理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阻碍其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详细介绍了房建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例举了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并介绍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房建 项目管理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59-0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怎样高效管理并且控制好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在目标指导和质量方针的明确指引下,从而开展对建设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只有严格把关建设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建立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并且严把验收,才能使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有一定的保障。
1 房建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工序多且复杂
房建项目管理工作,经常会对建议间段交叉作业和房建项目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开展讨论,使施工管理难以顺利进行。开展实际工作时,因每个施工阶段工序彼此之间客观上具有相互关联性,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组织施工的整个过程在施工时如果无法整体思考,具备相应的前瞻性,无法慎重考虑不同施工阶段中工序相互制约建立的施工条件,必然导致项目成本的不经济、和进度上的滞后。
1.2 施工队伍选取严格
房建施工队伍所选施工队伍很多,可是队伍数量却是有限的,并且考核相对困难,对公路、铁路来说,一般的民用建筑并不太依赖现代化机械设备,房建工程项目数量多并且多样化使其施工队伍多且鱼目混珠,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欠缺。基于工民建项目本身的特点:用途、工艺要求不同,所以个体上有很大的差异。在特殊行业这种差异表现更加明显:特殊工业工艺项目、专用建筑、以及采用新工艺施工的建筑物。因此,选取外部施工队伍尤其是专业施工队伍时,是及其重要的。过去小领域、小范围的资料库已满足不了当下的要求。施工单位管理机关应该高度重视对下服务,在严格考核本单位重点合格分承包商后,进一步收集新行业、新工艺的高效施工方法,以及该领域有一定实力的施工单位的详细资料,从而建立档案库。
1.3 外部环境复杂
工程管理需要与外界大量接触,其外部环境也相对复杂。工民建项目大多都是地方工程,从开始施工到完工交接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过程中,涉及了很多其他部门如:税务、土地、工商、劳动社保、环保、电力、城管、建设、派出所等,也容易和当地居民产生一系列的纠纷,从客观上形成复杂多变的外部施工环境。
1.4 工作量大而复杂
繁多且严格的资料要求,大量的业务工作,以及复杂的房建项目工序,仅一个普通的办公楼需要200项以上的工序。面对工期短、投资小的现状,足量配齐每一项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是很难完成的,而且每项工序之间持续、间隔时间短,大大增加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在施工同时,如果无法做到组织协调到位、技术先行、以及相应资料的整理,并且为下道工序做好准备工作,必然导致工作没有条理、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
1.5 建筑材料多而杂
工程的建筑材料不仅多而且复杂,其市场价格很不稳定,同时也存在很多替代品,价格、质量以及价格性能比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基于部分地方当地材料有季节性和较显著的规律性,因此调查了解是很有必要,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的统筹安排,在确保降低批量采购成本的同时,也要预测期间的保管费用,才能对经济采购批量有合理的安排。因为涉及了很多工序,所以涵盖的领域广、材料品种多。存在大量具有相同性能的产品或类似产品,因此寻找在价格性能比上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产品是很有必要的,既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2 实际项目管理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
2.1 施工队伍管理水平低
一些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欠缺,等、靠等一系列现象司空见惯。施工现场内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在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施工方案实施不及时、不完整。各个专业施工队只关注小群体利益,不同专业施工的关键对工序调控衔接监督工作产生交叉影响,稍有放松就会使下道专业施工需重新修改调整,人为地滞后了工期,从而使施工成本大大增加。项目部工程管理工作不仅多而且比较复杂,有很多交叉或相关联的工作,需要现场工程师详细的专业分工。项目内部各职能部门如果缺乏通气协调,组织调控不严格,就容易导致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最终事倍功半。
2.2 施工队伍人员多进出场频繁无序
工种交换速度快,人员进出场非常频繁,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变动较大,工序不仅多而且专业性极强,需要种类繁多的技术工人和专业队伍。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人员、队伍进出场频繁无序,导致工期管理、合同管理、人员调动、质量监控毫无秩序,无法确保人员进出、工序转换、施工生产的有序开展。
2.3 材料采购要求高
各式各样的材料,需要巨大的采购金额,对材料的组织、计划、采购以及材料的价格性能比上,有较高的要求。不然,就会出现供应数量无法满足要求和材料供应不及时的状况,对工期、项目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4 成本费用高
购买、租赁或调遣的周转材料以及大型机械设备成本费用比较高。众多的房建施工工序所持续时间各有不同,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比较、分析选用的周转材料和大型机械设备。但是,当远离本部同时没有后续工程的情况下,需对设备调迁、租赁的费用进行考虑并比较,通常以租赁为主。对于周转材料,应对单位总体施工方案、工程数量、总工期要求慎重考量后,最终决定采用租赁还是自购的方式。
3 应当采取的对策或措施
3.1 建立精干项目部组织机构
通过建立精干项目部组织机构,选取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勤学上进的员工构建职能科室,对现场施工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是管理科学的本质,无论什么管理工作都是对人进行科学管理。优秀工作人员的制定、传达、落实贯穿于任何一种职能管理模式,涉及到操作层、执行层以及决策层。因此,项目部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精干人员项目部组织机构。
3.2 认真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开工前对投标掌握的情况差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认真比对。严格审查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使其在实际施工中得以顺利贯彻执行,达到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要求。深入了解分析如下基本情况:材料市场供求信息、材料的产地、材料价格变化规律以及类似功能产品的性价比等。制定出符合施工进度的资金收支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3.3 专业化、系统化
建立专业性强的数据库系统,使特殊材料生产、供应厂商和施工单位构成相应的体系;构建合格分承包商资信评价体系以及良好的供求关系。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同时密切关注建筑市场走向,对新材料、新信息、新工艺进行高效的跟踪整理。
3.4 创新承包形式
探索创新承包形式,一系列的实践证明:一切通过分包和转包形式转移规避风险的方法都是不可行的,特别是在承包单位规模不大,分包、转包不被允许或经济承受能力低的状况下。项目的承包形式的根本是为了适合本单位体制从而便于管理,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如单位工程分项工程的组成情况和投资多少,同时考虑经济效益,采用阶段性承包、包工包料等多种承包方式,兼顾企业社会效益,达到工程利润的最大化。
4 结语
有效控制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涉及面广,难度系数高,质量控制的好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所以,必须深入贯穿各项政策的指导,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使之得到有效控制,解决如今房建项目管理施工队伍交叉作业、材料种类多而杂、工序交叉等诸多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益,大大减少建设资金,对企业施工环境也有相应的改善,最终使企业建造出高水准高质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古尔德,乔伊斯,孟宪海.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endprint